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812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冲片,旨在提供一种对铜线限位紧固效果好,不易脱落以及与轴之间的连接强度高的转子冲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转子冲片本体上设有轴孔,转子冲片本体上还设有绕线槽,绕线槽包括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相互连接,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第一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内壁,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由第一限位区的开口往转子冲片本体的中心点方向逐渐递减,第二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第三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置于第一限位段和第三限位段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机零部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转子冲片
技术介绍
转子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分析是设计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电机高速运行时,相邻绕线槽之间的绕线柱作为永磁电机转子结构最容易断裂的部分,而铜线在绕线槽中的精密性对绕线柱的强度影响较大,如果铜线出现松动,容易在转动过程中与绕线柱发生相对运动,影响绕线柱的机械性能。目前,市场上的转子冲片,它包括转子冲片本体。这种转子冲片本体虽然在组合成为转子时,有着较好的结构强度,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因为绕线槽对于铜线的限位紧固效果不好,容易松动,从而影响机械性能,并且与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铜线限位紧固效果好,不易脱落以及与轴之间的连接强度高的转子冲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本体,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还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相互连接,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第一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内壁,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由第一限位区的开口往转子冲片本体的中心点方向逐渐递减,所述第二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第三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置于第一限位段和第三限位段之间,第一限位段包括第二限位内壁,两第二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第二限位段包括第三限位内壁,第三限位段包括第四限位内壁,第三限位内壁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内壁相互连接,第三限位内壁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内壁相互连接,两第三限位内壁和两第四限位内壁连接均形成有呈120°的限位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子冲片本体上设有轴孔,转子冲片本体上还设有绕线槽,绕线槽包括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相互连接,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通过设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的绕线槽,并且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增加了对于在转子绕线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脱落的可能,第一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内壁,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由第一限位区的开口往转子冲片本体的中心点方向逐渐递减,第一限位区的第一限位内壁呈递减趋势,有一定的逐渐紧固的效果,增加了铜丝的稳定缠绕,防止脱离,第二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第三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置于第一限位段和第三限位段之间,第一限位段包括第二限位内壁,两第二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二限位段包括第三限位内壁,第三限位段包括第四限位内壁,第三限位内壁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内壁相互连接,第三限位内壁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内壁相互连接,两第三限位内壁和两第四限位内壁连接均形成有呈120°的限位角,为了进一步增加对于铜线的固定效果,通过如上述设置,以不同结构的限位段,增加铜线在绕置的过程中,增加缠绕时的稳定性,并且两第三限位内壁和两第四限位内壁连接均形成有呈120°的限位角,进一步增加了限位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连接安装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区的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6mm及最小距离为2.1mm,两第二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9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区的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6mm及最小距离为2.1mm,两第二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9mm,本技术将第一限位区的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最大间距设置在5.6mm,最小的间距设置在2.1mm,因为第一限位区的第一限位内壁呈递减趋势,有一定的逐渐紧固的效果,增加了铜丝的稳定缠绕,防止脱离,并且才有上述间距设置达到的效果较好,为最佳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槽的个数为38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线槽的个数为38个,为了增加在若干转子冲片组合形成的转子后的,保证铜丝能稳定缠绕于绕线槽上,进而保证在与轴进行配合时的稳定传输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上设有定位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孔上设有定位开口,通过在轴孔上设有的定位开口,并且轴上相应的键进行配合,增加了由转子冲片形成的转子与轴之间的稳定连接,增加了传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转子冲片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转子冲片实施例的绕线槽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转子冲片本体,2-轴孔,21-定位开口,3-绕线槽,30-第一限位区,301-第一限位内壁,31-第二限位区,310-第一限位段,3101-第二限位内壁,311-第二限位段,3111-第三限位内壁,312-第三限位段,3121-第四限位内壁,32-卡槽,33-限位角。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一种转子冲片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本体1,转子冲片本体1上设有轴孔2,转子冲片本体1上还设有绕线槽3,绕线槽3包括第一限位区30和第二限位区31,第一限位区30和第二限位区31相互连接,第一限位区30和第二限位区3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32,通过设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限位区30和第二限位区31的绕线槽3,并且第一限位区30和第二限位区3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32,增加了对于在转子绕线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脱落的可能,第一限位区30包括第一限位内壁301,两第一限位内壁301之间的距离由第一限位区30的开口往转子冲片本体1的内环逐渐递减,第一限位区30的第一限位内壁301呈递减趋势,有一定的逐渐紧固的效果,增加了铜丝的稳定缠绕,防止脱离,第二限位区31包括第一限位段310、第二限位段311、第三限位段312,第二限位段311置于第一限位段310和第三限位段312之间,第一限位段310包括第二限位内壁3101,两第二限位内壁3101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二限位段311包括第三限位内壁3111,第三限位段312包括第四限位内壁3121,第三限位内壁3111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内壁3101相互连接,第三限位内壁3111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内壁3121相互连接,两第三限位内壁3111和两第四限位内壁3121连接均形成有呈120°的限位角33,为了进一步增加对于铜线的固定效果,通过如上述设置,以不同结构的限位段,增加铜线在绕置的过程中,增加缠绕时的稳定性,并且两第三限位内壁3111和两第四限位内壁3121连接均形成有呈120°的限位角33,进一步增加了限位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连接安装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限位区30的两第一限位内壁30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6mm及最小距离为2.1mm,两第二限位内壁3101之间的距离为2.9mm,本技术将第一限位区30的两第一限位内壁301之间的最大间距设置在5.6mm,最小的间距设置在2.1mm,因为第一限位区30的第一限位内壁301呈递减趋势,有一定的逐渐紧固的效果,增加了铜丝的稳定缠绕,防止脱离,并且才有上述间距设置达到的效果较好,为最佳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绕线槽3的个数为38个,为了增加在若干转子冲片组合形成的转子后的,保证铜丝能稳定缠绕于绕线槽3上,进而保证在与轴进行配合时的稳定传输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轴孔2上设有定位开口2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子冲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还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相互连接,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第一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内壁,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由第一限位区的开口往转子冲片本体的中心点方向逐渐递减,所述第二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第三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置于第一限位段和第三限位段之间,第一限位段包括第二限位内壁,两第二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第二限位段包括第三限位内壁,第三限位段包括第四限位内壁,第三限位内壁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内壁相互连接,第三限位内壁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内壁相互连接,两第三限位内壁和两第四限位内壁连接均形成有呈120°的限位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还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相互连接,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第一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内壁,两第一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由第一限位区的开口往转子冲片本体的中心点方向逐渐递减,所述第二限位区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第三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置于第一限位段和第三限位段之间,第一限位段包括第二限位内壁,两第二限位内壁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第二限位段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丹黄其兵王永恩邓建根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鑫源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