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双乙酸钠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3618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双乙酸钠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果实材料的准备、双乙酸钠溶液的配制及双乙酸钠溶液对果实的处理等步骤。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且不会影响果实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着色指数和硬度,同时能有效降低果实失水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能显著降低腐烂率,同时不会影响柑橘口感和营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果保鲜
,具体涉及一种用双乙酸钠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柑橘是世界上生产最广泛的水果之一,2013年全球产量已超过1.23亿吨,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但是,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青霉和绿霉的侵染而造成腐烂损失,腐烂率可达到20%。因此,解决柑橘贮藏保鲜问题对柑橘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柑橘采后腐烂多是由于病原真菌的侵染而导致,指状青霉(Penicilliumdigitatum)导致的绿霉病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italicum)导致的青霉病是柑橘采后的主要病害。目前,化学杀菌剂抑霉唑等是目前国内外防治柑橘真菌病害的有效药剂,但是随着此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导致抗性菌株的出现,同时威胁食品和环境安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采后柑橘保鲜技术显得日趋迫切。双乙酸钠(Sodiumdiacetate,简称SDA),分子式为CH3COONa·CH3COOH·nH2O,是乙酸和乙酸钠由氢键螯合的分子复合化合物。它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绿色、高效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双乙酸钠主要是通过有效地渗透霉菌的细胞壁而干扰酶的相互作用,抑制了霉菌的产生,从而达到高效防霉、防腐等功能。实验表明,双乙酸钠能够对柑橘进行有效的防腐保鲜,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柑橘保鲜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采后柑橘保鲜方法,此方法易行,操作简单。采用此方法处理柑橘,能够有效降低柑橘果实的腐烂率,延长柑橘的贮藏时间且不改变其风味,从而提高柑橘产业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双乙酸钠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晴天下午采摘,新鲜,干净,无腐烂、霉变、病虫害以及无明显机械损伤,大小一致的柑橘,放置过夜;(2)选择柑橘果实,采用浓度为0.2mg/mL~0.6mg/mL的双乙酸钠溶液浸泡处理果实5~10min;(3)自然晾干后对果实进行套袋,室温贮藏。进一步地,所述的柑橘优选宫川柑橘。进一步地,所述的双乙酸钠溶液的浓度优选0.2mg/mL~0.4mg/mL,更优选为0.2mg/mL(1/2MIC)或0.4mg/mL(MIC)。为了对贮藏效果进行考察,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对照实验,在以不同浓度双乙酸钠溶液进行处理的同时,进行对比实验,对照组以同体积的自来水进行相同时间的浸泡处理,考察各个组的腐烂率、VC(mg/100g)、可溶性固形物、着色指数、硬度、失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且不会影响果实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着色指数和硬度,同时能有效降低果实失水率。用于处理的双乙酸钠溶液的浓度通过测定双乙酸钠对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得到,如表1和表2所示,通过测定试验确定双乙酸钠对两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0.4mg/mL。表1双乙酸钠对指状青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注:“a-d”表示同一时间不同浓度间的显著性性差异(P﹤0.05)表2双乙酸钠对意大利青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注:“a-d”表示同一时间不同浓度间的显著性性差异(P﹤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来源广泛且安全低毒:本专利技术柑橘采后保鲜的方法,采用食品级原料双乙酸钠作为保鲜剂,它是一种来源广泛、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食品防腐剂,使用后既能降低果实腐烂率,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的残留。(2)不改变果实原有特性: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防腐剂不受食品本身pH影响,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CO2和H2O,可看成果实的一部分,不仅保持果实原有的色香味,而且不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3)操作方便灵活:本专利技术的柑橘采后贮藏保鲜的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和应用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双乙酸钠对柑橘采后贮藏保鲜的方法,其详细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准备:采摘地为附近的柑橘果园,选择晴天下午采摘,选择新鲜,干净,无腐烂、霉变、病虫害以及无明显机械损伤,大小和成熟度一致的宫川柑橘,放置过夜后用自来水清洗柑橘果实表面;(2)配制保鲜剂:配制浓度为0.2mg/mL和0.4mg/mL的双乙酸钠溶液;(3)将洗净的柑橘果实自然晾干后平均分为三个处理组(两实验组和一对照组),每组75个。实验组分别用上述所配双乙酸钠溶液浸泡处理果实5min,对照组用相同体积的自来水浸泡处理果实5min;(4)自然晾干后对果实进行套袋,室温贮藏,并分别称量各组柑橘果实的初始重量;(5)每隔10天取样测定一次,每次每处理组随机抽取1个柑橘,每次重复取样三次,试验贮藏期为50天。统计的指标为:每组果实的现有质量、腐烂个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mg/100g)以及着色指数;(6)贮藏10天和储藏50天后的各指标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表3贮藏10天后双乙酸钠对宫川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注:“a-c”表示同一贮藏时间不同处理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表4贮藏50天后双乙酸钠对宫川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注:“a-b”表示同一贮藏时间不同处理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腐烂率:果实腐烂率是双乙酸钠对柑橘保鲜效果最直观的表达,也是双乙酸钠对柑橘采后真菌控制效果最直观的体现。实验结果表明,室温贮藏50天后,对照组腐烂率高达42.86%,而0.2mg/mL双乙酸钠和0.4mg/mL双乙酸钠处理组的腐烂率分别为28.57%和26.9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即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VC(mg/100g):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柑橘果实中最具有营养价值的一部分。贮藏10天和50天后柑橘果实中VC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双乙酸钠处理过的柑橘果实V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即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不会影响果实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反映了柑橘贮藏过程中甜度的变化。贮藏10天和50天后柑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双乙酸钠处理过的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即双乙酸钠处理柑采后橘果实不会影响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着色指数:着实指数反映了柑橘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变化。贮藏10天后,双乙酸钠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贮藏50天后双乙酸钠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即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不会影响果实着色指数。硬度:硬度反映水果的成熟度,硬度越小越成熟。贮藏10天后,双乙酸钠处理组果实硬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而贮藏50天后双乙酸钠处理组果实硬度与对照组相比却无明显差异,即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不会影响果实的硬度。失水率:水分含量反映水果的新鲜程度。贮藏10天后,双乙酸钠处理组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0.4mg/mL双乙酸钠处理组失水率仅为0.91%。贮藏50天后,双乙酸钠处理组失水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即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能有效降低果实失水率。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贮藏方法,不仅操作极为简单,而且双乙酸钠处理采后柑橘果实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且不会影响果实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着色指数和硬度,同时能有效降低果实失水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双乙酸钠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晴天下午采摘,新鲜,干净,无腐烂、霉变、病虫害以及无明显机械损伤,大小一致的柑橘,放置过夜;(2)选择柑橘果实,采用浓度为0.2 mg/mL~0.6 mg/mL的双乙酸钠溶液浸泡处理果实5~10min;(3)自然晾干后对果实进行套袋,室温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双乙酸钠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晴天下午采摘,新鲜,干净,无腐烂、霉变、病虫害以及无明显机械损伤,大小一致的柑橘,放置过夜;(2)选择柑橘果实,采用浓度为0.2mg/mL~0.6mg/mL的双乙酸钠溶液浸泡处理果实5~10min;(3)自然晾干后对果实进行套袋,室温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国兴许灵春陶能国胡祎萍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