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废水生物处理厌氧折流反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12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废水生物处理厌氧折流反应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格室1-1中的内隔板1-1-1的上端与反应器1的上端之间具有间距1-5,格室1-1内装有导流板1-2并将每个格室1-1分成一个下流室1-1-2和一个上流室1-1-3,通往上流室1-1-3的导流板1-2的下端具有倾角,在上流室1-1-3的上部装有交叉流填料层1-3,反应器1的左端上部设有进水口1-6,反应器1的右端设有出水口1-7,交叉流填料层1-3与内隔板1-1-1顶部之间的格室1-1的后壁上设有取样口1-1-4,格室1-1的上端与集气管1-4相连接,格室1-1的下端设有排泥口1-1-5,排泥口1-1-5通过管路1-8与污泥回流泵4相连接,管路1-8上装有阀门3。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废水生物处理厌氧折流反应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水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自净能力。200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废水中COD的排放量为1445万吨。据专家预测,按10大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我国地表水全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时的COD容量为800万吨。由于排放总量大且相对集中,已对地表水体产生了普遍影响,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威胁。2001年对全国七大江河水系752个断面进行了监测,仅29.5%的断面满足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劣五类水质占44.0%,尤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尤以巢湖、滇池、太湖为重,近岸海域以二类和超四类海水为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氮和磷,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明显增加,我国一些湖泊的污染比河流更加严重,如滇池、巢湖都严重富营养化,1998年我国海域监测到赤潮22起,已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和水产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本来就是一个缺水国家,而水污染使缺水形势更为严峻。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废水生物处理厌氧折流反应设备,它包括反应器(1)、阀门(3)、污泥回流泵(4);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由一组相连的格室(1-1)、导流板(1-2)、交叉流填料层(1-3)、集气管(1-4)组成;格室(1-1)中的内隔板(1-1-1)的上端与反应器(1)的上端之间具有间距(1-5),每个格室(1-1)内装有导流板(1-2),由导流板(1-2)将每个格室(1-1)分成一个下流室(1-1-2)和一个上流室(1-1-3),通往上流室(1-1-3)的导流板(1-2)的下端具有倾角,在上流室(1-1-3)的上部装有交叉流填料层(1-3),反应器(1)的左端上部设有进水口(1-6),反应器(1)的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政朱葛夫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