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3023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胶装置,包括底座和两个以上的粘胶单元,所述底座包括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所述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分别依次设置于底座表面,所述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中的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下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上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粘胶装置,可同时对多个“L”形天线进行粘贴,不仅粘胶效率高,而且粘贴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粘胶
,尤其涉及一种粘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手机天线支架均采用模内注射钢片的方式,且钢片外露,而外漏的钢片需要与其他金属部件绝缘。因此,需要在钢片的背面上粘贴绝缘的高温胶纸,以起到绝缘作用。现有技术中,针对“L”形天线支架,大多采用手工进行单片粘贴或使用普通的治具进行单片粘贴。这种粘贴方式的效率低、精度差,不仅会造成人工成本浪费,而且会影响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L”形天线且粘贴效率高的粘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粘胶装置,包括底座和两个以上的粘胶单元,所述底座包括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所述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分别依次设置于底座表面,所述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中的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下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上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进一步地,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粘胶件,所述粘胶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层、绝缘胶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绝缘胶层包括两个以上的粘贴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凹槽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粘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粘胶件上设有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粘胶件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粘胶件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底座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底座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粘胶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粘胶单元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粘胶单元还包括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的所述第二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区域和下区域上,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接形成“L”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分别用于放置“L”形的天线,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下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上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摆放时,将“L”形天线的一条边放置在第一凹槽中,另一条边垂直第一凹槽放置,且两个天线的放置方向相反,通过此种结构设置,不仅可使底座上的空间被合理利用,而且可同时对多个“L”形天线进行粘贴,提高了装置的粘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粘胶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粘胶装置粘胶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粘胶装置的粘胶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粘胶装置的粘胶件移动一个步距后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底座;11、上区域;12、中间区域;13、下区域;2、第一凹槽;3、磁性件;4、粘胶件;41、第一隔离层;42、粘贴单元;43、第二隔离层;44、定位孔;5、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粘胶单元包括设置方式不同的两个第一凹
槽,且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使粘胶装置可同时对多个“L”形天线进行粘贴,不仅粘贴效率高,而且粘贴精度高。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粘胶装置,包括底座1和两个以上的粘胶单元,所述底座1包括上区域11、中间区域12和下区域13,所述上区域11、中间区域12和下区域13分别依次设置于底座1表面,所述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2,两个第一凹槽2中的一个第一凹槽2沿中间区域12至下区域13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2沿中间区域12至上区域11的方向贯穿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分别用于放置“L”形的天线,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下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上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摆放时,将“L”形天线的一条边放置在第一凹槽中,另一条边垂直第一凹槽放置,且两个天线的放置方向相反,通过此种结构设置,不仅可使底座上的空间被合理利用,而且可同时对多个“L”形天线进行粘贴,提高了装置的粘胶效率。进一步地,还包括磁性件3,所述磁性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中。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磁性件,通过磁性件的磁力可将天线固定在凹槽中,防止天线在凹槽中移动,从而提高装置的粘贴精度。进一步地,还包括粘胶件4,所述粘胶件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层41、绝缘胶层和第二隔离层43,所述绝缘胶层包括两个以上的粘贴单元42,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凹槽2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粘贴单元42一一对应设置,粘胶件4上设有定位孔44。由上述描述可知,粘贴时,撕掉第一隔离层,将粘胶件上设有绝缘胶层的一面粘贴到第一凹槽中的天线上,然后再将第二隔离层拉起,使粘贴单元粘贴在天线上;绝缘胶层粘贴在天线上时,由于相邻的两个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如图4所示,使得绝缘胶层上对应两个粘胶单元之间的粘贴单元并未粘贴在天线上,从而使得位于两个粘胶单元之间的粘贴单元仍设置在第二隔离层上,以便进行下一次的粘胶。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4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粘胶件4的一端设有至
少一个定位孔44,粘胶件4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44。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由上述描述可知,粘胶件上设有定位孔,底座上设有定位柱,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从而提高粘贴的精度。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5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底座1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5,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5。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次粘胶完成后,放入新的天线,然后移动粘胶件,进行第二次粘胶,使粘胶件上的绝缘胶层得到充分利用,设置至少三个定位柱和定位孔,可方便第一次和第二次粘胶时进行定位。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粘胶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粘胶单元的宽度。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粘胶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粘胶单元的宽度,粘胶件上对应粘胶单元之间的距离的位置可再设置两个粘贴单元,当第一粘胶完成后,绝缘胶层上剩余的粘贴单元可再进行粘贴,即将粘胶件移动一个步距,使绝缘胶层上剩余的粘贴单元对着粘胶单元中的天线,将剩余的粘贴单元粘贴到新的天线上;此种结构设置,可提高粘胶件的利用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进一步地,所述粘胶单元还包括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的所述第二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区域11和下区域13上,所述第一凹槽2与第二凹槽连接形成“L”形。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二凹槽,使“L”形天线的两条边都可放置在凹槽中,方便对天线进行限位。请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粘胶装置,包括底座1、粘胶件4、定位柱5、八个磁性件3和四个粘胶单元,粘胶单元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包括上区域11、中间区域12和下区域13,上区域11、中间区域12和下区域13分别依次设置于底座1表面,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2,两个第一凹槽2中的一个第一凹槽2沿中间区域12至下区域13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2沿中间区域12至上区域11的方向贯穿设置,相邻的两个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相邻的两个粘胶单元之间
的距离大于粘胶单元的宽度。磁性件3设置于第一凹槽2中。粘胶件4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两个以上的粘胶单元,所述底座包括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所述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分别依次设置于底座表面,所述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中的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下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上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两个以上的粘胶单元,所述底座包括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所述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区域分别依次设置于底座表面,所述粘胶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中的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下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另一个第一凹槽沿中间区域至上区域的方向贯穿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粘胶单元之间具有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胶件,所述粘胶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层、绝缘胶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绝缘胶层包括两个以上的粘贴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凹槽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粘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粘胶件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荣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