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1020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6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包括麻花杆传动装置,麻花杆传动装置依次连接有变向装置和发电机(9);所述麻花杆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叉内管(3)上的卡箍(2)和卡箍套(1)、固定在前叉外管(4)上的上卡箍(8)和上卡箍套(7)以及下卡箍(19)和下卡箍套(17),所述卡箍(2)连接有麻花杆(5),所述上卡箍(8)和下卡箍(19)之间设有套装在麻花杆(5)上的转芯(6),转芯(6)的下部设有双列角接触轴承(16),双列角接触轴承(16)外圈上设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固定在下卡箍(19)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麻花杆传动装置将避震系统的上下振荡位移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成装置将双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单向的运动,供以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产生的阻力用来代替山地车避震系统中的阻尼器产生的阻力,从而将阻尼这一部分消耗掉的能量利用起来,来产生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减震系统作为一种提升驾驶感受、提升行驶平稳性的辅助性系统,广泛地运用在了山地车、摩托车及汽车上。该系统可分为弹簧以及阻尼器,弹簧负责吸收振动和冲动的能量,阻尼器负责将这些能量消耗掉。当它在提升骑行以及驾驶的舒适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将一部分的能量消耗掉。而通过计算车身和人体的势能可以发现,这部分能量也是比较可观的。而且如果是在路况非常的不好的地方,这部分的能量会损耗得更加严重。而常规运用于在山地车上的发电装置,多是采用车轮切割磁感线,在产生电能的同时,会产生相应的阻力,加速人体体力的损失,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本技术利用麻花杆传动装置将避震系统的上下振荡位移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成装置将双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单向的运动,供以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产生的阻力用来代替山地车避震系统中的阻尼器产生的阻力,从而将阻尼这一部分消耗掉的能量利用起来,来产生电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麻花杆传动装置,麻花杆传动装置依次连接有变向装置和发电机;所述麻花杆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叉内管上的卡箍和卡箍套、固定在前叉外管上的上卡箍和上卡箍套以及下卡箍和下卡箍套,所述卡箍连接有麻花杆,所述上卡箍和下卡箍之间设有套装在麻花杆上的转芯,转芯的下部设有双列角接触轴承,双列角接触轴承外圈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下卡箍上。前述的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中,所述变向装置包括固定在上卡箍和下卡箍之间的转轴、经单向轴承A设置在转芯上的齿轮A和经单向轴承B设置在转芯上的同步带轮A,齿轮A啮合有齿轮B,同步带轮A通过同步带连接有同步带轮B,齿轮B和同步带轮B设置在转轴上,转轴与发电机连接。前述的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中,所述单向轴承A和单向轴承B的旋转方向相反。前述的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中,所述发电机连接有稳压及储能装置。前述的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中,所述稳压及储能装置包括包括二极管、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充电管理模块和锂电池,所述二极管接入发电机的正极与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的正极输入之间,发电机的负极与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的负极输入连接,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输出与充电管理模块连接,充电管理模块与锂电池连接。前述的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中,所述发电机是直流增速发电机。前述的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中,所述直流增速发电机内设有增速齿轮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麻花杆传动装置将避震系统的上下振荡位移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成装置将双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单向的运动,供以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产生的阻力用来代替山地车避震系统中的阻尼器产生的阻力,从而将阻尼这一部分消耗掉的能量利用起来,来产生电能。