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686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所述压缩机至少包括电机、气缸组件、曲轴以及上轴承,所述上轴承位于气缸组件靠近电机的一侧并具有一轴孔,所述曲轴穿过轴孔以及气缸组件,其中,所述轴孔的孔壁上形成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压缩机的上轴承的孔壁上开设凹槽,一方面减少了上轴承与曲轴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摩擦损耗,提升了压缩机的性能,另一方面便于整个电机定子固定在上轴承上,从而确保电机定子安装的牢固度,保证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转子式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外转子式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外转子式压缩机中,电机定子的固定方式是外转子式压缩机的一个关键技术,电机定子的固定好坏不仅关系到电机的性能,同时对压缩机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外转子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由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机2和压缩组件3组成,电机2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压缩组件3包括曲轴31、上轴承32、气缸组件33以及下轴承34,气缸组件33位于上轴承32和下轴承34之间,曲轴31穿过下轴承34、气缸组件33和上轴承32,其中,定子21沿轴向热套在上轴承32上,而转子22转动设置在定子21外。但是,由于上轴承32与曲轴31之间存在较多的接触,故而,在长时间运转时,曲轴31与上轴承32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损耗,致使压缩机的性能降低。参阅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与图1不同的是,定子21的一端的一部分固定在上轴承32上,此方案中,缩短了上轴承32沿轴向方向与曲轴31的接触长度,从而可以减小曲轴31与上轴承32间的摩擦损耗。但是,这种情况下,定子21固定的可靠性以及同轴度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既可以减少曲轴与上轴承间的摩擦损耗,又可以牢固地固定住定子,同时又可以解决同轴问题的外转子式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转子式压缩机因电机定子固定不合理而造成的不良使用效果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所述压缩机至少包括电机、气缸组件、曲轴以及上轴承,所述上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组件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并具有一轴孔,所述曲轴穿过所述轴孔以及所述气缸组件,其中,所述轴孔的孔壁上形成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呈环状并构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轴孔的轴向间隔排列。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同,但至少其中一个第一凹槽的槽宽与其余第一凹槽的槽宽不相同。优选地,所述凹槽呈非环形并构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圆周方向呈中心对称排列,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螺旋排列在所述轴孔的孔壁上。优选地,沿圆周方向呈中心对称排列的所述第二凹槽构成凹槽组,所述凹槽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组沿所述轴孔的轴向间隔排列。优选地,所述凹槽呈螺旋状并构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并列设置在所述轴孔的孔壁上。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定子,所述上轴承包括用于套接所述定子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轴孔位于所述第一段的孔壁上开设有所述凹槽。优选地,所述轴孔位于所述第二段的孔壁上相应开设有所述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气缸组件的一端,但不贯穿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气缸组件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凹槽不贯穿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气缸组件的一端,但贯穿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气缸组件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段的内部但不贯穿所述第一段的相对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压缩机的上轴承的孔壁上开设凹槽,一方面减少了上轴承与曲轴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摩擦损耗,提升了压缩机的性能,另一方面便于整个电机定子固定在上轴承上,从而确保电机定子安装的牢固度,保证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外转子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转子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形成有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沿轴向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形成有多个第二凹槽并螺旋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形成有一个第三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与凹槽远离压缩组件的一侧相贯通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与凹槽远离压缩组件的一侧相贯通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与凹槽靠近压缩组件的一侧相贯通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上轴承之第一段与凹槽靠近压缩组件的一侧相贯通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附图标记如下:100-外转子式压缩机;110-壳体;120-电机;121-定子;122-转子;130-压缩组件;131-曲轴;132-上轴承;1321-第一段;1322-第二段;1323-凹槽;133-气缸组件;134-下轴承;1324-第一凹槽;1325-第二凹槽;1326-第三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3~11对本技术提出的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环状”通常是封闭的,术语“非环形”通常是非封闭的。本文中,主要以外转子式压缩机作为示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轴承结构,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外转子式压缩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修改以下描述,在细节上作适当修改后将本实施例描述的上轴承结构用于其它类型的压缩机。参阅图3,其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外转子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外转子式压缩机100由壳体110以及安装在壳体110内的电机120和压缩组件130组成,电机120包括定子121和转子122,压缩组件130包括曲轴131、上轴承132、气缸组件133以及下轴承134,气缸组件133位于上轴承132和下轴承134之间,曲轴131穿过下轴承134、气缸组件133和上轴承132,其中,定子121沿轴向热套在上轴承132上,而转子122转动设置在定子21外。本实施例中,上轴承132中设置有便于曲轴131穿过的轴孔(图中未标号),并且,上轴承132包括第一段1321和与第一段1321连接的第二段1322,第一段1321用以套接定子121,第二段1322用以伸出定子121与气缸组件133相连。特别的,上轴承132之轴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凹槽1323,凹槽1323的设置可减少上轴承132与曲轴131的接触面,从而减小摩擦损耗。更特别的,凹槽1323设置在上轴承132之第一段1321上。由于第一段1321在压缩机运转时承受比较大的工作载荷,故而与曲轴131的摩擦损耗也大,因此,减少第一段1321与曲轴131间的接触面,可更有效减小摩擦损耗。较佳地,上轴承132之第二段1322上相应设置有凹槽1323,以进一步减小摩擦损耗。为了简明起见,在以下描述中假设仅在上轴承132之第一段1321上开设凹槽132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修改以下描述,在细节上作适当修改后将所述描述用于上轴承132之第二段1322上。根据图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所述压缩机至少包括电机、气缸组件、曲轴以及上轴承,所述上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组件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并具有一轴孔,所述曲轴穿过所述轴孔以及所述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孔壁上形成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所述压缩机至少包括电机、气缸组件、曲轴以及上轴承,所述上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组件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并具有一轴孔,所述曲轴穿过所述轴孔以及所述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孔壁上形成有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环状并构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轴孔的轴向间隔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同,但至少其中一个第一凹槽的槽宽与其余第一凹槽的槽宽不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非环形并构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圆周方向呈中心对称排列,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螺旋排列在所述轴孔的孔壁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的上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圆周方向呈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龙张兴志范杰汪圣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