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782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脱碳吸收塔进行充压;2)采用离心泵往吸收塔顶部连续注入循环量的醇胺溶液;3)待脱碳吸收塔的温度、压力稳定后,往脱碳吸收塔底部连续通入原料天然气,CO2被醇胺溶液吸收脱碳后得到的净化天然气从脱碳吸收塔顶流出;4)吸收了CO2的醇胺溶液由脱碳吸收塔底排出,经再生系统再生后通过离心泵返回脱碳吸收塔顶部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经济性,节省投资、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以醇胺溶液浓度、原料天然气压力、溶液温度为优化参数,给出醇胺溶液循环量最低的技术方案,以达到节省投资、降低能耗。
技术介绍
天然气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具有发热量高、污染少、使用方便等优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储存和运输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液化天然气的体积仅为液化前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1/600,天然气大规模跨越海洋运输主要是以液化原料天然气的方式进行。天然气液化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其中深度脱碳是预处理的重要环节。通常要求液化前天然气中CO2含量低于50ppm。目前,天然气脱碳的主要方法是醇胺溶液吸收法,即采用醇胺水溶液吸收原料天然气中CO2。通常,醇胺水溶液的组成为:醇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活化剂和水。醇胺溶液循环量是深度脱碳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其数值大小决定了设备投资和装置能耗。醇胺溶液循环量越高,相关设备尺寸就会越大,相应地设备投资和装置能耗就越高。醇胺溶液循环量与溶液浓度、原料天然气压力、溶液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到醇胺溶液循环量最低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高系统设计的经济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脱碳吸收塔进行充压,使脱碳吸收塔内压力与原料天然气压力一致;步骤2)采用离心泵往吸收塔顶部连续注入循环量的醇胺溶液;所述醇胺溶液的循环量确定按以下步骤:步骤(1)给出优化参数的取值范围:x∈Dx、z∈Dz、t∈Dt、p∈Dp,式中:x:醇胺溶液浓度,wt.%;z:活化剂浓度,wt.%;t:醇胺溶液温度,℃;p:原料天然气压力,kPa;Dx:醇胺溶液浓度取值范围,wt.%;Dz:活化剂浓度取值范围,wt.%;Dt:醇胺溶液温度取值范围,℃;Dp:原料天然气压力取值范围,kPa;步骤(2)在各优化参数取值范围内,随机组合产生8组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初始复合形的8个顶点:X1(x1,z1,t1,p1);X2(x2,z2,t2,p2);·······Xi(xi,zi,ti,pi);X8(x8,z8,t8,p8);其中,Xi为第i个优化参数组合数列,1≤i≤8;xi为在Dx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醇胺溶液浓度,wt.%;zi为在Dz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活化剂浓度,wt.%;ti为在Dt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醇胺溶液温度,℃;pi为在Dp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原料天然气压力,kPa;步骤(3)计算8个顶点各对应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1,V2,···,V8;步骤(4)将计算出的目标函数值醇胺溶液循环量V1,V2,···,V8,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序:VH>VG>···>VL;最差点为VH,次差点为VG,最优点为VL,相应地,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XH,XG,···,XL;XH(xH,zH,tH,pH);XG(xG,zG,tG,pG);·······XL(xL,zL,tL,pL);步骤(5)计算初始复合形8个顶点的中心点Xs:然后再计算中心点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s;步骤(6)计算终止条件:18Σi=18(Vi-Vs)≤ϵ]]>式中:ε:计算精度,取值范围:10-3~10-6;若上式成立,则醇胺溶液最低循环量为VL,相应地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XL(xL,zL,tL,pL);若上式不成立,则进行步骤7);步骤(7)计算除去最差点XH后各顶点中心Xc:XC=17Σi=18Xi,i≠H,]]>当H≠8时;XC=17Σi=17Xi,]]>当H=8时;步骤(8)计算映射点XR:XR=XC+α(XC-XH)式中:α为映射系数;步骤(9)判断映射点XR(xR,zR,tR,pR)是否在可行范围内,即:xR∈Dx,z∈Dz,tR∈Dt,pR∈Dp;式中:xR:映射点处醇胺溶液浓度,wt.