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制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密度,不自放电和没有记忆效应等优点,在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储能和动力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对电池的安全性能的要求更高。消费型电池的发展方向主要有:(1)安全性更高;(2)容量更大,以便支持更大功耗的电子设备更长的使用时间;(3)质量更轻,以便于携带;(4)使用寿命更长(循环性能)。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结构中的关键内层组件之一,其作用是分隔阴极与阳极防止短路、隔绝电子,又允许电解质离子通过。隔膜通常是一种薄的多孔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透过性,机械强度与耐溶剂型。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是聚烯烃如聚丙烯或聚乙烯通过干法(拉伸)或湿法(萃取)工艺制备。因此消费型锂离子电池隔膜需要往厚度更薄、孔隙率更高、耐热温度更高、均匀性更好等方向发展。作为锂电池隔膜材料,本身具有微孔结构,微孔在整个隔膜材料中的分布应当均匀。孔径太小增加电阻,孔径太大易使正负极接触或被枝晶刺穿短路。透过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复合隔膜,是在多孔基膜上涂覆纳米溶胶干燥后所形成的,具有如下性能:面密度为10.04~12.70g/m2;厚度为15.3~16.6μm;透气度为140~696s/100cc;将放行的隔膜放入烘箱,设定温度为105℃或130℃,时间为1h,热收缩率为:2.5~3.5 105℃/TD,2.5~3.0 105℃/MD和3.3~10 130℃/TD,3.5~8.5 130℃/M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复合隔膜,是在多孔基膜上涂覆纳米溶胶干燥后所形成的,具有如下性能:面密度为10.04~12.70g/m2;厚度为15.3~16.6μm;透气度为140~696s/100cc;将放行的隔膜放入烘箱,设定温度为105℃或130℃,时间为1h,热收缩率为:2.5~3.5105℃/TD,2.5~3.0105℃/MD和3.3~10130℃/TD,3.5~8.5130℃/MD。2.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纳米溶胶:该纳米溶胶是硅溶胶、钛溶胶、铝溶胶和锆溶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制备步骤如下:将可发生水解的硅、钛、铝、锆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调节pH值为2~4或8~10,加入高纯水水解后形成的混合溶液A即为所得;所述可发生水解的硅、钛、铝、锆的化合物分为A类可水解化合物和B类可水解化合物;A类可水解化合物包括四乙氧基硅烷、钛酸二乙酯,钛酸四异丙醇,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丁酯,硫酸钛,四氯化钛,叔丁醇钛,四氯化锆,锆酸四丁酯,正丙醇锆及叔丁醇锆;B类可水解化合物包括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酮肟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高纯水与可发生水解的硅、钛、铝、锆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4:1~8:1,其中,B类可水解化合物与A类可水解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1;可发生水解的硅、钛、铝、锆的化合物在混合溶液A中的质量百分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秀玲,赵海玉,范海平,刘震球,吴群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