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林专利>正文

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10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属于水处理固液分离装置,其池体的底部为锥斗型,即底部由四周的斜面和中间的水平面构成,放空管设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20°~3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由气浮法进行固液分离的水处理,锥斗型池底便于污泥的排除、清洗,池内不会产生污泥淤积发酵现象,从而保证气浮池出水水质的稳定。(*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进行固液分离的平流式气浮池。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中的气浮法是设法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絮凝颗粒上,造成整体比重小于水的状况,根据浮力原理使其迅速浮至水面,从而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广泛应用平流式气浮池的装置,这种气浮池由池体、进出水管、溶气水管、放空管、排泥管、刮渣机构等部分构成。现有气浮池池体的底部为水平式,长时间运转后,底部沉积的污泥在排空清洗时难以排尽,易造成污泥发酵、上浮,从而影响处理后的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平底式气浮池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排空清洗,提高出水水质的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池体的底部为锥斗型,即底部由四周的斜面和中间的水平面构成,放空管设在斜面和水平面上。上述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2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池体底部为锥斗型,沉积的污泥易于排除、放空,避免污泥长期淤积发酵,从而保证了气浮池出水水质的稳定。而且整个池体维修起来也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气浮池池体1的底部为锥斗型,即底部由四周的斜面3和中间的水平面4构成,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α=25°,放空管5设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池体上设有进水管2、出水管6、溶气水管9、排泥管7以及刮渣机构8。权利要求1.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包括池体、放空管、排泥管,其特征是池体的底部为锥斗型,即底部由四周的斜面和中间的水平面构成,放空管设在斜面和水平面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其特征是所述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20°~30°。专利摘要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属于水处理固液分离装置,其池体的底部为锥斗型,即底部由四周的斜面和中间的水平面构成,放空管设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20°~30°。本技术适用于由气浮法进行固液分离的水处理,锥斗型池底便于污泥的排除、清洗,池内不会产生污泥淤积发酵现象,从而保证气浮池出水水质的稳定。文档编号C02F1/24GK2767426SQ20042007931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红全 申请人:刘小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包括池体、放空管、排泥管,其特征是池体的底部为锥斗型,即底部由四周的斜面和中间的水平面构成,放空管设在斜面和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全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