%;zR:映射点处活化剂浓度,wt.%;tR:映射点处醇胺溶液温度,℃;pR:映射点处原料天然气压力,kPa;若是在可行范围内,执行步骤(10);若不在可行范围内,映射系数α减半,按照步骤(8)重新计算映射点;步骤(10)计算XR处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R:若VR<VH,则用XR代替最差点XH,返回步骤(3)重新计算;若VR≥VH,映射系数α减半,按照步骤(8)重新计算映射点;若α≤10-10,用次差点VG代替最差点VH,返回步骤(7);步骤3)待脱碳吸收塔的温度、压力稳定后,往脱碳吸收塔底部连续通入原料天然气,原料天然气与醇胺溶液在脱碳吸收塔内逆流接触,CO2被醇胺溶液吸收脱碳后得到的净化天然气从脱碳吸收塔顶流出;步骤4)吸收了CO2的醇胺溶液由脱碳吸收塔底排出,经再生系统再生后通过离心泵返回脱碳吸收塔顶部循环利用。所述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1,V2,···,V8,Vs,VR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溶解度方程计算出原料天然气中CO2在醇胺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αc:溶解度方程:Pco2Hco2=[(x+z)αc]2K1K2(K1z+K2x)(1-αc)K3]]>式中原料天然气中CO2分压,kPa;CO2亨利系数;x:醇胺溶液浓度,wt.%;z:活化剂浓度,wt.%;αc:CO2平衡溶解度,定义为molCO2/mol(醇胺+活化剂);K1:醇胺分子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数;K2:活化剂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数;K3:CO2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计算CO2实际溶解度:αCO2=yαc式中,αCO2:CO2实际溶解度,定义为molCO2/mol(醇胺+活化剂);y:实际溶解度偏离平衡溶解度的程度;(3)计算CO2脱除速率,由原料天然气摩尔流量和原料天然气中CO2含量计算CO2脱除速率:nco2=xco2n式中:nco2:CO2脱除速率,mol/h;xco2:原料天然气中CO2摩尔分数;n:原料天然气摩尔流量,mol/h;(4)计算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nco2αco2xm]]>式中:V: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m3/h;nco2:CO2脱除速率;xm:醇胺溶液摩尔体积,(醇胺+活化剂)mol/m3;αCO2:CO2实际溶解度,molCO2/mol(醇胺+活化剂)。本专利技术基于复合形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以溶液浓度、原料天然气压力、溶液温度为优化参数,以溶液循环量为目标函数。通过搜索优化参数,确定溶液循环量最低的技术方案,为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经济性。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醇胺溶液循环量计算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脱碳吸收塔进行充压,使脱碳吸收塔内压力与原料天然气压力一致;步骤2)采用离心泵往吸收塔顶部连续注入循环量的醇胺溶液;如图2所示,醇胺溶液的循环量确定按以下步骤:步骤(1)给出优化参数的取值范围:x∈Dx、z∈Dz、t∈Dt、p∈Dp,式中:x:醇胺溶液浓度,wt.%;z:活化剂浓度,wt.%;t:醇胺溶液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脱碳吸收塔进行充压,使脱碳吸收塔内压力与原料天然气压力一致;步骤2)采用离心泵往吸收塔顶部连续注入循环量的醇胺溶液;所述醇胺溶液的循环量确定按以下步骤:步骤(1)给出优化参数的取值范围:x∈Dx、z∈Dz、t∈Dt、p∈Dp,式中:x:醇胺溶液浓度,wt.%;z:活化剂浓度,wt.%;t:醇胺溶液温度,℃;p:原料天然气压力,kPa;Dx:醇胺溶液浓度取值范围,wt.%;Dz:活化剂浓度取值范围,wt.%;Dt:醇胺溶液温度取值范围,℃;Dp:原料天然气压力取值范围,kPa;步骤(2)在各优化参数取值范围内,随机组合产生8组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初始复合形的8个顶点:X1(x1,z1,t1,p1);X2(x2,z2,t2,p2);.......Xi(xi,zi,ti,pi);X8(x8,z8,t8,p8);其中,Xi为第i个优化参数组合数列,1≤i≤8;xi为在Dx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醇胺溶液浓度,wt.%;zi为在Dz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活化剂浓度,wt.