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包括:内置锁体部件、外置锁体部件和开锁部件;其中,内置锁体部件包括内置把手座和内置把手,所述内置把手座固定在车门内侧,所述内置把手设置在内置把手座上;所述外置锁体部件包括:锁体固定夹板、锁壳和门栓;所述锁体固定夹板设置在车门上,所述内置把手通过内置把手座与锁体固定夹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锁体固定夹板的另一侧设置锁壳,所述锁体固定夹板与锁壳之间的空间分为感应区和机械转动区,所述感应区内部设置电子感应器和电源,所述机械转动区内部设置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与门栓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内置把手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旅居车事业的蓬勃发展,房车门锁作为房车不可缺少的配件在国内很少销售,而进口的门锁首先价格昂贵,而且需要与之匹配的专用门来匹配,这样就限制了房车设计时对门的选择,而普通家用门锁由于其功能限制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包括:内置锁体部件、外置锁体部件和开锁部件;其中,内置锁体部件包括内置把手座和内置把手,所述内置把手座固定在车门内侧,所述内置把手设置在内置把手座上;所述外置锁体部件包括:锁体固定夹板、锁壳和门栓;所述锁体固定夹板设置在车门上,所述内置把手通过内置把手座与锁体固定夹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锁体固定夹板的另一侧设置锁壳,所述锁体固定夹板与锁壳之间的空间分为感应区和机械转动区,所述感应区内部设置电子感应器和电源,所述机械转动区内部设置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与门栓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内置把手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凸轮和拨动旋转盘,所述拨动旋转盘的驱动端与内置把手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所述拨动旋转盘的转动端与凸轮连接,所述凸轮与门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开锁装置包括电子感应器、锁芯、与电子感应器配合的感应钥匙和与锁芯配合的钥匙;所述电子感应器为电源与传动马达的控制开关,所述锁芯和传动马达与拨动旋转盘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感应器为磁感应器。进一步地,所述锁壳的外侧设置磁感应区、外置把手和锁芯孔,所述磁感应区与电子感应器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外置把手为翻转把手。进一步地,所述门栓上还设置限位滑块。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把手的翻转角度大于等于30度。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通过设置内置把手可以从内部打开车门,而且从内部打开车门只需要转动内置把手即可,操作方便;2、外部开锁装置可以通过感应区和机械转动区实现感应开启和机械转动开启,实现多种方式的车门开启,使用不同方式开启,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开锁的操作需求,而且采用感应式开启,方便快捷,适用性广;3、外置把手设置翻转把手,这样外置把手可以嵌入在锁壳上,使用时,将翻转把手拉出即可,实用美观;4、通过设置限位滑块,对拨动旋转盘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在感应开锁过程中,对电源供电进行延时,实现传动马达的自动断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所述锁体固定夹板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内置把手打开状态图;图5为图1所示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感应钥匙和钥匙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感应钥匙开启方式打开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的自动闭锁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的钥匙开启方式时钥匙旋转状态图;图10为图9的打开状态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所述锁体固定夹板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内置把手打开状态图;图5为图1所示的仰视图;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包括:内置锁体部件、外置锁体部件和开锁部件;其中内置锁体部件包括内置把手座2和内置把手1;内置把手座2固定在车门内侧,内置把手1设置在内置把手座2上;外置锁体部件包括:锁体固定夹板3、锁壳4和门栓5;锁体固定夹板3设置在车门上,内置把手1通过内置把手座2与锁体固定夹板3的一侧连接,锁体固定夹板3的另一侧设置锁壳4,锁体固定夹板3与锁壳4之间的空间分为感应区和机械转动区,感应区内部设置电子感应器6和电源7,机械转动区内部设置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的一端与门栓5连接,转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内置把手1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参见图3和图4,其中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内置把手打开状态图。