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庚明专利>正文

一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827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印染系统排出的温度在60℃-9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然后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6-8;在调节pH值后的染色废水中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反应5-6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对高浓度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进行高效催化氧化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色度和COD,大大减轻印染综合废水的处理负担,能彻底解决印染废水特别是含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染液本身的热能作为催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无须向染液输入额外的热能,因此可大大降低染色废水的处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印染行业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含活性染料的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染料色泽鲜艳、色谱齐全、适用性强,是印染行业使用量最多的染料之一,占纤维素纤维用染料的40%。但其利用率低,固着率一般只有50-65%,因此所产生的废水色度高、可生化性较差、混凝沉淀效果较差,是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难点之一。国内外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有生化法、物化法、化学法等,最常用的是以生化为主化的生化—物化组合法,这种方法工艺较成熟,处理效果较好,但处理系统的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且对含有活性染料(或其它类型的水溶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较差。而化学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主要为氧化处理方法,其包括湿法化学氧化、高温氧化和光化学催化氧化三种。化学氧化法是用氧化剂(如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双氧水、高锰酸钾等)直接与废水中的染料及其它还原性物质反应,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都较高,但由于废水水量大,使氧化效率低,氧化速度慢,用药量大,成本高,实用价值不高,因此一般极少使用。高温氧化法采用压缩空气作氧化剂,氧化效率高,药剂费用低,但高温氧化时的温度一般在200℃以上,且要求系统有一定的压力,故对设备的要求高,工艺条件较复杂,能耗也高,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光化学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具有前沿性和潜在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但由于染料本身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加之催化剂成本较高,且受固定化技术的限制,催化剂与废水的实际接触面积有限,氧化效率不易提高。印染废水是由预处理废水、染色废水和漂洗废水组成,其中染色废水虽然只占印染废水的1/5-1/6,但其色度最大(1000-10000倍),污染物的浓度很高(CODCr约为500-4000mg/L),印染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大多数来自于染色废水,因此对染色废水的是否单独处理是影响印染废水处理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上述处理方法均是针对印染综合废水而言,在绝大多数的印染废水的处理中没有对染色废水进行前处理,而是将预处理废水、染色废水和漂洗废水在调节池混合后再进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这样,染色废水中高浓度的污染物被稀释,使处理难度大大增加,效率降低,用药量加大,处理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直接对高浓度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进行高效催化氧化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色度和COD,大大减轻印染综合废水的处理负担,能彻底解决印染废水特别是含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难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染色废水本身的热能作为催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以达到减少用药量,降低处理成本的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印染系统排出的、温度在60-9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然后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6-8;在调节PH值后的染色废水中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反应5-60分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催化剂优选为铜、铁、锰的硫酸盐或铜、铁、锰的盐酸盐中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催化剂的使用可根据不同的活性染料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当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催化剂混合使用时,其混合比例可以是任意的。催化剂的用量可根据染色废水的色度来决定,当染色废水的色度范围在1000-10000倍时,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5-2mg每升废水,当色度增大时,可相应的增加催化剂的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氧化剂优选为氯酸钠、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当染色废水的色度范围在1000-10000倍,污染物的浓度为(CODCr)约为500-4000mg/L时,氧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5-3g每升废水,当色度和COD增大时,可相应的增加氧化剂的用量。在上述温度、色度及污染物(COD)范围内,氧化剂在废水中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0-20分钟。PH值的调节可采用常规的调节方法,如采用工业烧碱调节酸性废水的PH值,采用工业硫酸调节碱性废水的PH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直接对高浓度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可大幅度的降低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色度和COD,大大减轻印染综合废水的处理难度,能彻底解决印染废水特别是含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难题;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染液本身的热能作为催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无须向染液输入额外的热能,因此可大大降低染色废水的处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效果高。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的某印染厂的五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黑色染液、宝兰色染液、蓝色染液、暗红色染液及枣红色染液)的处理效果为例。五种染色废水的色度在1000-10000倍、CODCr在500-4000mg/L之间。在60-80℃、催化剂加入量0.5-2mg/升废水、氧化剂加入量0.5-3g/升废水的工艺条件下,反应10-20分钟,结果表明五种染色废水处理后的废水色度降至4倍以下,脱色率在98-99.5%之间;CODCr降至90-200mg/L,COD去除率为85-98%,若增加氧化剂的用量,CODCr均可降至90mg/L以下。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经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染色废水可作为一次漂洗水回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印染系统排出的色度为8192倍、CODCr为3220mg/L、温度在8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6;在染色废水中加入2mg/升废水的硫酸铜和3g/升废水的过氧化氢,反应30分钟,处理后的染色废水中色度为4倍,CODCr为120mg/L。实施例2将印染系统排出的色度为5652倍、CODCr为1977mg/L、温度在7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7;在染色废水中加入1.5mg/升废水的硫酸锰和2g/升废水的次氯酸钠,反应40分钟,处理后的染色废水中色度为4倍,CODCr为90mg/L。实施例3将印染系统排出的色度为4000倍、CODCr为826mg/L、温度在7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7;在染色废水中加入1.5mg/升废水的硫酸铁和2g/升废水的过氧化氢,反应15分钟,处理后的染色废水中色度为3倍,CODCr为101mg/L。实施例4将印染系统排出的色度为1200倍、CODCr为650mg/L、温度在8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8;在染色废水中加入1mg/升废水的氯化锰和1g/升废水的氯酸钠,反应20分钟,处理后的染色废水中色度为2倍,CODCr为150mg/L。实施例5将印染系统排出的色度为1000倍、CODCr为418mg/L、温度在9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7;在染色废水中加入1.5mg/升废水的氯化铜和2g/升废水的次氯酸钠,反应10分钟,处理后的染色废水中色度为3倍,CODCr为120mg/L。实施例6 将印染系统排出的色度为10000倍、CODCr为4726mg/L、温度在8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7;在染色废水中加入1.5mg/升废水的氯化铁与硫酸铜的混合物和3g/升废水的氯酸钠,反应30分钟,处理后的染色废水中色度为3倍,CODCr为180mg/L。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印染系统排出的、温度在60-90℃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排入保温反应池内;然后调节染色废水的PH值至6-8;在调节PH值后的染色废水中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反应5-6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庚明康思琦马晓鸥谭铭卓
申请(专利权)人:尹庚明康思琦马晓鸥谭铭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