%;ti为在Dt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醇胺溶液温度,℃;pi为在Dp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原料天然气压力,kPa;步骤(3)计算8个顶点各对应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1,V2,···,V8;步骤(4)将计算出的目标函数值醇胺溶液循环量V1,V2,···,V8,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序:VH>VG>···>VL;最差点为VH,次差点为VG,最优点为VL,相应地,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XH,XG,···,XL;XH(xH,zH,tH,pH);XG(xG,zG,tG,pG);.......XL(xL,zL,tL,pL);步骤(5)计算初始复合形8个顶点的中心点Xs:然后再计算中心点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s;步骤(6)计算终止条件:18Σi=18(vi-Vs)≤ϵ]]>式中:ε:计算精度,取值范围:10‑3~10‑6;若上式成立,则醇胺溶液最低循环量为VL,相应地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XL(xL,zL,tL,pL);若上式不成立,则进行步骤7);步骤(7)计算除去最差点XH后各顶点中心Xc:XC=17Σi=18Xi,i≠H,]]>当H≠8时;XC=17Σi=14Xi,]]>当H=8时;步骤(8)计算映射点XR:XR=XC+α(XC‑XH)式中:α为映射系数;步骤(9)判断映射点XR(xR,zR,tR,pR)是否在可行范围内,即:xR∈Dx,z∈Dz,tR∈Dt,pR∈Dp;式中:xR:映射点处醇胺溶液浓度,wt.%;zR:映射点处活化剂浓度,wt.%;tR:映射点处醇胺溶液温度,℃;pR:映射点处原料天然气压力,kPa;若是在可行范围内,执行步骤(10);若不在可行范围内,映射系数α减半,按照步骤(8)重新计算映射点;步骤(10)计算XR处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R:若VR<VH,则用XR代替最差点XH,返回步骤(3)重新计算;若VR≥VH,映射系数α减半,按照步骤(8)重新计算映射点;若α≤10‑10,用次差点VG代替最差点VH,返回步骤(7);步骤3)待脱碳吸收塔的温度、压力稳定后,往脱碳吸收塔底部连续通入原料天然气,原料天然气与醇胺溶液在脱碳吸收塔内逆流接触,CO2被醇胺溶液吸收脱碳后得到的净化天然气从脱碳吸收塔顶流出;步骤4)吸收了CO2的醇胺溶液由脱碳吸收塔底排出,经再生系统再生后通过离心泵返回脱碳吸收塔顶部循环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脱碳吸收塔进行充压,使脱碳吸收塔内压力与原料天然气压力一致;步骤2)采用离心泵往吸收塔顶部连续注入循环量的醇胺溶液;所述醇胺溶液的循环量确定按以下步骤:步骤(1)给出优化参数的取值范围:x∈Dx、z∈Dz、t∈Dt、p∈Dp,式中:x:醇胺溶液浓度,wt.%;z:活化剂浓度,wt.%;t:醇胺溶液温度,℃;p:原料天然气压力,kPa;Dx:醇胺溶液浓度取值范围,wt.%;Dz:活化剂浓度取值范围,wt.%;Dt:醇胺溶液温度取值范围,℃;Dp:原料天然气压力取值范围,kPa;步骤(2)在各优化参数取值范围内,随机组合产生8组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初始复合形的8个顶点:X1(x1,z1,t1,p1);X2(x2,z2,t2,p2);.......Xi(xi,zi,ti,pi);X8(x8,z8,t8,p8);其中,Xi为第i个优化参数组合数列,1≤i≤8;xi为在Dx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醇胺溶液浓度,wt.%;zi为在Dz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活化剂浓度,wt.%;ti为在Dt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醇胺溶液温度,℃;pi为在Dp范围内随机选取的第i个原料天然气压力,kPa;步骤(3)计算8个顶点各对应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1,V2,···,V8;步骤(4)将计算出的目标函数值醇胺溶液循环量V1,V2,···,V8,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序:VH>VG>···>VL;最差点为VH,次差点为VG,最优点为VL,相应地,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XH,XG,···,XL;XH(xH,zH,tH,pH);XG(xG,zG,tG,pG);.......XL(xL,zL,tL,pL);步骤(5)计算初始复合形8个顶点的中心点Xs:然后再计算中心点的目标函数醇胺溶液循环量Vs;步骤(6)计算终止条件:18Σi=18(vi-Vs)≤ϵ]]>式中:ε:计算精度,取值范围:10-3~10-6;若上式成立,则醇胺溶液最低循环量为VL,相应地优化参数组合数列为XL(xL,zL,tL,pL);若上式不成立,则进行步骤7);步骤(7)计算除去最差点XH后各顶点中心Xc:XC=17Σi=18Xi,i≠H,]]>当H≠8时;XC=17Σi=14Xi,]]>当H=8时;步骤(8)计算映射点XR:XR=XC+α(XC-XH)式中:α为映射系数;步骤(9)判断映射点XR(xR,zR,tR,pR)是否在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欣邱鹏范君来薛政张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