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3724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12:17
提供一种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能够提高需要访问卷装的作业时的作业性。纺纱机械(1)具备牵伸装置(7)、气流纺纱装置(9)、纱线贮存装置(22)、卷取装置(26)以及移动部(80)。卷取装置(26)具有卷取滚筒(53)和摇架(52)。卷取滚筒(53)以与卷取筒管(51)或者卷装(P)接触的状态旋转。摇架(52)在卷取动作时配置在相比牵伸装置(7)以及气流纺纱装置(9)更靠高度方向上的上方的位置,将卷取筒管(51)支承为能够旋转。移动部(80)使筒管支承部(11)相对于卷取滚筒(53)从高度方向上的上方位置朝作业者通路侧的下方位置移动。

Yarn coiling machine and spinn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a spinning machine, which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when the work is needed to access the package. A spinning machine (1) is provided with a drafting device (7), an airflow spinning device (9), a yarn storage device (a), a take-up device (26) and a moving part (80). Coiling device (26) is provided with a coiling drum (53) and a cradle (52). The coiling roller (53) to take the bobbin and roll (51) or roll (P) contact state of rotation. The cradle (52) in the coiling action configuration in the drafting device (7) and compared with the air spinning device (9) closer to above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position of the coiling bobbin (51) support is capable of rotating. A moving part (80) to (11)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part of the bobbin coiling drum (53) move from the bottom position above the height direction toward the side of the channel op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在框架上安装有供纱更换装置、接头装置以及卷取装置的自动络纱机。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6433号公报)所记载的自动络纱机中,实现了如下的技术:使卷取装置在其所被安装的框架上部单独地从卷取动作位置朝检修位置移动。在纱线卷取机中,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在相比供纱部还靠高度方向上的上方的位置支承利用卷取部卷取纱线而成的卷装。在这样的结构中,在需要访问卷装的作业时(例如准备端纱时等),存在作业者的手难以够到的情况、以及/或者产生需要脚蹬等的苦恼的情况,存在作业性降低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需要访问卷装的作业时的作业性的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具备:供纱部,供给纱线;以及卷取部,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相比供纱部更靠上方的位置,将纱线卷取于卷取筒管而形成卷装,卷取部具有:卷取滚筒,以与卷取筒管或者卷装接触的状态旋转;以及筒管支承部,将卷取筒管支承为能够旋转,纱线卷取机还具备移动部,该移动部使筒管支承部相对于卷取滚筒从高度方向上的上方位置朝作业者通路侧的下方位置移动、以及/或者从上方位置朝作业者通路侧移动。在该纱线卷取机中,当需要访问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相比供纱部更靠上方的位置的卷装时,通过利用移动部使筒管支承部移动,例如能够容易
地使该卷装移动以便作业者的手容易够到。因而,能够提高需要访问卷装的作业时的作业性。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中,也可以形成为,移动部具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使筒管支承部转动,以使筒管支承部朝高度方向上的下方位置移动。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化移动部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中,也可以形成为,转动机构以卷取滚筒的旋转轴为中心并使筒管支承部转动。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同轴实现卷取滚筒的旋转和筒管支承部的转动。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中,也可以形成为,移动部具有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使筒管支承部滑动,以使筒管支承部朝高度方向上的下方位置移动。根据该结构,在筒管支承部朝高度方向上的下方位置移动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至少卷装的重量而实现省力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中,也可以形成为,移动部具有分别支承卷装的轴向上的筒管支承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两端支承部。根据该结构,移动部具有高刚性而能够支承筒管支承部。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中,也可以形成为,移动部具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筒管支承部,以使筒管支承部相对于卷取滚筒朝高度方向上的下方移动。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便在卷装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驱动装置容易且适当地使筒管支承部动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也可以形成为,具备:驱动操作部,由作业者操作,使驱动装置对筒管支承部的驱动开始;以及控制部,在驱动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禁止卷取部所进行的卷取动作。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并列设置有多个纱线卷取机的情况下,能够仅使驱动操作部被操作了的纱线卷取机的卷取部不进行卷取动作,而在其他的纱线卷取机中能够继续进行卷取部所进行的卷取动作。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中,也可以形成为,移动部具有通过作业者的操作而使筒管支承部移动的手动机构。根据该结构,作业者能够手动地使筒管支承部移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卷取机也可以形成为,还具备箱收纳部,该箱收纳部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供纱部的下方,能够收纳收容了作为纱线的
