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2713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包括风干装置、推进装置、分解炉、冷却装置、热解气体换热器、离心脱焦机和储气罐,风干装置下部的出料口与推进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推进装置的出料口与分解炉之间压缩腔,分解炉上的采气接口与热解气体换热器连接,热解气体换热器与离心脱焦机连接,离心脱焦机与储气罐连接;分解炉与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上的换热风道与风干装置上的热风进口连接,装置通过风冷产生的高温热气返回到秸秆风干装置用于秸秆的干燥,热能实现了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物质原料的连续分解,提高了炭、可燃气体、焦油和木醋的回收率,且达到了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碳化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现在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秸秆,传统的秸秆主要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既污染空气,又得不到有效的利益。秸秆炭化是其一种有效的运用,目前正在大力推广中,秸秆炭化是将秸秆经烘干或晒干、粉碎,然后在制炭设备中,经干燥、干馏、冷却等工序,将松散的秸秆制成木炭的过程。秸秆炭化过程中,秸秆捆经上料装置输送到输送装置,再经输送装置送入风干装置,风干装置需要将秸秆捆有序的送入,才能较好对秸秆进行预烘干,从达炭化的目的。而现有的秸秆输送装置一般都采用人工完成,由于秸秆一般较重,直径一般为700mm,因而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既浪费人力,而且效率低。目前市面上也有秸秆输送装置,输送秸秆至风干装置时,秸秆捆杂乱无序,影响了送料的效果。风干后的秸秆捆需要通过一推进装置将秸杆捆推入炭化炉中,秸秆捆在进入炭化炉前需要将秸秆捆的空气排除,因此需要对秸秆捆进行有效压缩,让压缩后的秸秆捆有序的落入炭化炉内,且推进的速度不可控,排除空气的秸秆捆需要对其点火进行炭化,炭化前,整个高温区处于常温状态,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炭和秸秆清除后,在裸露的自然空气中点火,对炭化炉加热至高温状态,碳化后的秸秆炭需要快速冷却,目前采用的冷却方式是水直喷炭的冷却方式,这种冷却方式其一降低了碳化炉的温度,需要二次点火,其二,碳化的后的热能不能有效的利用。中国专利号为201420667038.X,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化与冷却净化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热源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炭化筒,炭化筒的上部具有进料口,热源用于加热炭化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筒和过滤筒,冷却筒通过排烟管与炭化筒连通,通过气管与过滤筒连通,冷却筒的内部设有多根冷却管,冷却筒上设有与所述冷却管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筒的下部设有焦油出口,过滤筒与排气管连通,过滤筒中装有过滤物。上述专利的多根冷却管设置在冷却筒内,虽然能够冷却,其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是冷却效果较差,其二,由于多根冷却管设置在筒内,炭化后的炭粉的排出不畅,其三,炭粉换热后的热风未实现有效的再利用。中国专利号201410610487.5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化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包括干燥室、炭化炉、除焦油装置、换热器和燃烧炉,在干燥室和炭化炉中,通过热源气体与直接接触换热,快速干燥生物质原料并使其炭化,同时设置热解气焦油回收装置,并通过设计事热能得到充分高效利用。上述专利技术为了完成燃烧工艺的需要,把秸秆最大的产物‘气体’在工艺中消耗,而且在燃烧过程中有一部分变成了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该装置使生物质在连续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焦油和炭粉得到有效分离和利用,同时生物质分解的热得到有效回收,节约能源且环保。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包括风干装置、推进装置、分解炉、冷却装置、热解气体换热器、离心脱焦机和储气罐,所述风干装置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的出料口与推进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推进装置的出料口与分解炉连接,推进装置的出料口与分解炉之间设有用于压缩秸秆捆的压缩腔,分解炉上的采气接口与热解气体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热解气体换热器的出气口与离心脱焦机的进气口连接,离心脱焦机的出气口与储气罐连接;分解炉的出料口与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与风干装置上的热风进口连接。所述的风干装置包括箱体、控制器和液压缸,箱体内上部设有控制秸秆捆下落的推板,箱体内下部设有开启与关闭出料口的风门,所述热风进口设在箱体上,所述的推板与风门分别与液压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液压缸连锁。所述推进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一端与液压缸连接,另一端与压缩腔连接,压缩腔与分解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料口,缸体内设有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液压缸连接。所述压缩腔为一筒体,压缩腔内设有锥形筒,锥形筒的内壁设有刺片,锥形筒与压缩腔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压缩腔上设有与气体通道相通的采气接口。分解炉的壳体由外套管和内套管组成,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形成夹层,内套管的内壁上设有耐火层,耐火层上设有点火圈,点火圈在耐火层的内壁上呈圆周布设。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双层壳体,双层壳体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隔板,隔板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呈螺旋形设置,所隔板将空腔分隔成螺旋形换热风道, 壳体上设有与换热风道相通的冷风进口和热风出口;热风出口与风干装置上的热风进口连接。