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孔钛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307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介孔钛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硝酸铋和钛酸酯为主要原料,嵌段共聚体表面活性剂为结构导向剂,采用乙酸为水解催化剂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钛铋复合氧化物凝胶,该凝胶经过滤,干燥后,高温焙烧使之晶化,即得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介孔钛酸铋材料。它是由介孔和纳米级颗粒构筑的团聚体,比表面积在20~60平方米/克之间。该催化剂形貌完整、结晶态好,介孔发达,可提高其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能力;此外,其团聚体大小为微米级,在污水处理等应用领域中比常见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更易分离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介孔钛 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以及光解水制氢等方面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光催化剂为锐钛矿氧化钛,但由于氧化钛的带隙较宽,只能被波长小于386.5 nm的紫 外光激发,如果用紫外灯作为光催化光源,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此外,目前应用较多的 氧化钛纳米粉体颗粒过于细小,如果用于水体净化,则不易从水体中分离回收。因此开发新 型半导体光催化剂,要求其粒度较大,容易回收,而且能被可见光激活,具有高的光催化活 性,成为目前光催化研究领域的两大研究方向。多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因其晶体和电子结构的多样性,有可能同时具备响应可见光激发的 能带结构和高的光生载流子移动性,被作为潜在的高效光催化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氧化铋 和氧化钛复合可形成具有多种晶相结构的复合氧化物,通称为钛酸铋化合物。其中Bi4Ti3012和Bi2Ti207由于其突出的铁电和高介电性质常被用于微电子器件的制备。钛酸铋化合物的功能性质取决于它们的结构特殊性,在它们的晶体结构中均存在Ti06八面体或Ti04四面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钛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热合成过程和后处理过程,其特征在于:利用五水硝酸铋和钛酸酯为原料,嵌段共聚体表面活性剂为结构导向剂,采用乙酸为水解催化剂,首先用溶剂热法制备钛铋复合氧化物,再经脱除嵌段共聚体表面活性剂并使之晶化,形成由软铋矿结晶相堆积而成的介孔钛酸铋光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珍瑶殷立峰牛军峰张哲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