原料的纱条的纱条箱。根据该结构,即便在因纱条箱的高度的原因造成相对于作业者而纱线卷取机整体的高度(从纺纱机械的设置面到卷取部的上侧为止的距离)高的情况下,通过作业者利用移动部使筒管支承部移动,例如也能够容易地使该卷装移动以使得作业者的手容易够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纺纱机械具备:牵伸装置,对纤维束进行牵伸;气流纺纱装置,对由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以及卷取部,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相比气流纺纱装置更靠上方的位置,将纱线卷取于卷取筒管而形成卷装,卷取部具有将卷取筒管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筒管支承部,该纺纱机械还具备使筒管支承部朝高度方向上的下方以及/或者作业者通路侧移动的移动部。在该纺纱机械中,当需要访问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相比供纱部更靠上方的位置的卷装时,通过利用移动部使筒管支承部移动,例如能够容易地使该卷装移动以便作业者的手容易够到。因而,能够提高需要访问卷装的作业时的作业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提高需要访问卷装的作业时的作业性的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构成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械的纺纱单元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纺纱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示出纺纱单元的卷取动作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纺纱单元中的摇架的转动的立体图。图6是说明纺纱单元中的摇架的转动的其他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纺纱单元中的摇架的滑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对各图
中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1所示,纺纱机械(纱线卷取机)1具备:并排设置的多个纺纱单元2、和对多个纺纱单元2集中地进行管理的省略图示的机体控制装置。各纺纱单元2对纤维束F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T,并卷取该纱线T而形成卷装P。另外,以下,“上游”以及“下游”意味着纺纱时的纤维束F以及纱线T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以及下游。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朝向下游依次具备牵伸装置(供纱部)7、气流纺纱装置(供纱部)9、纱线贮存装置22、接头装置23、纱线监视装置25、卷取装置(卷取部)26。纺纱单元2所具备的各装置由设置于该纺纱单元2的省略图示的单元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2所具备的各装置安装于框架31(参照图2)。但是,纺纱单元2所具备的各装置也可以由机体控制装置控制。纺纱单元2具备能够收纳收容了作为纱线T的原料的纱条S的纱条箱17的箱收纳部18。箱收纳部18由通过框架31形成的空间部分构成。纱条箱17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牵伸装置7以及气流纺纱装置9的下方。纱条箱17被收纳在箱收纳部18内。牵伸装置7对从纱条箱17经由导条架供给的纱条S进行拉伸(牵伸)直至其成为预定的纤维量(或者粗细),形成纤维束F。牵伸装置7具备后辊对71、第三辊对72、中辊对73、前辊对74。对于中辊对73,在上辊上设置有龙带75b、在下辊上设置有龙带75a。气流纺纱装置9利用回转气流对由牵伸装置7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T。更详细地说(但是,省略图示),气流纺纱装置9具有纺纱室、纤维引导部、回转气流产生喷嘴、中空导纱轴体。纤维引导部将从上游侧的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F朝纺纱室内引导。回转气流产生喷嘴配置在纤维束F所行进的路径的周围。通过从回转气流产生喷嘴喷射空气,在纺纱室内产生回转气流。借助该回转气流,构成纤维束F的多个纤维的各纤维端头反转并回转。中空导纱轴体将纱线T从纺纱室内朝气流纺纱装置9的外部引导。在气流纺纱装置9的下游配置有引导纱线T的第1导纱器61。第1导纱器61将纱线T朝纱线贮存装置22引导。第1导纱器61为了在进行接头时等将纱线T朝纱线贮存装置22拉近而能够移动。在第1导纱器61的下游设置有纱线贮存装置22。纱线贮存装置22具备:纱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卷取机,具备:供纱部,供给纱线;以及卷取部,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相比所述供纱部更靠上方的位置,将所述纱线卷取于卷取筒管而形成卷装,所述卷取部具有:卷取滚筒,以与所述卷取筒管或者所述卷装接触的状态旋转;以及筒管支承部,将所述卷取筒管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纱线卷取机还具备移动部,该移动部使所述筒管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卷取滚筒从高度方向上的上方位置朝作业者通路侧的下方位置移动、以及/或者从所述上方位置朝所述作业者通路侧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1 JP 2015-1182581.一种纱线卷取机,具备:供纱部,供给纱线;以及卷取部,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相比所述供纱部更靠上方的位置,将所述纱线卷取于卷取筒管而形成卷装,所述卷取部具有:卷取滚筒,以与所述卷取筒管或者所述卷装接触的状态旋转;以及筒管支承部,将所述卷取筒管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纱线卷取机还具备移动部,该移动部使所述筒管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卷取滚筒从高度方向上的上方位置朝作业者通路侧的下方位置移动、以及/或者从所述上方位置朝所述作业者通路侧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中,所述移动部具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使所述筒管支承部转动,以使所述筒管支承部朝高度方向上的下方位置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中,所述转动机构以所述卷取滚筒的旋转轴为中心并使所述筒管支承部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中,所述移动部具有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使所述筒管支承部滑动,以使所述筒管支承部朝高度方向上的下方位置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中,所述移动部具有分别支承所述卷装的轴向上的所述筒管支承部的一侧以及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