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房车车门门锁,通过设置内置把手可以从内部打开车门,而且从内部打开车门只需要转动内置把手即可,操作方便,外部开锁装置可以通过感应区和机械转动区实现感应开启和机械转动开启,实现多种方式的车门开启,使用不同方式开启,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开锁的操作需求,而且采用感应式开启,方便快捷,适用性广。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装置包括凸轮9和拨动旋转盘8,拨动旋转盘8的驱动端与内置把手1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拨动旋转盘8的转动端与凸轮9连接,所述凸轮9与门栓5连接。转动装置采用拨动旋转盘带动凸轮使门栓移动实现门锁的开启和关闭,拨动旋转盘转动一定角度,凸轮则带动门栓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实现开启和关闭。本技术实施例中,外部开锁装置包括电子感应器6、锁芯、与电子感应器6配合的感应钥匙12和与锁芯配合的钥匙11;电子感应器6为电源7与传动马达的控制开关,锁芯和传动马达10与拨动旋转盘8连接。优选的,电子感应器6为磁感应器。参见图5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即锁壳的外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感应钥匙和钥匙结构图。锁壳4的外侧设置磁感应区41、外置把手42和锁芯孔43,磁感应区41与电子感应器对应设置。通过在锁壳上设置磁感应区,方便使用者将电子感应器放置在正确的位置,通过外置把手实现对车门的推或拉,方便操作。本技术实施例中,外置把手42为翻转把手。外置把手设置翻转把手,这样外置把手可以嵌入在锁壳上,使用时,将翻转把手拉出即可,实用美观。本技术实施例中,门栓5上还设置限位滑块13。通过设置限位滑块,对拨动旋转盘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在感应开锁过程中,对电源供电进行延时,具体为:在电子感应器感应到感应钥匙提供的信号时,传动马达带动限位滑块移动,当限位滑块滑动到设定位置时,电源与传动马达的电路断开,此时传动马达停止,限位滑块停止滑动,门锁开启。翻转把手在使用时向外翻转,方便使用,翻转把手42的翻转角度大于等于30度。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也可以设置蓄电池,采用蓄电池,安装使用方便,优选的,电源7为蓄电池。图7为本技术的感应钥匙开启方式打开状态图。采用感应钥匙开启门锁时,用已经设置好参数的感应钥匙靠近或接近磁感应区,此时电子感应器接收到感应钥匙的信号,将电源信号提供给传动马达使其旋转,传动马达旋转带动限位滑块滑动,待限位滑块滑动到设置好的位置时电子感应器自动停止提供电源信号,传动马达和限位滑块停止运动,此时采用外力拉动翻转把手带动门栓移动,翻转把手翻转一定角度时,门栓退出,门锁处于打开状态,电子感应器会在 5—10秒钟再次提供电源信号带动限位滑块自动复位,再次关门时就不需要任何钥匙门锁自动锁闭状态。本技术实施例中,翻转把手翻转角度大于或等于30度时门栓退出,此时门锁处于打开状态。参见图8为本技术的自动闭锁状态图。采用感应钥匙开启门锁后,再次使用感应钥匙将限位滑块复位实现手动锁闭。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用已经设置好参数的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锁体部件、外置锁体部件和开锁部件;其中,内置锁体部件包括内置把手座和内置把手,所述内置把手座固定在车门内侧,所述内置把手设置在内置把手座上;所述外置锁体部件包括:锁体固定夹板、锁壳和门栓;所述锁体固定夹板设置在车门上,所述内置把手通过内置把手座与锁体固定夹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锁体固定夹板的另一侧设置锁壳,所述锁体固定夹板与锁壳之间的空间分为感应区和机械转动区,所述感应区内部设置电子感应器和电源,所述机械转动区内部设置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与门栓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内置把手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锁体部件、外置锁体部件和开锁部件;其中,内置锁体部件包括内置把手座和内置把手,所述内置把手座固定在车门内侧,所述内置把手设置在内置把手座上;所述外置锁体部件包括:锁体固定夹板、锁壳和门栓;所述锁体固定夹板设置在车门上,所述内置把手通过内置把手座与锁体固定夹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锁体固定夹板的另一侧设置锁壳,所述锁体固定夹板与锁壳之间的空间分为感应区和机械转动区,所述感应区内部设置电子感应器和电源,所述机械转动区内部设置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与门栓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内置把手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车车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凸轮和拨动旋转盘,所述拨动旋转盘的驱动端与内置把手和外部开锁装置连接,所述拨动旋转盘的转动端与凸轮连接,所述凸轮与门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绪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固特房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