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931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温烟气引射器,具体公开一种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为锅炉特别是垃圾焚烧锅炉、工业炉窑等燃烧设备,提供高温、低氧的助燃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工作空气管、喷嘴、轨道管、高温烟气进口管、高温烟气环缝通道、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去掉了常规引射器中的接收室结构,使具有一定温度的工作空气和超高温烟气,在引射混合前没有接触传热的机会,确保气体近似等熵流动,通过螺杆调节工作空气管在轨道管内的轴向位置而改变喷嘴出口的轴向位置尺寸,得到符合要求的高温、低氧体积浓度的空气,满足高节能、超低污染排放的燃烧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应用于其它气体的引射混合或引射回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温烟气引射器,具体涉及一种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锅炉燃烧的一次风均为常温或间接过热的全氧空气。鉴于用高温烟气和全氧常温空气混合后,不仅可以获得很高的温度,而且可以使空气中氧的体积浓度适当降低,因此在较低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能够实现燃料特别是低热值燃料的充分燃烧、燃尽,从而同时达到节能、低污染排放的效果。应用温度高于800℃、氧含量体积浓度低于15%的高温低氧燃烧技术,能够在超低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实现强湍流的燃烧效果,避免高温区并大大提高炉膛火焰的充满度、实现炉膛内温度场和压力场的高度均匀化、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燃尽、有利于传热,特别有利于低热值燃料的高节能和超低污染物排放的正常燃烧,对于过量空气系数很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更具有强大的优势,对于炼钢炉、热处理炉等工业炉窑,还能明显减少加热件的烧损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高温低氧燃烧是至今国际最具节能环保效益的新型燃烧技术,是所有燃料型锅炉特别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各种燃料型工业炉窑最佳的节能环保型燃烧技术。然而,高温低氧燃烧技术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产生经济有效的高温低氧空气源,这一问题是该技术发展和推广的最大瓶颈,至今没有突破。率先应用在工业炉窑中的高温低氧空气,主要有以下途径:1、将助燃空气通过蓄热体预热到高温,然后再添加氮气或二氧化碳用于稀释氧的体积浓度,因为复杂、成本高、检修周期短,所以无法大范围工业推广应用;2、将助燃空气通过蓄热体加热到高温,直接高速喷射入炉内,依靠高温助燃空气高速射流的卷吸效应,使炉膛内超高温烟气回流稀释燃烧区的氧的体积浓度,虽然理论可行且简单、经济,但因为作用范围太小,所以效果并不理想;3、将锅炉尾部引风机出口的低温无氧或少氧烟气,部分引入到鼓风机的入口,可以获得低氧浓度的空气,但没有足够高的温度,且难以实现所需要的高温,所以不能获得真正高温低氧的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高温低氧燃烧技术中产生高温低氧空气源时存在的工艺复杂、成本高、作用范围小且无法推广应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包括引射器壳体、工作空气管,所述工作空气管的一端设有工作空气进口法兰,所述工作空气管上设有连动法兰,所述工作空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喷嘴;其中,所述工作空气管的外部还设有轨道管,所述轨道管的外部设置有端面法兰,所述端面法兰与所述连动法兰通过螺杆连接;所述工作空气管与外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工作空气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壳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内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外壳体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高温烟气进口管耐火内衬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外壳体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排尘检测管座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均设置于所述引射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内壳体的外部空间、以及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连接处的壳体密封填料形成高温烟气环缝通道;所述高温烟气环缝通道的出口处通过密封填料密封连接有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且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的内部空间与高温烟气环缝通道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所处位置的异侧对称地设置有阶梯形通孔,所述阶梯形通孔固定安装有高温烟气仪表管座。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端平面上对称地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与内壳体位置调节螺栓组件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进气口法兰与连动法兰之间还设置有工作空气仪表管座,且所述工作空气仪表管座焊接于所述工作空气管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尾端的外壁上焊接有混合高温低氧空气出口法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仪表管座。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的出口焊接有喷嘴出口防护罩;所述喷嘴出口防护罩与喷嘴之间填充有喷嘴出口保温混凝土、喷嘴出口耐火混凝土;所述喷嘴为渐缩型或者渐缩渐扩型喷嘴,所述喷嘴的压缩比不小于1.01,所述喷嘴的膨胀比不小于1.03。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管的内表面呈阶梯形圆柱面,所述轨道管的外部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所述端面法兰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端面法兰与所述连动法兰连接固定;所述端面法兰上还设置有密封压板及O型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为手动背紧结构或电动丝杆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引射器壳体呈圆筒形,其中,所述引射器壳体相对称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具有螺栓孔的法兰,所述引射器壳体分别通过所述具有螺栓孔的法兰与第一端板结构、第二端板结构紧固连接;所述引射器壳体的圆周上焊接有用于调节外壳体位置的螺母;所述引射器壳体的顶端焊接有高温烟气进口管,且所述高温烟气进口管与高温烟气环缝通道相通;所述引射器壳体的底端焊接有排尘检测管座,所述排尘检测管座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引射器支架,且所述引射器支架焊接于引射器壳体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结构上设置有便于高温烟气仪表管座穿过且与所述阶梯形通孔固定安装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端板结构还包括设于第一端板结构内的第一端板结构钢度加强筋;所述第一端板结构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管直径相同的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外周均匀焊有固定轨道管螺栓组件,所述轨道管通过平面密封垫、固定轨道管螺栓组件与第一端板结构紧密固定;所述第一端板结构通过真空密封垫、螺栓组件与引射器壳体紧密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板结构上设置有便于内壳体位置调节螺栓组件穿过且与所述盲孔固定安装的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端板结构还包括设于第二端板结构内的第二端板结构钢度加强筋;所述第二端板结构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与