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0321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进料组件(2)、弹夹组件(3)、运动支架(4)和取放管板组件(5),其中运动支架(4)安装在底座(1)上端,取放管板组件(5)安装在运动支架(4)上,弹夹组件(3)设置在底座(1)机架斜面上,进料组件(2)安装在底座(1)上弹夹组件(3)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能够实现两片管板同时自动抓取和安放,简单高效,装备轻便,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不会导致铜管、翅片变形,为实现高效的自动上管板提供条件,为突破高效的自动涨管技术提供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自动上管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抓取弹夹上的管板安放到工件上的自动上管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热交换器生产过程中,穿管工序及穿管后涨管都是十分重要的步骤,每一片都需要涨管。现有技术中,普遍采取人工涨管的方式生产。这种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以保证质量的稳定。实现涨管的自动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实现涨管自动化,自动上管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实现了自动上管板,就为自动涨管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自动上管板,可同时抓取两片管板,简单高效,为实现高效的自动涨管提供条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进料组件、弹夹组件、运动支架和取放管板组件,其中运动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端,取放管板组件安装在运动支架上,弹夹组件设置在底座机架斜面上,进料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弹夹组件旁。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包括机架、弹夹夹持板、弹夹转轴和传动部件,其中弹夹转轴和传动部件安装在机架上,传动部件连接气源,弹夹转轴连接弹夹夹持板中部,传动部件连接弹夹夹持板下部,传动部件通过弹夹夹爪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上管板装置

【技术保护点】
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特征包括底座(1)、进料组件(2)、弹夹组件(3)、运动支架(4)和取放管板组件(5),其中运动支架(4)安装在底座(1)上端,取放管板组件(5)安装在运动支架(4)上,弹夹组件(3)设置在底座(1)机架斜面上,进料组件(2)安装在底座(1)上弹夹组件(3)旁。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特征包括底座(1)、进料组件(2)、弹夹组件(3)、运动支架(4)和取放管板组件(5),其中运动支架(4)安装在底座(1)上端,取放管板组件(5)安装在运动支架(4)上,弹夹组件(3)设置在底座(1)机架斜面上,进料组件(2)安装在底座(1)上弹夹组件(3)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包括机架(6)、弹夹夹持板(7)、弹夹转轴(8)和传动部件(9),其中弹夹转轴(8)和传动部件(9)安装在机架(6)上,传动部件(9)连接气源,弹夹转轴(8)连接弹夹夹持板(7)中部,传动部件(9)连接弹夹夹持板(7)下部,传动部件(9)通过弹夹夹爪转轴(8)带动弹夹夹持板(7)围绕弹夹转轴(8)自身轴线旋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料组件(2)包括A电机(11)、推板(12)、A丝杆螺母副(13)和U头固定座(14),其中A电机(11)连接同步带,同步带连接A丝杆螺母副(13),驱动A丝杆螺母副(13)升降运动,A丝杆螺母副(13)上装有推板(12),实现弹夹上管板的升降,A丝杆螺母副(13)旁设导轨(10),提供直线运动的保证,导轨(10)反面设U头固定座(14),U头固定座(14)上侧开有弧形槽,用于夹持U型铜管弧形部分,弧形槽与长U型铜管弧形部分为弧面接触,防止通关漏管和初步定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管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运动支架(4)包括导轨丝杆安装座(15)、B丝杆螺母副(16)、升降座(17)、气缸(18)、B电机(19)和进给气缸安装座(26),其中进给气缸安装座(26)安装在底座(1)的机架上,进给气缸安装座(26)上设导轨丝杆安装座(15)和气缸(18),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