还可经过稳压升压,并通过电源充电管理模块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是利用山地车在受到冲击振动时必然会消耗掉的能量进行发电,不会增加骑行的阻力,且本技术体积小,安装方便,易更换,对山地车自身的运作无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麻花杆传动及变向装置剖面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卡箍套,2-卡箍,3-前叉内管,4-前叉外管,5-麻花杆,6-转芯,7-上卡箍套,8-上卡箍,9-发电机,10-齿轮A,11-同步带轮A,12-齿轮B,13--同步带轮B,14-单向轴承A,15-单向轴承B,16-双列角接触轴承,17-下卡箍套,18-支撑架,19-下卡箍,20-转轴,21-稳压及储能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麻花杆传动装置,麻花杆传动装置依次连接有变向装置和发电机9;所述麻花杆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叉内管3上的卡箍2和卡箍套1、固定在前叉外管4上的上卡箍8和上卡箍套7以及下卡箍19和下卡箍套17,所述卡箍2连接有麻花杆5,所述上卡箍8和下卡箍19之间设有套装在麻花杆5上的转芯6,转芯6的下部设有双列角接触轴承16,双列角接触轴承16外圈上设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固定在下卡箍19上。所述变向装置包括固定在上卡箍8和下卡箍19之间的转轴20、经单向轴承A14设置在转芯6上的齿轮A10和经单向轴承B15设置在转芯6上的同步带轮A11,齿轮A10啮合有齿轮B12,同步带轮A11通过同步带连接有同步带轮B13,齿轮B12和同步带轮B13设置在转轴20上,转轴20与发电机9连接。所述单向轴承A14和单向轴承B15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发电机9连接有稳压及储能装置21。所述稳压及储能装置21包括包括二极管、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充电管理模块和锂电池,所述二极管接入发电机的正极与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的正极输入之间,发电机的负极与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的负极输入连接,DC-DC自动升降压模块输出与充电管理模块连接,充电管理模块与锂电池连接。所述发电机9是直流增速发电机。所述直流增速发电机内设有增速齿轮组,,使得发电机能够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来代替阻尼器。所述支撑架18与下卡箍19通过螺栓螺母刚性连接。与山地车前叉内管3固定的卡箍2和卡箍套1、与山地车前叉外管4固定的上卡箍8与上卡箍套7、与山地车前叉外管4固定的下卡箍19与下卡箍套17均采用螺栓螺母固定,拆装方便,损坏易更换,内圈可嵌有防滑橡胶,防止装置转动以及防止损伤山地车前叉表面。所述麻花杆5与转芯6接触可采用滚针与麻花杆外表面的接触,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本技术的麻花杆传动及变向装置如图2所示,双列角接触轴承16的外圈与下端卡箍支架19及支撑架18固定,内圈与转芯6固定,使得转芯能够承受较大的双向轴向力,使装置更加可靠。麻花杆5与转芯6为线接触,转动效率高。齿轮B12和同步带轮B13直接与直流增速发电机9的转轴(输出轴)固定。直流增速发电机9机身与上卡箍8螺栓固定。当山地车前叉受到振动和冲击后,通过内管3将上下运动传递给麻花杆5。当麻花杆5向下运动时,带动转芯6顺时针旋转,转芯6带动齿轮A10顺时针运动,同步带轮A11内的单向轴承A15脱开,齿轮B12逆时针运动,带动直流增速发电机9发电。当麻花杆5向上运动时,带动转芯6逆时针运动,齿轮A10内单向轴承14脱开,同步带轮A11逆时针运动,带动同步带轮B13逆时针运动,带动直流增速发电机9发电,发出的电能导向稳压储能装置21,经过稳压升压,并通过电源充电管理模块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利用山地车在受到冲击振动时必然会消耗掉的能量进行发电,不会增加骑行的阻力,且本技术体积小,安装方便,易更换,对山地车自身的运作无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麻花杆传动装置,麻花杆传动装置依次连接有变向装置和发电机(9);所述麻花杆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叉内管(3)上的卡箍(2)和卡箍套(1)、固定在前叉外管(4)上的上卡箍(8)和上卡箍套(7)以及下卡箍(19)和下卡箍套(17),所述卡箍(2)连接有麻花杆(5),所述上卡箍(8)和下卡箍(19)之间设有套装在麻花杆(5)上的转芯(6),转芯(6)的下部设有双列角接触轴承(16),双列角接触轴承(16)外圈上设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固定在下卡箍(1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麻花杆传动装置,麻花杆传动装置依次连接有变向装置和发电机(9);所述麻花杆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叉内管(3)上的卡箍(2)和卡箍套(1)、固定在前叉外管(4)上的上卡箍(8)和上卡箍套(7)以及下卡箍(19)和下卡箍套(17),所述卡箍(2)连接有麻花杆(5),所述上卡箍(8)和下卡箍(19)之间设有套装在麻花杆(5)上的转芯(6),转芯(6)的下部设有双列角接触轴承(16),双列角接触轴承(16)外圈上设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固定在下卡箍(1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山地车弹簧避震系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装置包括固定在上卡箍(8)和下卡箍(19)之间的转轴(20)、经单向轴承A(14)设置在转芯(6)上的齿轮A(10)和经单向轴承B(15)设置在转芯(6)上的同步带轮A(11),齿轮A(10)啮合有齿轮B(12),同步带轮A(11)通过同步带连接有同步带轮B(13),齿轮B(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华申允德缪熠楠林礼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