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和手刹调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4977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包括筒体和限位结构,所述筒体的前端为与手刹螺母配合的前套筒扳手,所述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筒体上用于限制手刹拉线从所述前套筒扳手的前端伸入所述筒体内的最大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确定限位结构的位置从而将手刹螺母旋入手刹拉线的距离进行的标准化,调整手刹力度是可以一次到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根据主观感受反复调整,提高了调整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不同车辆之间手刹力度的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加工工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和一种手刹调整的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在下线前均需要专门对手刹的力度进行调整,以保证车辆手刹力度的一致性。目前使用的手刹调整方式主要是操作人员通过主观感受进行反复调整,调整过程速度慢而且感官性非常强,可靠性差而且效率低,对最终调节结果也差强人意,不同的操作人员之间的差异更是难以避免。公开号为CN203472819U的专利申请“一种手刹拉线调整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迅速快捷地调整拉线调节螺母从而调节手刹力度,但是该装置对调节效率的提高是体现在“可避免拆装副仪表板等繁琐步骤”,而无法解决汽车下线前手刹力度不统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手刹力度调整效率、保证车辆之间手刹力度统一性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手刹力度调整效率、保证车辆之间手刹力度统一性的手刹调整的方法。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包括筒体和限位结构,所述筒体的前端为与手刹螺母配合的前套筒扳手,所述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筒体上用于限制手刹拉线从所述前套筒扳手的前端伸入所述筒体内的最大深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确定限位结构的位置从而将手刹螺母旋入手刹拉线的距离进行的标准化,调整手刹力度是可以一次到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根据主观感受反复调整,提高了调整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不同车辆之间手刹力度的统一。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钉,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加工有与所述限位螺钉配合的内螺纹。在该技术方案中,直接利用限位螺钉控制筒体的深度,筒体的内壁上加工相应的内螺纹,结构简单可靠,调节效率高,能够实现筒体深度的无级调节。优选地,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还包括固定螺钉,其与所述内螺纹配合地顶在所述限位螺钉的后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限位螺钉后加装固定螺钉顶在限位螺钉的尾部可以对限位螺钉进行更好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限位螺钉的松动,使筒体深度的调节更加准确,可靠性更高。优选地,所述限位螺钉和所述固定螺钉的后端均为套筒扳手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例如内六角等扳手直接调节螺钉,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筒体的后部为后套筒扳手。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例如内六角等扳手直接转动筒体,方便快捷。进一步,所述后套筒扳手的后端为外四角或外五角或外六角。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套筒扳手转动筒体从而调节手刹螺母,提高了工装的通用性,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所述后套筒扳手的后端外壁的内接圆直径待遇大于所述后套筒扳手其余部分的外径,及后套筒扳手的后端外壁凸起后尺寸更大,能够适用于尺寸较大的工具。进一步,所述后套筒扳手分为两段,前段为内六角,后段为内四角。在该技术方案中,使得套筒扳手可以适配外六角和外四角两种扳手,提高了工装的通用性,使用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装置进行手刹调整的方法,包括:根据手刹螺母在手刹拉线上的目标调整位置将所述限位结构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利用前套筒扳手调整手刹螺母至手刹螺母脱出所述前套筒扳手。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确定限位结构的位置从而将手刹螺母旋入手刹拉线的距离进行的标准化,调整手刹力度是可以一次到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根据主观感受反复调整,提高了调整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不同车辆之间手刹力度的统一。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的半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包括筒体1和限位结构,所述筒体1的前端为与手刹螺母配合的前套筒扳手11,所述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筒体1上用于限制手刹拉线从所述前套筒扳手11的前端伸入所述筒体1内的最大深度。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限位结构与前套筒扳手11配合可以限制手刹拉线进入筒体1内的深度,从而保证不同的车辆手刹具有相同的力度。使用时,首先利用原先的方法将手刹调整值合适的力度,然后根据调整后手刹螺母旋入手刹拉线的距离确定并安装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安装完成后即可使用该工装调整其他车辆的手刹;调整其他车辆时,将手刹拉线的端部从前套筒扳手11伸入,利用前套筒扳手11调节手刹螺母,随着手刹螺母旋入手刹拉线,手刹拉线顶在限位结构上,继续旋入手刹螺母,但此时筒体1已无法继续随手刹螺母运动(被手刹拉线顶住),所以手刹螺母逐渐从前套筒扳手11中脱出,直至手刹螺母完全脱出即完成手刹力度的调整。可见,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确定限位结构的位置从而将手刹螺母旋入手刹拉线的距离进行的标准化,调整手刹力度是可以一次到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根据主观感受反复调整,提高了调整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不同车辆之间手刹力度的统一。其中,限位结构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在筒体1的筒壁上加工若干个定位孔,利用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实现筒体深度的调节;还可以是从筒体1的后端装入限位销轴,在筒体1的筒壁上开螺纹孔,将限位销轴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利用螺钉穿过该螺纹孔对限位销轴进行固定;也可以利用不同深度的端盖扣在筒体1的后端,通过选择端盖的深度达到调节筒体1的深度的目的。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钉21,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加工有与所述限位螺钉21配合的内螺纹12。在该技术方案中,直接利用限位螺钉21控制筒体1的深度,筒体1的内壁上加工相应的内螺纹12,结构简单可靠,调节效率高,能够实现筒体1深度的无级调节。优选地,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还包括固定螺钉22,其与所述内螺纹12配合地顶在所述限位螺钉21的后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限位螺钉21后加装固定螺钉22顶在限位螺钉21的尾部可以对限位螺钉21进行更好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限位螺钉的松动,使筒体1深度的调节更加准确,可靠性更高。优选地,所述限位螺钉和所述固定螺钉的后端均为套筒扳手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例如内六角等扳手直接调节螺钉,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内螺纹12位于所述筒体1的中部,所述筒体1的后部为后套筒扳手13。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例如内六角等扳手直接转动筒体1,方便快捷。进一步,所述后套筒扳手13的后端为外四角或外五角或外六角。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套筒扳手转动筒体1从而调节手刹螺母,提高了工装的通用性,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所述后套筒扳手13的后端外壁的内接圆直径待遇大于所述后套筒扳手13其余部分的外径,及后套筒扳手13的后端外壁凸起后尺寸更大,能够适用于尺寸较大的工具。进一步,所述后套筒扳手13分为两段,前段为内六角,后段为内四角。在该技术方案中,使得套筒扳手13可以适配外六角和外四角两种扳手,提高了工装的通用性,使用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装置进行手刹调整的方法,包括:根据手刹螺母在手刹拉线上的目标调整位置将所述限位结构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利用前套筒扳手11调整手刹螺母至手刹螺母脱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限位结构,所述筒体(1)的前端为与手刹螺母配合的前套筒扳手(11),所述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筒体(1)上用于限制手刹拉线从所述前套筒扳手(11)的前端伸入所述筒体(1)内的最大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限位结构,所述筒体(1)的前端为与手刹螺母配合的前套筒扳手(11),所述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筒体(1)上用于限制手刹拉线从所述前套筒扳手(11)的前端伸入所述筒体(1)内的最大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钉(21),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加工有与所述限位螺钉(21)配合的内螺纹(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钉(22),其与所述内螺纹(12)配合地顶在所述限位螺钉(21)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钉和所述固定螺钉的后端均为套筒扳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刹快速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佳慧藤冈博司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