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直径相适配的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外周均匀焊有固定锥度管螺栓组件;所述第二端板结构通过真空密封垫、螺栓组件与引射器壳体紧密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烟气进口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高温烟气进口管的外端焊接有高温烟气进口法兰,所述高温烟气进口管的外侧设有高温烟气进口管外保温层,内侧依次设有高温烟气进口管保温可塑材料、高温烟气进口管耐火内衬,所述高温烟气进口管耐火内衬与外壳体的砖壁通过高温烟气进口管密封垫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包括设置于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始端的第一等径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尾端的第二等径管;其中,所述第一等径管的始端与高温烟气环缝通道通过密封填料密封连接;所述混合气体输出锥度管的角度为6°~15°;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上焊接有第二固定法兰,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通过平面密封垫、第二固定法兰、固定锥度管螺栓组件与第二端板结构紧密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引射器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内壳体的环槽内均设有引射器壳体保温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螺杆可以调节工作空气管在轨道管内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喷嘴出口的轴向位置尺寸,实现改变引射器的引射系数进而改变了引射高温烟气的数量和混合气体的温度,本专利技术有效控制了温差较大的高温烟气与低温空气在引射混合前的过多传热,确保了各自的近似等熵流动。此外,通过引射器壳体圆周焊接的用于调节外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射器壳体(12),工作空气管(3),所述工作空气管(3)的一端设有工作空气进口法兰(1),所述工作空气管(3)上设有连动法兰(47),所述工作空气管(3)的另一端设有喷嘴(6);其中,所述工作空气管(3)的外部还设有轨道管(5),所述轨道管(5)的外部设置有端面法兰(48),所述端面法兰(48)与所述连动法兰(47)通过螺杆(45)连接;所述工作空气管(3)与外壳体(18)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设有第一通孔(18‑1),所述工作空气管(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8‑1)并与所述外壳体(18)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还设有第二通孔(18‑2),所述外壳体(18)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8‑2)与内壳体(19)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还设有第三通孔(18‑3),所述外壳体(18)通过所述第三通孔(18‑3)与高温烟气进口管耐火内衬(16)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还设有第四通孔(18‑4),所述外壳体(18)通过所述第四通孔(18‑4)与排尘检测管座(36)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与内壳体(19)均设置于所述引射器壳体(12)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8)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内壳体(19)的外部空间、以及所述外壳体(18)与内壳体(19)连接处的壳体密封填料(34)形成高温烟气环缝通道(41);所述高温烟气环缝通道(41)的出口处通过密封填料(32)密封连接有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26),且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26)的内部空间与高温烟气环缝通道(4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射器壳体(12),工作空气管(3),所述工作空气管(3)的一端设有工作空气进口法兰(1),所述工作空气管(3)上设有连动法兰(47),所述工作空气管(3)的另一端设有喷嘴(6);其中,所述工作空气管(3)的外部还设有轨道管(5),所述轨道管(5)的外部设置有端面法兰(48),所述端面法兰(48)与所述连动法兰(47)通过螺杆(45)连接;所述工作空气管(3)与外壳体(18)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设有第一通孔(18-1),所述工作空气管(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8-1)并与所述外壳体(18)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还设有第二通孔(18-2),所述外壳体(18)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8-2)与内壳体(19)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还设有第三通孔(18-3),所述外壳体(18)通过所述第三通孔(18-3)与高温烟气进口管耐火内衬(16)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的外壁还设有第四通孔(18-4),所述外壳体(18)通过所述第四通孔(18-4)与排尘检测管座(36)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8)与内壳体(19)均设置于所述引射器壳体(12)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8)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内壳体(19)的外部空间、以及所述外壳体(18)与内壳体(19)连接处的壳体密封填料(34)形成高温烟气环缝通道(41);所述高温烟气环缝通道(41)的出口处通过密封填料(32)密封连接有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26),且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26)的内部空间与高温烟气环缝通道(4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8-1)所处位置的异侧对称地设置有阶梯形通孔(18-5),所述阶梯形通孔(18-5)固定安装有高温烟气仪表管座(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9)的端平面上对称地设置有盲孔(19-1),所述盲孔(19-1)与内壳体位置调节螺栓组件(21)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进气口法兰(1)与连动法兰(47)之间还设置有工作空气仪表管座(2),且所述工作空气仪表管座(2)焊接于所述工作空气管(3)的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高温低氧空气输出锥度管(26)尾端的外壁上焊接有混合高温低氧空气出口法兰(29)、混合高温低氧空气仪表管座(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6)的出口焊接有喷嘴出口防护罩(38);所述喷嘴出口防护罩(38)与喷嘴(6)之间填充有喷嘴出口保温混凝土(39)、喷嘴出口耐火混凝土(42);所述喷嘴(6)为渐缩型或者渐缩渐扩型喷嘴,所述喷嘴(6)的压缩比不小于1.01,所述喷嘴(6)的膨胀比不小于1.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管(5)的内表面呈阶梯形圆柱面,所述轨道管(5)的外部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49);所述端面法兰(48)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45)穿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端面法兰(48)与所述连动法兰(47)连接固定;所述端面法兰(48)上还设置有密封压板(4)及O型密封圈(4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温烟气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5)为手动背紧结构或电动丝杆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收室的双微可调节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银坤李秋硕李春辰李文港范长健赵斌刘昊丁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