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编织机,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纤维复合丝束且具有可调经线间距筘座的三维织机筘座。
技术介绍
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的特点。近年来以该材料制备所得的结构件在航空航天、汽车以及海洋装备领域内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基于这样材料的结构件,通常需要将高性能纤维通过特定的工艺方式结合成纤维增强体,在形成目标几何之后,将树脂注入到增强体,待充分结合之后,得到最终的结构件。在制备增强体的各类技术中,三维机织方式具有独特的优点,如将多层纤维捆绑在一起的绑纱有助于提高纤维层间的结合性能;柔软的平面织物可以根据最终结构件的形状进行造型等等。然后在目前的常见织机中,用于穿引经纱和压实织物的筘座是有众多固定安装的金属片阵列而成。这样的设计对于普通纤维材料没有影响,可以顺利完成织造过程。但是对于由并列长丝组成的纤维复合丝束来说,往复运动筘座将会不断磨损纤维,使丝束中的部分纤维起毛、甚至断裂,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成型织物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纤维复合丝束的三维织机筘座,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纤维复合丝束的三维织机筘座,包括两个边框(1)和若干个长条形的压线片(2),上述压线片(2)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边框(1)分别设置在上述压线片(2)的两端,且两个边框(1)共同对压线片(2)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片(2)包括由两短边(31)和两长边(32)共同组成的板状矩形框架(3)、以及位于板状矩形框架(3)内的滚针(4),两所述短边(31)的外壁各抵靠在一边框(1)上,所述滚针(4)的轴向与压线片(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滚针(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短边(31)的内壁上,所述滚针(4)的横截面直径大于长边(32)的厚度,且滚针(4)的外壁面同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纤维复合丝束的三维织机筘座,包括两个边框(1)和若干个长条形的压线片(2),上述压线片(2)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边框(1)分别设置在上述压线片(2)的两端,且两个边框(1)共同对压线片(2)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片(2)包括由两短边(31)和两长边(32)共同组成的板状矩形框架(3)、以及位于板状矩形框架(3)内的滚针(4),两所述短边(31)的外壁各抵靠在一边框(1)上,所述滚针(4)的轴向与压线片(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滚针(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短边(31)的内壁上,所述滚针(4)的横截面直径大于长边(32)的厚度,且滚针(4)的外壁面同时向外露出板状矩形框架(3)的两个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纤维复合丝束的三维织机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制为槽状结构,所述压线片(2)的端部插接在边框(1)的槽内,且短边(31)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边框(1)的两槽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纤维复合丝束的三维织机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制为槽状结构,所述压线片(2)和边框(1)之间设置有长条状的定位片(5),所述定位片(5)嵌设在边框(1)的槽内,所述定位片(5)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穿插压线片(2)端部的矩形孔(5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适用于纤维复合丝束的三维织机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31)的内壁具有定位孔(7),所述定位孔(7)的轴向与压线片(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滚针(4)包括制为圆柱状的针体(41)和分别位于针体(41)两端的两个连接端(42),所述连接端(42)制为圆锥状或圆台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祖荣,闫海强,蔡阿雄,裘锴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