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设备。在染色设备中,封头焊接在缸身下端,组成一密闭容器,该密闭容器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筒子纱纱架放置在缸身内部,筒子纱纱架包括盘体和纱杆,盘体内部中空,若干根纱杆均布安装在盘体上,纱杆内部中空,纱杆下端开口与盘体的内腔空间连通,纱杆壁上设有若干小孔;其特征在于:盘体的内腔空间通过隔板分隔为至少三个相互独立的纱架腔室,每个纱架腔室的底部均设有进出水口,至少一个纱架腔室的进出水口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的排水口连接,其余纱架腔室的进出水口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的回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染液的变换次数和有效循环时间,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筒子纱染色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设备。
技术介绍
筒子纱染色设备作为一种传统的机械设备,在染色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现有的筒子纱染色设备普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问题,水、汽、电用量居高不下,被国家列为重点环保监控行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目前市场上的筒子纱染色设备普遍采用染液水流同时外流或内流的染色方式,染料在染液水流的带动下穿过纱线,从而达到使染料附着到纱线以实现纱线染色的目的。但此种设备由于染液水流是同时外流或同时内流,染液水流需要有足够的动力穿过纱线,因此水泵必须采用大功率的电机才能满足要求,而大功率的设备也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设备,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设备内部的染液水流可以循环内流和外流不间断同时进行,从而极大提高了染液的变换次数和有效循环时间,极大的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设备,包括封头、筒子纱纱架、缸身和水泵,所述封头密封安装在缸身下端,组成一密闭容器,该密闭容器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所述筒子纱纱架放置在缸身内部,筒子纱纱架包括盘体和纱杆,所述盘体内部中空,若干根纱杆均布安装在盘体上,纱杆内部中空,纱杆下端开口与盘体的内腔空间连通,纱杆壁上设有若干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内腔空间通过隔板分隔为至少三个相互独立的纱架腔室,每个纱架腔室的底部均设有进出水口,至少一个纱架腔室的进出水口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的排水口连接,其余纱架腔室的进出水口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的回水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包括调流外壳、调流管、减速电机和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设置在封头之下,分流管上端固定连接在封头底部,分流管具有至少三个进出水通道,所述进出水通道的数量与纱架腔室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进出水通道的上端开口对应与一个纱架腔室底部的进出水口连通,分流管下端中心设有轴安装孔;所述调流外壳设置在分流管之下,调流外壳上端与分流管下端固定连接,调流外壳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内设置有一个与其同轴且共底的内壳体,在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共用底部中心设有轴安装孔;所述内壳体的高度低于外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上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外壳体侧壁设有与外壳体内部连通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水泵的回水口相连通,所述内壳体侧壁设有与内壳体内部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泵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调流管包括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上端封闭,下端设有开口;在进水主管的中心设有一根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进水主管固定连为一体;在进水主管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数量比分流管上的进出水通道数量少至少一个,出水支管下端与进水主管连通,出水支管上端设有开口;所述调流管设置在调流外壳的外壳体内,调流管中的进水主管下端与调流外壳中的内壳体上端相连通;调流管中心的传动轴上端穿过分流管下端中心的轴安装孔后向上,传动轴下端穿过调流外壳底部的轴安装孔后向下,传动轴与分流管、调流外壳之间均设有密封支撑组件;所述传动轴下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减速电机能够通过传动轴带动调流管做周期性的圆周运动,使调流管中的出水支管上端周期性的与分流管上对应的进出水通道的下端相连通,分流管上其余的进出水通道下端与外壳体上端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轴承和密封圈,所述轴安装孔内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圈装配在密封腔内并用压盖压紧固定;所述支撑轴承套装在传动轴上,支撑轴承固定连接在分流管或调流外壳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染色设备还包括辅助回流管,所述辅助回流管上端与盘体内的纱架腔室连通,辅助回流管上安装有阀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包括至少两根管体,所述管体相互平行设置并固定在上下两片法兰盘上,管体内孔即作为所述进出水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包括一根主管,在主管的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主管的内孔分隔为至少三个相互独立且相互平行的流道,该流道即作为所述进出水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出水通道的上端设有自寻位导向件;所述自寻位导向件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均布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下端固定在进出水通道上端内侧壁上,导向板上端自下向上向中心倾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流外壳中的回水管与进水管同轴设置,进水管位于回水管内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体的内腔空间通过隔板分隔为三个相互独立的纱架腔室,所述分流管具有三个进出水通道,所述调流管中的进水管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出水支管。