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控制电路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IIC总线实现数字I/O输出扩展的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控制中大部分采用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微控制器可以采用例如单片机或者ARM处理器等,但是现有的微控制器系统的I/O端口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扩展成多个信号接口的应用,对于大型的工业控制,如果采用单个微控制器系统,其有限的I/O端口很难满足大型的工业控制,如果采用多个微控制器系统进行控制,容易出现通信问题且成本较高。现有的用于实现微控制器系统中I/O输出扩展的电路一般都设计复杂、性能不稳定、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用于实现微控制器系统中I/O输出扩展的电路一般都设计复杂、性能不稳定、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从而提出一种基于IIC总线实现数字I/O输出扩展的电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IIC总线实现数字I/O输出扩展的电路,包括:数字I/O扩展芯片U1、VCC恒压源、达林顿功率管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IIC总线实现数字I/O输出扩展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I/O扩展芯片U1、VCC恒压源、达林顿功率管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所述数字I/O扩展芯片U1的A0端连接VCC恒压源,A1端接地,A2端接地,I/O0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I/O1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I/O2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I/O3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I/O4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I/O5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IC总线实现数字I/O输出扩展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I/O扩展芯片U1、VCC恒压源、达林顿功率管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所述数字I/O扩展芯片U1的A0端连接VCC恒压源,A1端接地,A2端接地,I/O0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I/O1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I/O2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I/O3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I/O4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I/O5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I/O6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I/O7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SDA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SCL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VSS端接地,VDD端连接VCC恒压源;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VCC恒压源;所述达林顿功率管U2的1B端连接所述数字I/O扩展芯片U1的I/O0端,2B端连接所述数字I/O扩展芯片U1的I/O1端,3B端连接所述数字I/O扩展芯片U1的I/O2端,4B端连接所述数字I/O扩展芯片U1的I/O3端,5B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绍林,杨愉强,王建福,谈贤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