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钼系耐硫一氧化碳低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6692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低变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它以高硫煤或高硫煤加固体硫化剂制的高硫煤气升温硫化。该法适用于全低变和中串低变流程中Co-Mo系耐硫低变催化剂的硫化及工业应用、经该方法处理后的催化剂达到和超过了经过其它硫化剂(如CS-[2])和高温快速硫化法硫化处理后催化剂的活性及其它各项技术指标,省动力,可避免甲烷化副反应,减少了催化剂粉化所造成工艺的故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氮肥生产中耐硫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法,特别涉及全部用Co-Mo系耐硫低变催化剂取代Fe-Cr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一氧化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它是对CN1037470A和CN1035781A方法的改进。Co-Mo系耐硫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低温活性好,活性温度150℃左右,比传统的Fe-Cr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约低200℃,因此用Co-Mo系催化剂对CO的化学反应平衡十分有利,不仅大大降低了蒸汽消耗、电耗,而且还可增加氮肥产量。所以,国内已有近500家中小氮肥厂使用了耐硫低温变换催化剂,均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典型的工艺流程为中变串低变,就是一段变换使用Fe-Cr系中温变换催化剂,二段使用Co-Mo系耐硫低温变换催化剂。在中变串低变工艺流程中,CO变换反应主要在高温区(400℃左右)进行完成,因此,蒸汽耗量和电耗节省有限,而且中变催化剂易粉化,产生粉尘带进整个变换工段的设备,造成严重的设备腐蚀,严重影响生产。为克服这些弱点,特提出全低变工艺,使CO变换反应全部在低温进行。这不仅可使蒸汽消耗进一步降低,而且使得设备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避免了中变中粉尘对设备的腐蚀。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硫钴-钼系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法,其特征是催化剂床层温度<200℃时,直接用含H↓[2]S10-15克/米↑[3]的高硫煤气升温,让H↓[2]S穿透(H↓[2]S>1克/米↑[3])床层,当床层温度>200℃时,控制原料气中氧含量为0.1-1.5%,以助升温,在床层温度为200-300℃时,提高原料气中H↓[2]S含量到20-30克/米↑[3],直到每段催化剂温度达约400℃2小时,出口H↓[2]S>1克/升时,催化剂硫化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硫钴-钼系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法,其特征是催化剂床层温度<200℃时,直接用含H2S10-15克/米3的高硫煤气升温,让H2S穿透(H2S>1克/米3)床层,当床层温度>200℃时,控制原料气中氧含量为0.1-1.5%,以助升温,在床层温度为200-300℃时,提高原料气中H2S含量到20-30克/米3,直到每段催化剂温度达约400℃2小时,出口H2S>1克/升时,催化剂硫化结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剂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定陈劲松王先厚刘宜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