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染色设备,将需要染色的筒子纱套在筒子纱纱架的纱杆上,将筒子纱和筒子纱纱架一起吊装进缸身内部,通过缸身内相应的固定装置将筒子纱纱架固定好,并使筒子纱纱架底部的进出水口与分流管上的进出水流道一一对应对准连通;水泵启动,将染液水流泵入调流外壳中的进水管,染液经进水管、内壳体进入调流管;减速电机带动调流管做周期性的圆周运动,使调流管中的出水支管周期性的与分流管中的部分进出水流道相连通,通过调流管的调流作用将具有高动能的染液水流经分流管中的部分进出水流道输入到盘体上的对应纱架腔室内,与该纱架腔室连通的纱杆就自内向外喷燃料染液水流,实现对套在该纱杆上的筒子纱进行内流染色操作;穿过筒子纱的染液水流消耗了高动能并集聚在缸身内腔中,然后从其他不向外喷燃料染液水流的纱杆上的小孔自外向内流入纱杆内,实现对套在该纱杆上的筒子纱进行外流染色操作;染液水流进入不向外喷燃料染液水流的纱杆内后再流到盘体上的对应纱架腔室中,然后经分流管中的其他进出水流道回到调流外壳的外壳体内,经调流外壳的出水管引入到水泵的进水口,再次有水泵加压成具有高动能的染液水流,实现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循环染色操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染色设备能使染液水流在封闭的容器内循环流动,使设备内的筒子纱线一部分染液水流经内部向外喷出,另一部分筒子纱线染液水流从外部向筒纱内部吸入,两者的动作同时进行,并跟据设定的时间不停变换,从而达到染料和纱线的充分、均匀结合,染出各种色彩亮丽的纱线。(2)、本技术对设备所用功率要求大幅降低,再再辅之以合适的工艺,与传统的筒子纱染色设备相比,可以节约65%的电能,60%的水源消耗,60%的蒸汽消耗,污染排放量降低60%,真正实节能减排的目的,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筒纱染色行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筒子纱纱架的结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5为图1中分流管的结构剖视图(沿图6中A-A向)。图6为分流管的俯视图。图7为分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调流管的结构剖视图(沿图9中B-B向)。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调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调流外壳的结构剖视图(沿图10中C-C向)。图12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设备,包括封头(2)、筒子纱纱架(3)、缸身(1)和水泵(11),所述封头(2)焊接在缸身(1)下端,组成一密闭容器,该密闭容器通过支撑架(4)支撑固定;所述筒子纱纱架(3)放置在缸身(1)内部,筒子纱纱架(3)包括盘体(3.1)和纱杆(3.2),所述盘体(3.1)内部中空,若干根纱杆(3.2)均布安装在盘体(3.1)上,纱杆(3.2)内部中空,纱杆(3.2)下端开口与盘体(3.1)的内腔空间连通,纱杆(3.2)壁上设有若干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3.1)的内腔空间通过隔板分隔为至少三个相互独立的纱架腔室(3.3),每个纱架腔室(3.3)的底部均设有进出水口(3.4),至少一个纱架腔室(3.3)的进出水口(3.4)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11)的排水口连接,其余纱架腔室(3.3)的进出水口(3.4)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11)的回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设备,包括封头(2)、筒子纱纱架(3)、缸身(1)和水泵(11),所述封头(2)焊接在缸身(1)下端,组成一密闭容器,该密闭容器通过支撑架(4)支撑固定;所述筒子纱纱架(3)放置在缸身(1)内部,筒子纱纱架(3)包括盘体(3.1)和纱杆(3.2),所述盘体(3.1)内部中空,若干根纱杆(3.2)均布安装在盘体(3.1)上,纱杆(3.2)内部中空,纱杆(3.2)下端开口与盘体(3.1)的内腔空间连通,纱杆(3.2)壁上设有若干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3.1)的内腔空间通过隔板分隔为至少三个相互独立的纱架腔室(3.3),每个纱架腔室(3.3)的底部均设有进出水口(3.4),至少一个纱架腔室(3.3)的进出水口(3.4)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11)的排水口连接,其余纱架腔室(3.3)的进出水口(3.4)通过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与水泵(11)的回水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水流内外流同时进行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水流换向机构包括调流外壳(7)、调流管(6)、减速电机(8)和分流管(5);所述分流管(5)设置在封头(2)之下,分流管(5)上端固定连接在封头(2)底部,分流管(5)具有至少三个进出水通道,所述进出水通道的数量与纱架腔室(3.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进出水通道的上端开口对应与一个纱架腔室(3.3)底部的进出水口(3.4)连通,分流管(5)下端中心设有轴安装孔;所述调流外壳(7)设置在分流管(5)之下,调流外壳(7)上端与分流管(5)下端固定连接,调流外壳(7)包括外壳体(7.1),在外壳体(7.1)内设置有一个与其同轴且共底的内壳体(7.2),在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的共用底部中心设有轴安装孔;所述内壳体(7.2)的高度低于外壳体(7.1),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的上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外壳体(7.1)侧壁设有与外壳体(7.1)内部连通的回水管(7.3),所述回水管(7.3)与水泵(11)的回水口相连通,所述内壳体(7.2)侧壁设有与内壳体(7.2)内部连通的进水管(7.4),所述进水管(7.4)与水泵(11)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调流管(6)包括进水主管(6.1),所述进水主管(6.1)上端封闭,下端设有开口;在进水主管(6.1)的中心设有一根传动轴(6.2),所述传动轴(6.2)与进水主管(6.1)固定连为一体;在进水主管(6.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支管(6.3),所述出水支管(6.3)数量比分流管(5)上的进出水通道数量少至少一个,出水支管(6.3)下端与进水主管(6.1)连通,出水支管(6.3)上端设有开口;所述调流管(6)设置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伟恩,
申请(专利权)人:普伟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