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正薄型材宽度向平直度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091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校正薄型材宽度向平直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及压头两相隔空构成,其中该底座设有平行于薄型材宽度向的凹槽,该压头面向底座设有能平行伸入凹槽之中的凸肋,该薄型材穿接于底座与压头之间,该压头外接动力装置并将薄型材在凸肋与凹槽间压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平直度校正夹具的应用,减少了校正过程中薄型材产生的内应力,并使薄型材的附加变形呈规律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校正夹具,尤其涉及用于校正薄型材在冲压加工后平直度偏差的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在集成电路生产制造的生产线中,有不少导电线路是由薄型材经过冲压、电镀、成型、包装等流程加工而成的,但是此类产品经过冲压后会有材料宽度方向上拱或下陷的现象,如图1所示。这主要是由于薄型材在冲裁时内应力释放所造成的变形。为进行后段的生产制造,该类薄型材需要校正产品的上述缺陷,保证成品的一定平整度要求。当前同行业中校正此类缺陷是通过如图2所示的齿对齿校正的方式,凹模1设有与薄型材长度向平行的若干条齿槽11,而凸模2设有与薄型材长度向平行且对应齿槽数量的齿肋21,通过凸凹模的高度与齿齿间隙来校正平整度的。但实际应用中该方法的效果并非十分理想,会使薄型材再次受到应力,出现更特殊的变形,而且这样的变形在生产中一般很难再调整。凸凹模间隙越小,材料受外力应力越大。另有一种矫正方式如图3所示是取消凹模上的齿槽,换以平整的缓冲部12来分散、缓冲各齿肋造成的应力,但该方式下校正效率较差,无法取得理想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校正薄型材宽度向平直度的夹具。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其得以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校正薄型材宽度向平直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及压头两相隔空构成,其中所述底座设有平行于薄型材宽度向的凹槽,所述压头面向底座设有能平行伸入凹槽之中的凸肋,所述薄型材穿接于底座与压头之间,所述压头外接动力装置并将薄型材在凸肋与凹槽间压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和凸肋的长度幅面大于薄型材的宽度幅面。本技术的突出效果为:该平直度校正夹具的应用,减少了校正过程中薄型材产生的内应力,并使薄型材的附加变形呈规律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薄型材宽度向平直度缺失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现有一种平直度校正夹具示意图。图3是现有另一种平直度校正夹具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平直度校正的夹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技术创新提出的平直度校正夹具,如图4所示,由底座3及压头4两相隔空构成,其中该底座3设有平行于薄型材宽度向的凹槽31,该压头4面向底座3设有能平行伸入凹槽31之中的凸肋41,而通常该压头4外接动力装置(未图示),薄型材穿接于底座3与压头4之间并在其间被宽度向压直。作为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上述凹槽31和凸肋41的长度幅面大于薄型材的宽度幅面。以此避免薄型材边缘收到不均匀的外力而发生边角翘曲。本技术的平直度校正夹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虽然薄型材受压后会有所回弹,但是通过调整施压的深度能将该平直度缺失控制在后段工艺能够接受的范围,而且规律化的变形更易于再次深度处理。无论从校正效率还是校正品质上来看,本技术的该校正夹具具有较为显著的优点,即减少了校正过程中薄型材产生的内应力,并使薄型材的附加变形呈规律变化。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校正薄型材宽度向平直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及压头两相隔空构成,其中所述底座设有平行于薄型材宽度向的凹槽,所述压头面向底座设有能平行伸入凹槽之中的凸肋,所述薄型材穿接于底座与压头之间,所述压头外接动力装置并将薄型材在凸肋与凹槽间压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正薄型材宽度向平直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及压头两相隔空构成,其中所述底座设有平行于薄型材宽度向的凹槽,所述压头面向底座设有能平行伸入凹槽之中的凸肋,所述薄型材穿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辅兵
申请(专利权)人:赛肯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