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轻工、食品、制药和化工等领域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工艺技术,高效利用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产生生物能源—沼气,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废水中COD以及废水的处理成本。属于水污染治理
技术介绍
目前,轻工、食品、制药和化工等领域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处理方法一般都是单级厌氧反应器进行处理,最常见的厌氧反应器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对于较难降解或浓度很高的有机废水单级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及处理过程的稳定性较差。在1971年,有学者根据厌氧处理废水过程的四阶段的理论提出两阶段厌氧工艺(亦称两相厌氧工艺)的概念,即将发酵、酸化细菌与产甲烷细菌分两个反应器(水解酸化阶段和产甲烷阶段)提供个自的适宜的生长条件进行培养。自此以后,各国学者开始对两阶段厌氧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工业性试验,其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效率及运行的稳定性有较大的改善,但对于处理较高COD浓度且含有一定量的难降解物质的废水其处理效率受到一定的限制。其缘由是产甲烷细菌的生长条件比较严格,特别是对废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的含量以及微量元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两阶段厌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阶段与产甲烷阶段之间插入由铁屑和粒状活性炭或碳粒的混合物组成的微电解阶段,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按照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反应器、微电解槽和产甲烷反应器,形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亚凡,刘大银,汪建华,梅明,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