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5439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6:55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压滤组件下方;所述压滤组件包括压滤筒、筒盖、滤板、压板、出液管和限位球,所述压滤筒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筒盖设置在压滤筒的顶部,所述滤板设置在压滤筒内,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筒盖与滤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压板设置在压滤筒的下端且压板与压滤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通过机械式的压滤,然后再通过电热元件进行加热,采用双重脱水的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脱水的效率,而且也使污泥中的水分含量更加低,大大提升了脱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脱水是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目前采用的污泥脱水主要是自然干化的方法,也有少部分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而现有技术的机械脱水设备大部分设计的比较复杂,比如离心力脱水等,而且单纯采用机械脱水不仅效率不高,效果也并不是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脱水效率高以及脱水效果好的污泥脱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压滤组件下方;所述压滤组件包括压滤筒、筒盖、滤板、压板、出液管和限位球,所述压滤筒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筒盖设置在压滤筒的顶部,所述滤板设置在压滤筒内,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筒盖与滤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压板设置在压滤筒的下端且压板与压滤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压板内设有电热元件,设置电热元件对污泥加热能够快速蒸发污泥中的水分,有效提升污泥的脱水效果;所述限位球位于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出液管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横杆和驱动杆,所述气缸设置在压板下方且通过横杆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气缸通过驱动杆与压板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与压板的板面垂直。优选地,所述压板与驱动杆之间设有隔热板;设置隔热板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电热元件的功效,防止热量散失。优选地,所述压板、筒盖和滤板的竖向截面均为锥形,且压板、筒盖和滤板的高度均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设置压板、筒盖和滤板的竖向截面为锥形能够增大污泥的挤压面积,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优选地,所述限位球的直径等于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距;这样设置能够有利于脱出的水流出压滤筒。优选地,所述出液管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压滤筒的两侧;所述限位球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隙的两侧;这样设置能够提高脱水流出压滤筒的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所述筒盖是盖设在压滤筒上的,工作时,将筒盖和滤板全部取出,然后在压滤筒内放入污泥,随之加入混凝药剂聚合氯化铁,使得污泥沉降,然后放置好滤板,再放入两个限位球,事实上,两个限位球是位于滤板的边缘的,再盖上筒盖,然后气缸驱动压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压板与滤板配合,对污泥进行挤压,被挤压出来的水通过滤板和筒盖之间的间隙流出,最终从出液管流出,而两个限位球不仅能够保证滤板与筒盖之间的间隙存在,还能有效地阻挡污泥的流出,当挤压完成后,再通过压板内设置的电热元件对压滤筒内的污泥进行加热,将污泥烘干,而在烘干过程中,水汽也会从出液管6被排除,从而实现对污泥的二次脱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首先通过机械式的压滤,然后再通过电热元件进行加热,采用双重脱水的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脱水的效率,而且也使污泥中的水分含量更加低,大大提升了脱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支架;2、压滤筒;3、筒盖;4、滤板;5、限位球;6、出液管;7、压板;8、电热元件;9、隔热板;10、驱动杆;11、气缸;12、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压滤组件下方;所述压滤组件包括压滤筒2、筒盖3、滤板4、压板7、出液管6和限位球5,所述压滤筒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筒盖3设置在压滤筒2的顶部,所述滤板4设置在压滤筒2内,所述滤板4上设有滤孔,所述筒盖3与滤板4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压板7设置在压滤筒2的下端且压板7与压滤筒2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压板7内设有电热元件8,设置电热元件8对污泥加热能够快速蒸发污泥中的水分,有效提升污泥的脱水效果;所述限位球5位于筒盖3与滤板4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出液管6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筒盖3与滤板4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出液管6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压滤筒2的两侧,所述限位球5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筒盖3与滤板4之间的间隙的两侧,这样设置能够提高脱水流出压滤筒2的效率,所述限位球5的直径等于筒盖3与滤板4之间的间距,这样设置能够有利于脱出的水流出压滤筒2;所述压板7与驱动杆10之间设有隔热板9,设置隔热板9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电热元件8的功效,防止热量散失;所述压板7、筒盖3和滤板4的竖向截面均为锥形,且压板7、筒盖3和滤板4的高度均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设置压板7、筒盖3和滤板4的竖向截面为锥形能够增大污泥的挤压面积,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11、横杆12和驱动杆10,所述气缸11设置在压板7下方且通过横杆1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气缸11通过驱动杆10与压板7相连接,所述驱动杆10与压板7的板面垂直。所述筒盖3是盖设在压滤筒2上的,工作时,将筒盖3和滤板4全部取出,然后在压滤筒2内放入污泥,随之加入混凝药剂聚合氯化铁,使得污泥沉降,然后放置好滤板4,再放入两个限位球5,事实上,两个限位球5是位于滤板4的边缘的,再盖上筒盖3,然后气缸11驱动压板7向上移动,从而使压板7与滤板4配合,对污泥进行挤压,被挤压出来的水通过滤板4和筒盖3之间的间隙流出,最终从出液管6流出,而两个限位球5不仅能够保证滤板4与筒盖3之间的间隙存在,还能有效地阻挡污泥的流出,当挤压完成后,再通过压板7内设置的电热元件8对压滤筒2内的污泥进行加热,将污泥烘干,而在烘干过程中,水汽也会从出液管6被排除,从而实现对污泥的二次脱水。本技术首先通过机械式的压滤,然后再通过电热元件8进行加热,采用双重脱水的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脱水的效率,而且也使污泥中的水分含量更加低,大大提升了脱水的效果。上述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压滤组件下方;所述压滤组件包括压滤筒、筒盖、滤板、压板、出液管和限位球,所述压滤筒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筒盖设置在压滤筒的顶部,所述滤板设置在压滤筒内,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筒盖与滤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压板设置在压滤筒的下端且压板与压滤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电热元件;所述限位球位于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出液管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横杆和驱动杆,所述气缸设置在压板下方且通过横杆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气缸通过驱动杆与压板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与压板的板面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压滤组件下方;所述压滤组件包括压滤筒、筒盖、滤板、压板、出液管和限位球,所述压滤筒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筒盖设置在压滤筒的顶部,所述滤板设置在压滤筒内,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筒盖与滤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压板设置在压滤筒的下端且压板与压滤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电热元件;所述限位球位于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出液管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筒盖与滤板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横杆和驱动杆,所述气缸设置在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松林楷史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