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959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11:09
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属于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集水井、排水井和道路层结构。集水井包括集水井本体,集水井本体包括侧壁和与侧壁连接的底壁,侧壁和底壁围成集水腔。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用于连通所述道路层结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间隔设置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贯穿侧壁,排水井具有排水腔,排水井的井壁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通过虹吸管连通集水腔和排水腔。此排水结构设置虹吸管将集水腔和排水腔连通,使集水腔中的水能够顺利进入排水腔,有利于集水腔中的水的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结构
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现有技术的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不能很好的将集水井和排水井进行连通,使集水井中的水顺利排至排水井中,不利于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设置虹吸管将集水腔和排水腔连通,使集水腔中的水能够顺利进入排水腔,有利于集水腔中的水的排出。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包括集水井、排水井和道路层结构。集水井包括集水井本体,集水井本体包括侧壁和与侧壁连接的底壁,侧壁和底壁围成集水腔。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用于连通道路层结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间隔设置,排水井具有排水腔,排水井的井壁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通过虹吸管连通集水腔和排水腔。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集水井的侧壁与底壁围成集水腔,第二开口用于连通道路层结构,在雨水降落在道路上的时候,会向下渗透,并通过道路结构从第二开口处进入集水腔中,防止由于雨水过大而使道路上有大量的积水。在集水腔中集水到一定的量以后,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通过虹吸管连通集水腔和排水腔,则集水腔中的水会通过虹吸管流动到排水腔,排水腔中的水到达一定的量以后,通过水泵将其抽出,达到将道路雨水排尽的目的,并可以将水泵抽出的水进行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中集水井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中集水井和排水井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汇总:排水结构100;道路层结构110;集水井120;排水井130;彩色透水性混凝土层111;高透性混凝土层112;碎石级配层113;土壤层114;渗透部115;集水井本体121;集水井盖122;侧壁123;底壁124;第二开口128;通孔125;集水腔129;第一开口126;第四开口127;单向阀160a、160b;上开口153;下开口154;阀芯161;弹簧162;阀板163;排水腔131;第三开口132;排水井盖133;虹吸管150;第一管口151;第二管口152;矩形阀芯261;密封垫26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排水结构100包括道路层结构110、集水井120和排水井130。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道路层结构11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渗透部115和土壤层114,渗透部115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彩色透水性混凝土层111、高透性混凝土层112和碎石级配层113。彩色透水性混凝土层111既能满足人们对色彩和文化气息的渴求,具有漂亮的外表,具有欣赏性;同时,利于地表水的渗入,提高地表的透气、透水性,具有调节城市地表温度和湿度、减轻市政排水设施负担等优点。高透性混凝土层112,相对于彩色透水性混凝土层111能够更加利于地表水的渗入,同时,可以降低成本。碎石级配层113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可以用做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做路基改善层,使道路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有更大的承压能力。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在下雨的时候,雨水落至彩色透水性混凝土层111,通过高透性混凝土层112和碎石级配层113,流至土壤层114,被土壤吸收。如果下雨的量过大,则雨水会从道路层结构110处流至集水井120。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100中集水井120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集水井120嵌设于渗透部115,集水井120包括集水井本体121和集水井盖122。集水井本体121包括侧壁123和底壁124,侧壁123与底壁124围合形成集水腔129,侧壁123设置有第二开口128,第二开口128用于连通道路层结构110。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28用于连通集水腔129和高透性混凝土层112,在雨水过大的时候,道路层结构110不能很快的将雨水完全渗透进入土壤层114,则可以从高透性混凝土层112通过第二开口128进入集水井120的集水腔129中,防止道路表面集水,造成人们的生活不便。请继续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28具有多个贯穿侧壁123的通孔125,高透性混凝土层112中的水通过多个通孔125进入集水腔129中。通孔125周围设置有通孔壁,会对高透性混凝土层112形成阻挡,高透性混凝土层112中的混凝土不能从第二开口128处流入集水腔129中,使集水腔129中不会进入混凝土,只有高透性混凝土层112中的水流入集水腔129中。通孔125的内径为1mm-1cm。如果内径太大,则高透性混凝土层112中的混凝土可能会进入集水腔129中,长时间使用该集水井120以后,集水腔129中的水容量会减小。如果内径太小,则高透性混凝土层112中的水不能及时的排入集水腔129中,会导致路面集水,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集水井120的底壁124与侧壁123连接,底壁124上设置有第四开口127,第四开口127处设置有单向阀160a。在集水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井、排水井和道路层结构,所述集水井包括集水井本体,所述集水井本体包括侧壁和与所述侧壁连接的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围成集水腔,所述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用于连通所述道路层结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贯穿所述侧壁,所述排水井具有排水腔,所述排水井的井壁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之间通过虹吸管连通所述集水腔和所述排水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井、排水井和道路层结构,所述集水井包括集水井本体,所述集水井本体包括侧壁和与所述侧壁连接的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围成集水腔,所述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用于连通所述道路层结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贯穿所述侧壁,所述排水井具有排水腔,所述排水井的井壁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之间通过虹吸管连通所述集水腔和所述排水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处设置有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包括上开口和与所述上开口连通的下开口,所述上开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下开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单向阀包括用于封闭所述上开口的阀芯、弹簧和阀板,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的连接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阀芯和所述阀板,所述阀板的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的横截面和所述下开口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阀芯为球形阀芯,所述球形阀芯卡设于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的连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奇峰李良钰余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艺源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