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辅助静电纺丝‑低温焙烧法制备钙钛矿型LaCoO3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3795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葡萄糖辅助静电纺丝‑低温焙烧法制备钙钛矿型LaCoO3。其特征在于: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将葡萄糖、硝酸镧、硝酸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再将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纳米纤维,最后将复合纳米纤维在低温下焙烧直接得到钙钛矿型LaCoO3;所述的方法在溶液配制时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既起到防止溶液变质的作用,又起到在低温焙烧时促进钙钛矿型LaCoO3晶体形成的作用;所述的方法焙烧温度可低至500℃。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型LaCoO3结晶度高,形成钙钛矿所需温度较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可降低钙钛矿型LaCoO3制备成本,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以葡萄糖为辅助剂,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在较低温度下焙烧制备钙钛矿型LaCoO3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钙钛矿型氧化物是指可用通式ABO3表示的一系列氧化物。A和B指的是两种金属离子,O代表氧离子。A位一般是镧系元素、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元素;B位一般是过渡金属元素。钙钛矿型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了催化剂、传感器、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比表面积较低这一问题严重限制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应用,尤其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合成温度较高,容易导致纳米钙钛矿型氧化物发生烧结现象,是其比表面积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改进现有的合成方法或者采用新型的合成方法,从而降低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结晶温度,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是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之一。在19世纪70年代,固相法是合成钙钛矿型氧化物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一般是以金属氧化物为原材料,需要在1000 ℃以上的温度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煅烧,才能得到晶相较纯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但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材料发生了严重的团聚现象,晶粒尺寸较大,比表面积非常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5/201610545762.html" title="葡萄糖辅助静电纺丝‑低温焙烧法制备钙钛矿型LaCoO3原文来自X技术">葡萄糖辅助静电纺丝‑低温焙烧法制备钙钛矿型LaCoO3</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葡萄糖辅助静电纺丝‑低温焙烧法制备钙钛矿型LaCoO3,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硝酸镧[La(NO3)3],硝酸钴[Co(NO3)2]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混合,在室温下,进行磁力搅拌,待固体基本溶解后,配制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A;往步骤(1)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A加入葡萄糖(C6H12O6),继续搅拌,最终得到均一的前驱体溶液B;将步骤(2)配制的前驱体溶液B采用静电纺丝法制成复合纳米纤维,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放在干燥器内放置12 h;将步骤(3)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放在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焙烧,得到钙钛矿型LaCoO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糖辅助静电纺丝-低温焙烧法制备钙钛矿型LaCoO3,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硝酸镧[La(NO3)3],硝酸钴[Co(NO3)2]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混合,在室温下,进行磁力搅拌,待固体基本溶解后,配制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A;往步骤(1)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A加入葡萄糖(C6H12O6),继续搅拌,最终得到均一的前驱体溶液B;将步骤(2)配制的前驱体溶液B采用静电纺丝法制成复合纳米纤维,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放在干燥器内放置12 h;将步骤(3)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放在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焙烧,得到钙钛矿型LaCoO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辅助静电纺丝-低温焙烧法制备钙钛矿型LaCoO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镧与硝酸钴的物质的量之比n1:n2=1:1,硝酸盐总质量(g)与溶剂DMF的体积(mL)比为0.03~0.04: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葡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晋王坤灿钱庆荣黄宝铨陈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