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6697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包括两层蓄热体床层和设置在蓄热体床层之间的催化氧化床和高温相变取热床,高温相变取热床包括高温相变取热床层,催化氧化床包括位于高温相变取热床层两侧的催化氧化床层,高温相变取热床层包括多个换热器,换热器呈矩形阵列排列,各换热器包括套管、芯管、高温相变材料和换热介质,芯管设置在套管内,换热介质填充在芯管内,高温相变材料填充在套管和芯管之间,高温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50~60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防止催化剂床层过热,抗甲烷浓度波动性强、起燃温度低、取热效率和稳定运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烷消除
,特别是涉及一种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
技术介绍
“乏风”又称“煤矿风排瓦斯”,指甲烷浓度低于0.75%的煤矿瓦斯。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由乏风排入大气的甲烷相当于西气东输1年的输气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效应约为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煤矿乏风瓦斯的大量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甲烷占全球气候变暖份额的17%,仅次于二氧化碳。煤矿乏风排放量巨大,乏风瓦斯浓度很低,是制约其利用的主要难题,目前有效的利用方法是采用热逆流氧化技术和催化逆流氧化技术,热逆流氧化技术存在装置运行温度高、阻力损失大、自控程度要求高、操作技术要求高问题,催化逆流氧化技术由于采用催化剂氧化甲烷,其具有装置运行温度低、占地相对较小等优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现有的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存在起燃温度高、氧化效率低、流动阻力大、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催化剂床层过热,抗甲烷浓度波动性强、起燃温度低、取热效率和稳定运行好的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蓄热体床层和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床层之间的催化氧化床和高温相变取热床,所述高温相变取热床包括高温相变取热床层,所述催化氧化床包括位于所述高温相变取热床层两侧的催化氧化床层,所述高温相变取热床层包括多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呈矩形阵列排列,各所述换热器包括套管、芯管、高温相变材料和换热介质,所述芯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换热介质填充在所述芯管内,所述高温相变材料填充在所述套管和所述芯管之间,所述高温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50~6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蓄热体床层和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床层之间的催化氧化床和高温相变取热床,所述高温相变取热床包括高温相变取热床层,所述催化氧化床包括位于所述高温相变取热床层两侧的催化氧化床层,所述高温相变取热床层包括多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呈矩形阵列排列,各所述换热器包括套管、芯管、高温相变材料和换热介质,所述芯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换热介质填充在所述芯管内,所述高温相变材料填充在所述套管和所述芯管之间,所述高温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50~6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床层为蜂窝陶瓷蓄热体床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床层内填充的催化剂包括蜂窝形堇青石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为Pd或Pt。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蓄热体床层的陶瓷材料的孔密度为200目,比表面积为500-600m2/m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乏风瓦斯逆流催化氧化装置的氧化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伟朱华青秦张峰李志凯樊卫斌王建国赵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