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631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包括:送料线,以及与所述送料线的一端衔接上料线所述送料线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带有若干相间设置的隔板;所述上料线由至少两条传送带首尾依次衔接组成,所述传送带一端部朝向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的置物空间;所述上料线上的每个传送带均对应设置有物料感应传感器。上料线可以衔接振动盘等物料供给装置,通过上料线的传送带可以初步将物料沿直线依次安排,进一步通过三个传送带的设置,通过红外感应传感器,检测物料在传送带上的排布密度,然后通过三个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以及速度差形成上料线与送料线的同步,保证送料线上的每个置物空间恰好经过上料线端部时,上料线可以提供一个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体物料输料装置。
技术介绍
方体物料,特别是如豆干等块状物料需要真空包装,通常真空包装需要将物料定量的装入袋中后再抽真空。物料杂乱的堆放,如果要实现物料自动化的分拣或分装,就必须将物料形成有序的输送,进一步需要形成逐一有序的输送,这就需要一种将物料定量逐一分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方体物料推送装置。本技术限定的方体物料不限于豆干,且形状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或近似方体的块状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包括:送料线,以及与所述送料线的一端衔接上料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线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带有若干相间设置的隔板;-所述上料线由至少两条传送带首尾依次衔接组成,所述传送带一端部朝向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的置物空间;-所述上料线上的每个传送带均对应设置有物料感应传感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线由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依次衔接组成。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线与所述上料线相互垂直设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朝向所述上料结构的一端为楔形结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线所述上料线下方均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直至的条形托盘。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托盘设置在支撑槽内,所述条形托盘能够从支撑槽内抽拉出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线与所述上料线上的传送带均有电机驱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线与所述上料线红外感应传感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线与所述上料线上的传送带两侧均设置挡板。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上料线可以衔接振动盘等物料供给装置,通过上料线的传送带可以初步将物料沿直线依次安排,进一步通过三个传送带的设置,通过红外感应传感器,检测物料在传送带上的排布密度,然后通过三个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以及速度差形成上料线与送料线的同步,保证送料线上的每个置物空间恰好经过上料线端部时,上料线可以提供一个物料。(2)通过将送料线与上料线衔接,优选垂直衔接,这样物料便可以以逐一的方式进入到送料线上,形成合理分料。(3)隔板正好形成了依次间隔且等间距排布的置物空间,楔形结构有助于物料从上料线上转移进入置物空间。(4)条形托盘可以承接从物料上落下来的汤汁或碎屑等,避免汤汁和碎屑污染生产环境;抽拉式可以方便取出条形托盘进行清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第三传送带,4、送料线,5、隔板,6、楔形结构,7、电机,8、红外感应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包括:送料线4,以及与所述送料线4的一端衔接上料线,送料线4为传送带,传送带上带有若干相间设置的隔板5;上料线由至少两条传送带首尾依次衔接组成,传送带一端部朝向相邻两隔板5之间形成的置物空间,上料线上的每个传送带均对应设置有物料红外感应传感器8。上料线由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和第三传送带3依次衔接组成。上料线可以衔接振动盘等物料供给装置,通过上料线的传送带可以初步将物料沿直线依次安排,进一步通过三个传送带的设置,通过红外感应传感器,检测物料在传送带上的排布密度,然后通过三个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以及速度差形成上料线与送料线4的同步,保证送料线4上的每个置物空间恰好经过上料线端部时,上料线可以提供一个物料。送料线4与所述上料线相互垂直设置。通过将送料线4与上料线衔接,优选垂直衔接,这样物料便可以以逐一的方式进入到送料线4上,形成合理分料。隔板5朝向所述上料结构的一端为楔形结构6。隔板5正好形成了依次间隔且等间距排布的置物空间,楔形结构6有助于物料从上料线上转移进入置物空间。上料线所述上料线下方均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直至的条形托盘,条形托盘设置在支撑槽内,所述条形托盘能够从支撑槽内抽拉出来。条形托盘可以承接从物料上落下来的汤汁或碎屑等,避免汤汁和碎屑污染生产环境;抽拉式可以方便取出条形托盘进行清洗。送料线4与所述上料线上的传送带均有电机7驱动。送料线4与上料线上的传送带两侧均设置挡板。本技术优选上料线设置三个首尾衔接的传送带,但不限于三个传送带,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大于三个的传送带设置。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包括:送料线,以及与所述送料线的一端衔接上料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线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带有若干相间设置的隔板;‑所述上料线由至少两条传送带首尾依次衔接组成,所述传送带一端部朝向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的置物空间;‑所述上料线上的每个传送带均对应设置有物料感应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包括:送料线,以及与所述送料线的一端衔接上料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线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带有若干相间设置的隔板;-所述上料线由至少两条传送带首尾依次衔接组成,所述传送带一端部朝向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的置物空间;-所述上料线上的每个传送带均对应设置有物料感应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线由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依次衔接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线与所述上料线相互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体物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李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尚威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