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82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具,包括外锅体、内锅体和温度计;内锅体的沿口向外翻并形成一压沿,内锅体放置在外锅体中,压沿压在外锅体的沿口上,外锅体的内壁与内锅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加热容腔;在内锅体的压沿上还设有温度计过孔,所述温度计的测量端通过所述温度计过孔伸入到加热容腔内。加热食物时,在外锅体内盛入一定量的水,并对外锅体的底部进行加热,外锅体中的水受热煮沸并产生沸腾蒸汽,沸腾蒸汽充满加热容腔,这样,外锅体中的沸水和沸腾蒸汽可以对内锅体的底部及侧壁全方位地进行加热,所以,内锅体中的食物受热均匀,不会被烧糊,而且,在加热容腔中还设有温度计,利用温度计能够方便地监测加热温度,使食物的加热温度不会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具,属于厨房炊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们对食物美味的追求,使人们对厨房的用具越来越讲究。人们经常会需要煮牛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奶锅不能对锅体中的牛奶均匀地加热,经常出现锅底部分的牛奶已经被烧糊,而位于上层部分的牛奶还未被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的情况。而且,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奶锅加热牛奶时,往往只能根据烹饪经验来判断加热的温度,这种判断方式是很不准确的,经常会出现加热过度导致牛奶被烧糊的情况。而且,由于经验判断的不准确,加热不足时会影响牛奶的口感,加热过度时不但会影响牛奶的口感,而且浪费热量,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锅具,能够对食物均匀地加热,能够方便地监测加热温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相关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锅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具,包括外锅体、内锅体和温度计;内锅体的沿口向外翻并形成一压沿,内锅体放置在外锅体中,压沿压在外锅体的沿口上,外锅体的内壁与内锅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加热容腔;在内锅体的压沿上还设有温度计过孔,所述温度计的测量端通过所述温度计过孔伸入到加热容腔内。优选地,所述压沿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蒸汽挡裙。优选地,所述加热容腔包括内锅体侧壁与外锅体侧壁之间的空间、以及内锅体底部与外锅体底部之间的空间。优选地,所述外锅体的侧壁上设有安全水位线。优选地,所述内锅体的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线。优选地,所述内锅体的压沿的一侧连接有一手柄,手柄上设有与所述温度计过孔同轴的温度计座孔。优选地,所述温度计具有显示表盘。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还设有一转轴孔,转轴孔内安装有一转轴,转轴的上端设有一操作臂,转轴的下端设有一拐臂;拐臂的前端设有一定位凸起,在外锅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定位凹坑,转动所述转轴能够使所述定位凸起卡入定位凹坑。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由塑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外锅体的压沿连接的部分由塑料制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锅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本技术的一种锅具包括内锅体和外锅体,内锅体放置在外锅体内,并且外锅体的内壁与内锅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加热容腔;加热食物时,在外锅体内盛入一定量的水,并对外锅体的底部进行加热,外锅体中的水受热煮沸并产生沸腾蒸汽,沸腾蒸汽充满加热容腔,这样,外锅体中的沸水和沸腾蒸汽可以对内锅体的底部及侧壁全方位地进行加热,所以,内锅体中的食物受热均匀,不会被烧糊,而且,在加热容腔中还设有温度计,利用温度计能够方便地监测加热温度,使食物的加热温度不会过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锅具的剖面示意图。