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脱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402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脱氮处理方法,属废水生物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包括顺次串联在一起的厌氧除碳区、好氧亚硝化加厌氧氨氧化脱氮区和传统硝化反硝化(A/O工艺)区,在厌氧除碳区,采用厌氧生物反应器,对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厌氧的生物处理,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在好氧亚硝化加厌氧氨氧化脱氮区,氨氮与亚硝酸盐氮被去除生成氮气,在传统硝化反硝化(A/O工艺)区将厌氧氨氧化出水中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以氮气形式排除,过剩的有机物进行好氧生物反应,得到去除,使得最终的出水的有机物(COD)和总氮、氨氮都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效的除碳脱氮的同时,反应的能耗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脱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水污染防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厌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于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氮素的治理,仍没有一个较为可行的、可靠的技术,大多数仍只对于氨氮有一定的去除,总氮的深度去除没能很好的解决。近年来,对于进入受纳水体的氮素的控制力度的加大,使得人们开始重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氮素的深度脱除问题。就目前应用的传统处理工艺来看,可以分为厌氧生物处理与具有脱氮功能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以及在厌氧阶段同时进行反硝化和产甲烷化再与好氧工艺串联这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主要有厌氧加A/O工艺、厌氧加短程硝化反硝两种工艺流程,从工艺路线上看,此两种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除碳和脱氮的分级分段处理,在各自的阶段可以培养出优势微生物,在适合的条件下进行生长代谢,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由于在厌氧处理阶段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较大程度的降解,好氧的脱氮生物处理(反硝化阶段)的碳源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脱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顺次串联在一起的厌氧除碳区、好氧亚硝化加厌氧氨氧化脱氮区和传统硝化反硝化区:在厌氧除碳区,采用厌氧生物反应器,对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厌氧的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并产生沼气以充分回收能量;好氧亚硝化加厌氧氨氧化脱氮区包括如下工序:亚硝化反应器中,废水中的氨氮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自养的生长代谢,转化为亚硝酸盐氮,为了使亚硝化反应器出水符合后续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进水基质比例条件,只需控制亚硝化反应进行50%~57%的程度,即亚硝化反应器的出水中所含的氨氮与亚硝酸盐氮的质量比例1∶1~1∶1.32;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群在厌氧条件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兵孙艳玲刘寅曹建平何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