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012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由车架(8)、前叉(7)、车把(6)、鞍座(5)、椅架(3)、脚蹬(10)、曲柄(11)、链盒(12)、前轮(9)、后轮(2)、辅助轮(1)和靠背(4)组成,靠背(4)固定在杆(4‑1)的上端,杆(4‑1)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4‑0)上,角度调节组件(4‑0)固定在车架(8)的立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靠背的角度可调,随着儿童的生长,随时能够将靠背的角度调整到最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
技术介绍
目前二轮童车的靠背角度不可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靠背的角度不合适后,造成骑行不舒服,因此,设计一种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由车架、前叉、车把、鞍座、椅架、脚蹬、曲柄、链盒(内有飞轮、链盘、链条)、前轮、后轮、辅助轮和靠背组成,靠背固定在杆的上端,杆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上,角度调节组件固定在车架的立管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由两个抱管件和角度调节件构成,抱管件为中间带孔的短圆柱体,在短圆柱体的一个端面上加工有放射状凹槽,在短圆柱体的另一个端面上加工有圆弧,角度调节件为U型卡,U型卡的端部为半圆型,在U型卡的端部加工有与上述放射状凹槽匹配的内凸,在U型卡的端部加工有与抱管件中间的孔相同直径的孔,在车架的立管上也加工有与抱管件中间的孔相同直径的孔,角度调节组件用螺栓固定在车架的立管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U型卡端部的内凸为冲模冲压的放射状凹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靠背的角度可调,随着儿童的生长,随时能够将靠背的角度调整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中件4-0-1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左视图;图7是图2中件4-0-1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由车架8、前叉7、车把6、鞍座5、椅架3、脚蹬10、曲柄11、链盒12、前轮9、后轮2、辅助轮1和靠背4组成,靠背4固定在杆4-1的上端,杆4-1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4-0上,角度调节组件4-0固定在车架8的立管上。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4-0由两个抱管件4-0-1和角度调节件4-0-2构成,抱管件4-0-1为中间带孔4-0-1-0的短圆柱体,在短圆柱体的一个端面上加工有放射状凹槽4-0-1-1,在短圆柱体的另一个端面上加工有圆弧4-0-1-2,角度调节件4-0-2为U型卡,U型卡的端部为半圆型,在U型卡的端部加工有与上述放射状凹槽4-0-1-1匹配的内凸,在U型卡的端部加工有与抱管件4-0-1中间的孔4-0-1-0相同直径的孔,在车架8的立管上也加工有与抱管件4-0-1中间的孔4-0-1-0相同直径的孔,角度调节组件4-0用螺栓固定在车架8的立管上。优选地,U型卡端部的内凸为冲模冲压的放射状凹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

【技术保护点】
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由车架(8)、前叉(7)、车把(6)、鞍座(5)、椅架(3)、脚蹬(10)、曲柄(11)、链盒(12)、前轮(9)、后轮(2)、辅助轮(1)和靠背(4)组成,其特征在于,靠背(4)固定在杆(4‑1)的上端,杆(4‑1)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4‑0)上,角度调节组件(4‑0)固定在车架(8)的立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由车架(8)、前叉(7)、车把(6)、鞍座(5)、椅架(3)、脚蹬(10)、曲柄(11)、链盒(12)、前轮(9)、后轮(2)、辅助轮(1)和靠背(4)组成,其特征在于,靠背(4)固定在杆(4-1)的上端,杆(4-1)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4-0)上,角度调节组件(4-0)固定在车架(8)的立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可调角度的二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4-0)由两个抱管件(4-0-1)和角度调节件(4-0-2)构成,抱管件(4-0-1)为中间带孔(4-0-1-0)的短圆柱体,在短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亿丰童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