图2显示为内锅体与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外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 外锅体 10 温度计2 安全水位线 11 手柄3 定位凹坑 12 温度计座孔4 加热容腔 13 转轴孔5 内锅体 14 转轴6 压沿 15 操作臂7 温度计过孔 16 拐臂8 蒸汽挡裙 17 定位凸起9 容积刻度线 18 显示表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锅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锅具,包括外锅体1、内锅体5和温度计10;内锅体5的沿口向外翻并形成一压沿6,内锅体5放置在外锅体1中,压沿6压在外锅体1的沿口上,外锅体1的内壁与内锅体5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加热容腔4;在内锅体5的压沿6上还设有温度计过孔7,所述温度计10的测量端通过所述温度计过孔7伸入到加热容腔4内。加热食物时,在外锅体1内盛入一定量的水,并对外锅体1的底部进行加热,外锅体1中的水受热并产生沸腾蒸汽,沸腾蒸汽充满加热容腔4,这样,外锅体1中的沸水和沸腾蒸汽可以对内锅体5的底部及侧壁全方位地进行加热,所以,内锅体5中的食物受热均匀,不会被烧糊,而且,在加热容腔4中还设有温度计10,利用温度计10能够方便地监测加热温度,使食物的加热温度不会过高。如图1所示,为了使内锅体5中的食物能够被充分地、均匀地加热,加热容腔4包括内锅体5侧壁与外锅体1侧壁之间的空间、以及内锅体5底部与外锅体1底部之间的空间,这样,沸腾蒸汽可以充满加热容腔4,使内锅体5的侧壁和底部得到加热,内锅体5内的食物受热均匀。内锅体5的压沿6包绕在内锅体5的沿口上,内锅体5的压沿6压在外锅体1的沿口上从而使加热容腔4基本为一封闭的容腔,加热容腔4仅在内锅体5的压沿6与外锅体1的沿口之间有细小的缝隙供沸腾蒸汽少量地泄出,外锅体1中的水受到加热之后会产生沸腾蒸汽,沸腾蒸汽充满加热容腔4,随着加热容腔4内的温度的升高,加热容腔4内的压力会升高,沸腾蒸汽会从外锅体1的沿口与内锅体5的压沿6之间泄漏出来,为了防止泄漏出来的沸腾蒸汽直接对着锅具旁的烹饪人员而造成烫伤,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压沿6的边缘设置向下延伸的蒸汽挡裙8,这样,当沸腾蒸汽从外锅体1的沿口与内锅体5的压沿6之间泄漏出来时,沸腾蒸汽会受到蒸汽挡裙8的阻挡而朝下流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防止沸腾蒸汽直接冲向烹饪人员而造成烫伤危险。外锅体1中加入的水不能过多,如果加入过多的水,一方面,内锅体5可能被浮起来而使内锅体5的压沿6与外锅体1的沿口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致使加热容腔4被打开,这样,沸腾蒸汽会很快从内锅体5的压沿6与外锅体1的沿口之间的较大的缝隙中泄出,加热容腔4中的温度不能正常地升高到较高温度,内锅体5中的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加热。因此,应该控制外锅体1中的水位,如图3所示,可以在外锅体1的侧壁上设置安全水位线2,安全水位线2设置在外锅体1的内侧壁上,向外锅体1中加水时,目视水位不超过安全水位线2。现在,人们都很注意饮食健康,过多的饮食会造成肥胖等不良影响。为了控制饮食的量,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内锅体5的侧壁上设置容积刻度线9,向内锅体5中加入液态食物时,目视观察内锅体5中的液位以控制加入食物的量。为了便于移动内锅体5,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内锅体5的压沿6的一侧连接一手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具,其特征是:包括外锅体(1)、内锅体(5)和温度计(10);内锅体(5)的沿口向外翻并形成一压沿(6),内锅体(5)放置在外锅体(1)中,压沿(6)压在外锅体(1)的沿口上,外锅体(1)的内壁与内锅体(5)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加热容腔(4);在内锅体(5)的压沿(6)上还设有温度计过孔(7),所述温度计(10)的测量端通过所述温度计过孔(7)伸入到加热容腔(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其特征是:包括外锅体(1)、内锅体(5)和温度计(10);内锅体(5)的沿口向外翻并形成一压沿(6),内锅体(5)放置在外锅体(1)中,压沿(6)压在外锅体(1)的沿口上,外锅体(1)的内壁与内锅体(5)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加热容腔(4);在内锅体(5)的压沿(6)上还设有温度计过孔(7),所述温度计(10)的测量端通过所述温度计过孔(7)伸入到加热容腔(4)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是:所述压沿(6)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蒸汽挡裙(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容腔(4)包括内锅体(5)侧壁与外锅体(1)侧壁之间的空间、以及内锅体(5)底部与外锅体(1)底部之间的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是:所述外锅体(1)的侧壁上设有安全水位线(2)。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伟张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华节能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