所述热解气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箱体、换热管、导流罩壳和液体收集斗,所述换热管竖直安装在换热器箱体内,所述导流罩壳设置在换热器箱体的外侧上部,导流罩壳与换热器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换热管与导流腔连通;所述液体收集斗设置在换热器箱体的外侧下部,所述换热管与液体收集斗连通;所述的导流罩壳的顶部设有防爆口,防爆口上设有防爆膜。所述离心脱焦机包括离心缸、负压缸和离心体,离心缸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负压缸与离心缸通过法兰盖连接,所述离心体位于离心缸内,离心体包括离心分流管,离心分流管竖直穿过法兰盖位于离心缸和负压缸内,离心分流管与转动机构连接,位于离心缸内的离心分流管的外侧设置滤网,离心分流管上设有通气孔,离心缸上设有焦油出口;位于负压缸内的离心分流管上设有通气孔,负压缸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吸风机连接,出气口通过吸风机与储气罐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中冷却装置通过风冷产生的高温热气返回到秸秆风干装置用于秸秆的干燥,热能实现了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物质原料的连续分解,提高了炭、可燃气体、焦油和木醋的回收率,且达到了环保的要求。2、本技术风干装置的两级推板,将从进料口进入的秸秆捆挡住并进行风干,秸秆捆风干后开启推板,使秸秆捆有序的落入推进装置;生物质原料进入推进分解炉时,有序的推进,风干效果好。3、本技术压缩腔内设有锥形筒,锥形筒的内壁设有刺片,锥形筒与压缩腔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压缩腔上设有与气体通道相通的采气接口,在推进过程中,由于采气装置筒体的内部椎体,秸秆捆被压缩挤出其内部的空气,秸秆捆有序的从进料口进入,则活塞推动排空气后的秸秆捆落入炭化炉内,从而提高秸秆的炭化率;刺片为倒刺,刺片的刺尖的朝向推进装置的出料口,活塞推动秸秆捆到一定位置时,活塞需要退回,将下一个秸秆捆落入再继续向前推,由于倒刺的作用,可以减少被压缩后的秸秆退回,从而提高空气排出效果以及压缩效果。4、本技术的冷却装置的壳体的内部为炭粉通道,所述炭粉通道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在炭粉通道内为三层,且错位排列,冷却管在炭粉通道的径向上三层错位排列,即不仅在冷却装置的壳体上实施流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同时在炭粉通道内加装冷却管,且采用三层错位排列,进一步降低炭粉的温度和提高冷却效果。5、本技术的热解气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箱体、换热管、导流罩壳和液体收集斗,换热管竖直安装在换热器箱体内,导流罩壳设置在换热器箱体的外侧上部,导流罩壳与换热器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换热管与导流腔连通;所述液体收集斗设置在换热器箱体的外侧下部,所述换热管与液体收集斗连通,生物质热解气体通过进气口与第一换热管连接,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干装置(1)、推进装置(2)、分解炉(3)、冷却装置(4)、热解气体换热器(5)、离心脱焦机(6)和储气罐(7),所述风干装置(1)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的出料口与推进装置(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推进装置(2)的出料口与分解炉(3)连接,推进装置(2)的出料口与分解炉(3)之间设有用于压缩秸秆捆的压缩腔(8),分解炉(3)上的采气接口与热解气体换热器(5)的进气口连接,热解气体换热器(5)的出气口与离心脱焦机(6)的进气口连接,离心脱焦机(6)的出气口与储气罐(7)连接;分解炉(3)的出料口与冷却装置(4),所述冷却装置(4)上设有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与风干装置(1)上的热风进口(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干装置(1)、推进装置(2)、分解炉(3)、冷却装置(4)、热解气体换热器(5)、离心脱焦机(6)和储气罐(7),所述风干装置(1)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的出料口与推进装置(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推进装置(2)的出料口与分解炉(3)连接,推进装置(2)的出料口与分解炉(3)之间设有用于压缩秸秆捆的压缩腔(8),分解炉(3)上的采气接口与热解气体换热器(5)的进气口连接,热解气体换热器(5)的出气口与离心脱焦机(6)的进气口连接,离心脱焦机(6)的出气口与储气罐(7)连接;分解炉(3)的出料口与冷却装置(4),所述冷却装置(4)上设有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与风干装置(1)上的热风进口(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干装置(1) 包括箱体(11)、控制器(14)和液压缸(15),箱体(11)内上部设有控制秸秆捆(16)下落的推板(13),箱体(11)内下部设有开启与关闭出料口的风门(12),所述热风进口(17) 设在箱体(11)上,所述的推板(13)与风门(12)分别与液压缸(15)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4)与液压缸(15)连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2)包括缸体(21),缸体(21)的一端与液压缸(22)连接,另一端与压缩腔(8)连接,压缩腔(8)与分解炉(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缸体(21)上设有进料口(25),缸体(21)内设有活塞(24),活塞(24)通过连杆与液压缸(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腔(8)为一筒体,压缩腔(8)内设有锥形筒(27),锥形筒(27)的内壁设有刺片(26),锥形筒(27)与压缩腔(8)之间形成气体通道(28),压缩腔(8)上设有与气体通道(28)相通的采气接口(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连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分解炉(3)的壳体由外套管(31)和内套管(31)组成,外套管(31)与内套管(31)之间形成夹层(3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萍谢振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宇中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