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869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过滤槽,池体的内壁设有限位条,池体的顶部设有导向管,导向管的端部设有旋管,导向管内套装有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与旋管通过螺纹连接;升降调节杆的下端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设有勾部,勾部设置在限位条上,过滤网的底部设有底托,底托的底部设有支撑条;池体的顶部设有出液球,出液球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端部设有连接头,池体的底部设有出液泵,出液泵连接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进液管使污水进入池体内,通过过滤网实现过滤处理,污水中的废渣则留在了过滤网上,处理后的水源则存储在池体的内底部,并通过出液泵与出液管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回池,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
技术介绍
废水重力分离处理法利用重力作用原理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与水分离,去除悬浮物质而使废水净化的方法。可分为沉降法和上浮法。悬浮物比重大于废水者沉降,小于废水者上浮。影响沉淀或上浮速度的主要因素有:颗粒密度、粒径大小、液体温度、液体密度和绝对粘滞度等。此种物理处理法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废水处理法,应用历史较久。废水筛滤截留法是利用留有孔眼的装置或由某种介质组成的滤层截留废水中的悬浮固体的方法。使用设备有:格栅,用以截阻大块固体污染物;筛网,用以截阻、去除废水中的纤维、纸浆等较细小的悬浮物;布滤设备,用以截阻、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砂滤设备,用以过滤截留更为微细的悬浮物。废水气液交换处理法系采用向废水中打入或溶入氧气或其他能起氧化作用的气体,以氧化水中的某些化学污染物,特别是有机物,或者使溶解于废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转移到气体中逸出,使废水净化的方法。影响气液交换的因素有:气液接触面积和方式、气液交换设备、废水性质、水温、pH值、气液比等。目前不方便对污水进行处理,也不方便对过滤后的废渣进行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进液管使污水进入池体内,通过过滤网实现过滤处理,污水中的废渣则留在了过滤网上,处理后的水源则存储在池体的内底部,并通过出液泵与出液管输出,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调节杆拉动过滤网向上升,从而方便了对废渣进行回收处理的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过滤槽,池体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对应,池体的顶部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呈竖直布置,导向管的端部设有旋管,旋管与导向管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旋管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导向管内套装有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升降调节杆与旋管通过螺纹连接;升降调节杆的下端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第一过滤网的一侧设有第一勾部,第一勾部设置在第一限位条上,第一过滤网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勾部,第二勾部设置在第二限位条上,第一过滤网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托,第一底托的底部设有支撑条,升降调节杆套装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网呈平行布置;池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液球,第一出液球连接有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池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液球,第二出液球连接有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头,池体的底部设有出液泵,出液泵连接有出液管。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与第一底托的连接位置设有支撑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为环形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两端设有弯曲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托。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上端设有拉环。进一步地,所述拉环设有拉勾。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使污水进入池体内,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实现过滤处理,污水中的废渣则留在了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上,处理后的水源则存储在池体的内底部,并通过出液泵与出液管输出,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调节杆拉动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向上升,从而方便了对废渣进行回收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池体11、过滤槽12、第一限位条13、第二限位条14、导向管15、旋管16、升降调节杆17、拉环18、拉勾19、第一过滤网20、第一勾部21、第二勾部22、第一底托23、支撑条24、支撑环25、第二过滤网26、弯曲部27、第二底托28、第一出液球29、第一进液管30、第一连接头31、第二出液球32、第二进液管33、第二连接头34、出液泵35、出液管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包括池体11,池体11内设有过滤槽12,池体11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对应,池体11的顶部设有导向管15,导向管15呈竖直布置,导向管15的端部设有旋管16,旋管16与导向管15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旋管16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导向管15内套装有升降调节杆17,升降调节杆17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升降调节杆17与旋管16通过螺纹连接;升降调节杆17的下端设有第一过滤网20,第一过滤网20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第一过滤网20的一侧设有第一勾部21,第一勾部21设置在第一限位条13上,第一过滤网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勾部22,第二勾部22设置在第二限位条14上,第一过滤网20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托23,第一底托23的底部设有支撑条24,升降调节杆17套装有第二过滤网26,第二过滤网26与第一过滤网20呈平行布置;池体11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液球29,第一出液球29连接有第一进液管30,第一进液管30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31,池体11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液球32,第二出液球32连接有第二进液管33,第二进液管33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头34,池体11的底部设有出液泵35,出液泵35连接有出液管36;支撑条24与第一底托23的连接位置设有支撑环25,支撑环25为环形形状,第二过滤网26的两端设有弯曲部27,第二过滤网26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托28,升降调节杆17的上端设有拉环18,拉环18设有拉勾19。本技术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可以通过第一进液管30与第二进液管33使污水进入池体11内,通过第一过滤网20与第二过滤网26实现过滤处理,污水中的废渣则留在了第一过滤网20与第二过滤网26上,处理后的水源则存储在池体11的内底部,并通过出液泵35与出液管36输出,旋管16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调节杆17拉动第一过滤网20与第二过滤网26向上升,从而方便了对废渣进行回收处理。其中,支撑条24与第一底托23的连接位置设有支撑环25,支撑环25为环形形状,所以固定更加牢固。其中,第二过滤网26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托28,所以方便对第二过滤网26的固定。其中,升降调节杆17的上端设有拉环18,拉环18设有拉勾19,所以方便控制升降调节杆17向上拉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包括池体(11),其特征在于:池体(11)内设有过滤槽(12),池体(11)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对应,池体(11)的顶部设有导向管(15),导向管(15)呈竖直布置,导向管(15)的端部设有旋管(16),旋管(16)与导向管(15)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旋管(16)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导向管(15)内套装有升降调节杆(17),升降调节杆(17)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升降调节杆(17)与旋管(16)通过螺纹连接;升降调节杆(17)的下端设有第一过滤网(20),第一过滤网(20)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第一过滤网(20)的一侧设有第一勾部(21),第一勾部(21)设置在第一限位条(13)上,第一过滤网(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勾部(22),第二勾部(22)设置在第二限位条(14)上,第一过滤网(20)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托(23),第一底托(23)的底部设有支撑条(24),升降调节杆(17)套装有第二过滤网(26),第二过滤网(26)与第一过滤网(20)呈平行布置;池体(11)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液球(29),第一出液球(29)连接有第一进液管(30),第一进液管(30)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31),池体(11)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液球(32),第二出液球(32)连接有第二进液管(33),第二进液管(33)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头(34),池体(11)的底部设有出液泵(35),出液泵(35)连接有出液管(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废渣收回池,包括池体(11),其特征在于:池体(11)内设有过滤槽(12),池体(11)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对应,池体(11)的顶部设有导向管(15),导向管(15)呈竖直布置,导向管(15)的端部设有旋管(16),旋管(16)与导向管(15)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旋管(16)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导向管(15)内套装有升降调节杆(17),升降调节杆(17)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升降调节杆(17)与旋管(16)通过螺纹连接;升降调节杆(17)的下端设有第一过滤网(20),第一过滤网(20)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第一过滤网(20)的一侧设有第一勾部(21),第一勾部(21)设置在第一限位条(13)上,第一过滤网(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勾部(22),第二勾部(22)设置在第二限位条(14)上,第一过滤网(20)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托(23),第一底托(23)的底部设有支撑条(24),升降调节杆(17)套装有第二过滤网(26),第二过滤网(26)与第一过滤网(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新峰鸿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