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源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7528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4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螨剂,其主要成分为垂穗披碱草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垂穗披碱草植物源农药,不仅对农业害螨有明显的触杀作用,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对环境友好,对人畜等非靶标生物安全。垂穗披碱草,抗寒、抗旱能力强,在我国西藏以及西北、华北等地区均有野生分布,是草原和草甸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次生代谢物。目前,我国西北高寒、湿润地区,垂穗披碱草栽培较多,主要用于建植人工草地和放牧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本专利制备工艺简捷,杀螨效果明显,原料成本低且易得,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螨类(mites)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种类繁多,全球约有30-50万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昆虫纲的第二大生物类群。以植食性为主的农业螨类在世界各地的农作物上都有发现,危害日益严重。农业害螨是不断侵占暂时性生境的种类,对短暂的生活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个体小、繁殖能力强,寿命及每个世代的周期短,是典型的R类害虫。它们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落叶、落蕾、落果,轻则造成减产,削弱树势,重则整株死亡,不少螨类还能传播植物病害,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之一。螨虫在农业生产中危害非常严重且难于防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控制害螨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化学农药就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上防治害螨,化学杀螨剂仍占现行品种的绝大部分;仅有的植物源、矿物油剂均还属于第一代、二代杀螨剂,杀虫效果低,且易产生药害。然而,正因为现行使用的多为化学品,害螨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遏制,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杀伤以及导致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3R”问题(残留(residue)、抗性(resistance)和害虫的再猖獗(resurgence))也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安全的生物农药,已成为农药开发研究的新方向。植物源杀螨剂具有取材容易,加工使用方便,能有效地防治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杀伤天敌,使用安全的特点,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对人、畜毒性低。此外,寻找有效的植物源杀螨剂对于农业害螨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常常因植物资源不够丰富,很多研究未能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效果好的植物源杀螨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植物源杀螨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一种植物源杀螨剂,其配方为:垂穗披碱草提取物1~6份,表面活性剂1~2份,溶剂2~20份。其中表面活性剂为JFC(C7~C9烷醇聚氧乙烯醚),溶剂为乙醇水溶液。上述以垂穗披碱草提取物及萃取物为主要成分的防治螨虫的植物源杀螨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垂穗披碱草提取物的制备;采集垂穗披碱草地上部位,阴干粉碎后,用5-50倍甲醇或乙醇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或加热回流提取10-90分钟或在室温条件下冷浸,重复提取2-4次,减压浓缩,阴干,得到垂穗披碱草粗提物;优选的,所述甲醇或乙醇水溶液,浓度为20-100%(v/v),加入量为干粉的10-50倍;超声或加热回流提取20-60分钟。利用大孔树脂对粗提物进行初步纯化,用20%甲醇水溶液洗脱,除去大极性的糖和蛋白。利用80%甲醇水溶液洗脱,回收洗脱液,制得垂穗披碱草提取物(以下简称提取物)。2)垂穗披碱草不同活性部位的制备a.垂穗披碱草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以下简称乙酸乙酯部位)的制备:将提取物用水溶解,再加入乙酸乙酯,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上清液为乙酸乙酯层,下层水溶液用乙酸乙酯重复萃取2-5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制得垂穗披碱草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b.垂穗披碱草正丁醇部位萃取物(以下简称正丁醇部位)的制备:将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溶液,加入正丁醇,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下清液为正丁醇层,上层水溶液用正丁醇重复萃取2-5次,合并正丁醇层,减压浓缩后,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除去多余的糖和色素,依次用20%和70%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70%甲醇部位,减压浓缩,制备得正丁醇部位萃取物。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步骤a中,垂穗披碱草提取物用其2-20倍体积的蒸馏水溶解。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步骤a中,石油醚萃取后的水溶液中加入水溶液2-10倍体积的乙酸乙酯。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步骤b中,石油醚萃取后的水溶液中加入水溶液2-8倍体积的正丁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源杀螨剂,采用的植物材料为垂穗披碱草,其为禾本科多功能优良牧草,在青藏高原地区有广泛分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垂穗披碱草已经适应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阳光辐射强度高,全年低温缺氧,形成了独特的次生代谢物。