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3100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该成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该成像镜片系统另设置有一光圈,且该光圈与该第一透镜间无具有屈折力透镜。在前述系统配置下,除了满足远景拍摄功能外,薄型化的光学设计不仅更方便携带,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以利市场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成像镜片系统和取像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个人电子产品逐渐轻薄化,电子产品内部各零组件被要求具有更小的尺寸。成像镜片系统的尺寸于市场趋势下面临必须小型化的要求。除尺寸小型化的要求外,因为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面积缩小,成像镜片同步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同时,兴起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也提升高品质微型成像镜片系统的需求。传统远景拍摄(Telephoto)的光学系统多采用多片式结构并搭载球面玻璃透镜,此类配置不仅造成镜头体积过大而不易携带,同时,产品单价过高也使消费者望之却步,因此现有的光学系统已无法满足目前消费者追求便利与多功能性的摄影需求。综上所述,领域中急需一种满足小型化需求与高成像品质的成像镜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以满足小型化与高成像品质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及一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另设置有一光圈,且该光圈与该第一透镜间无具有屈折力透镜;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及该第五透镜相邻透镜间于光轴上
皆具有一空气间隔;该成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该光圈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23,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满足下列关系式:3.3<f/R1;-1.8<f/R8<1.8;0.7<SD/TD<1.0;及0.5<(T23+T45)/T34<6.0。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前述成像镜片系统及一电子感光元件。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取像装置。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成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及一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另设置有一光圈,且该光圈与该第一透镜间无具有屈折力透镜;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及该第五透镜相邻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该成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该光圈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满足下列关系式:3.3<f/R1;-1.0<f/R8<1.0;0.7<SD/TD<1.0;及0.2<CT3/T34<2.2。本专利技术针对小型化装置设计一组适用于远景拍摄的成像镜片系统,该系统除了满足远景拍摄功能外,薄型化的光学设计不仅更方便携带,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以利
市场的普及与应用。本专利技术将第一透镜设计为具有正屈折力,将整体系统的汇聚能力集中于镜头的物侧端,可有效控制系统体积,以提升携带的便利性。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可修正系统色差。此外,当第五透镜为负透镜,可避免后焦距过长,以符合小型化的需求,同时满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可利于主点往物侧方向移动,同时控制视场角度,以助于远景拍摄的功能。当f/R1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有效抑制摄像范围,使局部影像的成像品质具备较高的分辨率。当f/R8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有效控制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度,同时抑制杂散光入射于成像面,以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品质。当(T23+T45)/T34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有效控制系统空间配布,以在镜头组装难易度与镜面形状配布上取得平衡。当CT3/T34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控制该第三透镜的厚度于合理范围内,同时调配与第四透镜间的距离,以平衡系统配置。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除了满足远景拍摄功能外,薄型化的光学设计不仅更方便携带,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以利市场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7B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8B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10A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0B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透镜表面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之间平行于光轴的距离的示意图。图12A是示意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取像装置的智能手机。图12B是示意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取像装置的平板电脑。图12C是示意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取像装置的可穿戴式设备。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光圈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 第一透镜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 物侧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 像侧面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 第二透镜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 物侧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 像侧面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 第三透镜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 物侧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及一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另设置有一光圈,且该光圈与该第一透镜间无具有屈折力透镜;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相邻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该成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该光圈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23,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满足下列关系式:3.3<f/R1;‑1.8<f/R8<1.8;0.7<SD/TD<1.0;及0.5<(T23+T45)/T34<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及一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另设置有一光圈,且该光圈与该第一透镜间无具有屈折力透镜;其中,该成像镜片系统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相邻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该成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该光圈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23,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满足下列关系式:3.3<f/R1;-1.8<f/R8<1.8;0.7<SD/TD<1.0;及0.5<(T23+T45)/T34<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0<f4/f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成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满足下列关系式:-1.4<f/R8<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像侧面为凸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1.0<(R9-R10)/(R9+R10)<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成像镜片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2.1<f/ImgH<6.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与该第四透镜物侧表面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之间平行于光轴的距离为ET34,满足下列关系式:2.0<T34/ET34。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及该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中的最大折射率为Nmax,满足下列关系式:1.50<Nmax<1.7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23,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满足下列关系式:2.3<(T23+T45)/T34<5.5。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成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75<TL/f<1.0。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及该第五透镜的材质皆为塑料,该成像镜片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满足下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凌峣黄歆璇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