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自1991年日本NEC公司的I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大面积碳纳米管阵列的合成技术、纳米碳管的定向生长技术以及碳纳米管的修饰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范守善等人在文献Nature,Vol.419,801(2002),SpinningContinuous CNT Yarns一文中就曾指出,当从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中拔出一束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可以自组织成一条连续的长线。在这个过程中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起的作用如同一个蚕茧,阵列中的碳纳米管将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首尾相连,从而可形成一条连续的碳纳米管线。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许多优异而独特的光学、电学及机械性质,该种连续的碳纳米管线在场发射电子源、照明以及高强材料等领域呈现出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将这种碳纳米管线固定在场发射显示器的阴极支撑体上,可用作场发射电子源;将其平行排列起来构成的偏振片,可以工作在紫外波段。这种碳纳米管线还可以用作白炽灯的灯丝,其仅需很小的功率就可以发出白炽光。然而,由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其对碳纳米管线的形状需求也不尽相同,而用上述方法抽取来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器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碳纳米管线;将碳纳米管线浸入一挥发性有机溶剂中以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采用一辅助装置,辅助已处理好的碳纳米管线成形,以使其形成一具有预定形状的碳纳米管器件雏形;将碳纳米管 器件雏形进行热处理至一预定温度,使碳纳米管线保持住该预定形状,进而得到一碳纳米管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开利,范守善,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