利用该植物制备的乙酸乙酯部位在1mg/mL的浓度下,对螨虫的活性高达98.85%,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垂穗披碱草植物源农药,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对环境友好,有益于人类健康。此外,该植物资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在保护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仅仅公开几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不应该理解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仍以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内容为准。实施例11、垂穗披碱草提取物的制备:采集新鲜的垂穗披碱草植物的地上部位(1kg),阴干,粉碎。加入10倍体积乙醇10L,超声提取30分钟,重复提取3次。将提取溶剂减压浓缩,得浸膏,在通风避光处,晾干,得垂穗披碱草粗提物85g。将粗提物用少量水溶解,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进行初步的分离和纯化。用20%甲醇水溶液对层析柱洗脱2L,洗去大极性的糖和蛋白;再用80%甲醇水溶液洗脱3L,收集80%洗脱液,减压浓缩,制得垂穗披碱草提取物,76g,产率7.6%。2、不同活性部位的制备:取上述制得的垂穗披碱草提取物20g,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100mL溶解,在水溶液中加入3倍体积的乙酸乙酯300mL,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上清液为乙酸乙酯层,重复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制得垂穗披碱草乙酸乙酯部位,11g;加入3倍体积的正丁醇300mL,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上清液为水层,重复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层,减压浓缩,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除去多余的糖和色素,依次用20%和70%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70%甲醇部位,制得垂穗披碱草正丁醇部位,6g。3.植物源杀螨剂的制备,取垂穗披碱草提取物2份,表面活性剂JFC(C7~C9烷醇聚氧乙烯醚)1份,乙醇水溶剂15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装于药物喷洒罐或运输罐中。实施例21、垂穗披碱草提取物的制备:采集新鲜的垂穗披碱草植物的地上部位(1kg),阴干,粉碎。加入20倍体积甲醇20L,超声提取20分钟,重复提取3次。将提取溶剂减压浓缩,得浸膏,在通风避光处,晾干,得垂穗披碱草粗提物80g。将粗提物用少量水溶解,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进行初步的分离和纯化。用20%甲醇水溶液对层析柱洗脱2L,洗去大极性的糖和蛋白;再用80%甲醇水溶液洗脱3L,收集80%洗脱液,减压浓缩,制得垂穗披碱草提取物,70g,产率7.0%。2、不同活性部位的制备:取上述制得的垂穗披碱草提取物20g,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100mL溶解,在水溶液中加入4倍体积的乙酸乙酯400mL,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上清液为乙酸乙酯层,重复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制得垂穗披碱草乙酸乙酯部位,13g;加入4倍体积的正丁醇400mL,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上清液为水层,重复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层,减压浓缩,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除去多余的糖和色素,依次用20%和70%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70%甲醇部位,制得垂穗披碱草正丁醇部位,5g。3.植物源杀螨剂的制备,取垂穗披碱草提取物1份,表面活性剂JFC(C7~C9烷醇聚氧乙烯醚)2份,乙醇水溶剂5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源杀螨剂,其配方为:垂穗披碱草提取物1~6份,表面活性剂1~2份,溶剂2~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杀螨剂,其配方为:垂穗披碱草提取物1~6份,表面活性剂1~2份,溶剂2~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杀螨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为:垂穗披碱草提取物4份,烷醇聚氧乙烯醚2份,乙醇水溶剂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杀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穗披碱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采集垂穗披碱草地上部位,阴干粉碎后,用5-50倍甲醇或乙醇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或加热回流提取10-90分钟或在室温条件下冷浸,重复提取2-4次,减压浓缩,阴干,得到垂穗披碱草粗提物;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对粗提物进行初步纯化,利用20%甲醇水溶液洗脱,除去大极性的糖和蛋白;利用80%甲醇水溶液洗脱,回收洗脱液,制得垂穗披碱草提取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杀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穗披碱草不同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为:a.垂穗披碱草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以下简称乙酸乙酯部位)的制备:将提取物用水溶解,再加入乙酸乙酯,剧烈振荡,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权高坤彭爱风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