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其包括手机壳本体和用于控制手机相机的控制组件,其中控制组件包括实体快门键;手机壳本体和控制组件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一连接结构,在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配合下,控制组件可相对于手机壳本体在平面内运动;手机壳本体和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弹性卡扣。本技术方案中,手机壳本体与控制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弹性卡扣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在非拍摄时期,使用者可将控制组件与手机壳本体分离,手机壳本体则与普通手机壳相同,对手机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并且具有较小体积和较轻的重量,可满足使用者对手机握持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领域手机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相机镜头素质不断升级优化,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并且伴随着社交网络以及各类移动应用的推广普及,智能手机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数码相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摄影工具。现有的智能手机均带有触摸屏,通过触摸操作代替传统的实体按键操作。虽然触摸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智能手机的操作效率,但是对于拍照和录像而言,触摸操作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触摸屏幕来完成手机拍摄的相关设置和快门的操作,缺乏实体按键操作的反馈和操作手感,与传统相机操作方式区别较大,从而导致使用者拍摄体验较差。并且随着智能手机屏幕尺寸日趋增大,通过触摸操作亦很难实现单手拍摄。双手操作又限制了智能手机拍摄的灵活性,并且容易导致手指遮挡手机相机镜头的问题。为了满足人们对智能手机拍摄体验的需求,带有实体快门键的手机壳随之产生。但是现有技术中带有实体快门键与手机壳一体设置,无法拆装,造成手机安装该手机壳后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有实体快门键的手机壳体积加大,非拍摄期间使用不方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和用于控制手机相机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实体快门键;所述手机壳本体和所述控制组件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配合下,所述控制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在平面内运动;所述手机壳本体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弹性卡扣。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相互配合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手机壳本体上具有设定长度的延伸。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至少贯通所述控制组件的一侧。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燕尾凸起。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手机的长度方向。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T型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倒T型凹槽结构,。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扣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的弹性件、在弹性件作用下弹出的连接凸起,以及可控制所述连接凸起克服弹性力降低高度的开关机构,所述手机壳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凸起配合实现位
置固定的连接凹槽。可选的,所述手机壳本体可拆卸安装有对应手机相机镜头设置的辅助镜头。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操作装置、与所述操作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实现控制器与手机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操作装置包括对应手机侧面设置的实体快门键。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自拍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手机壳本体与控制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弹性卡扣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拍摄时,使用者可将控制组件与手机壳本体配合,控制组件可以给予使用者与传统相机的相同的拍摄体验,并且有利于单手握持;在非拍摄时期,使用者可将控制组件与手机壳本体分离,手机壳本体则与普通手机壳相同,对手机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并且具有较小体积和较轻的重量,可满足使用者对手机握持体验。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手机壳本体可拆卸连接有辅助镜头。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辅助镜头,可应对不同的拍摄场景和拍摄需求,提高手机相机的拍摄适用性和拍摄质量。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控制组件具有与自拍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控制组件与手机壳本体分离后可用于自拍控制,提高该手机壳使用场景,节约使用者购买单独自拍控制器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图1中手机壳本体与控制组件的配合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机壳本体、2-控制组件、3-辅助镜头、4-第一连接结构、5-第二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至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实施例。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和控制组件2。手机壳本体1对应手机外形参数设定,包括对应手机后盖以及侧面的后盖结构和侧面结构。手机壳本体1与手机可拆卸连接,安装时可对手机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该手机壳本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对应手机相机镜头设置的辅助镜头3。此处,辅助镜头3可为广角镜头、鱼眼镜头、微距镜头或长焦镜头等扩展手机镜头拍摄模式的镜头,提高手机拍摄的可玩性;可为UV镜或偏振镜等过滤光线改善手机相机镜头拍摄质量的镜头,也可为包括单纯用于手机相机镜头的保护镜头。如此设计,可有效提高手机相机镜头的扩展性、可玩性以及拍摄质量,提高手机相机的适用性。本实施例中,辅助镜头3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具体地,手机壳本体1对应手机背面相机镜头位置开设有圆形的镜头开口,该镜头开口内壁开设有连接螺纹,辅助镜头3外周设置有与镜头开口的连接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结构。显而易见地,辅助镜头3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还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连接。控制组件2用于控制手机相机进行拍摄,包括组件壳体、操作装置、电池、控制器及通讯模块。组件壳体具有容置电池、控制器及通讯模块的内腔,并具有人体工学的外形轮廓,提升使用者的握持体验。该组件壳体外表面位置设置有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包括设置组件壳体对应手机侧面设置的实体快门键,该实体快门键为两段式快门键,轻按用于对焦,再按用于拍摄。操作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手机相机镜头焦距调节的焦距调节装置。该焦距调节装置包括可旋转套设于快门键外周的转动环,该转动环上设置有便于使用者调节的拨杆。使用者通过操作拨杆使转动环正向或者反向旋转,
实现相机焦距增大和缩小。操作装置根据实际需求还可包括用于切换相机模式(普通、微距、全景或录像等)的切换按钮。操作装置与设置于组件壳体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实现与手机的通信,从而实现控制组件2对手机相机的控制。通信方式为蓝牙或者wifi无线通信方式。电池为锂电池,用于为该控制组件2单独供电。显而易见地,该控制组件2还应包括设置于组件壳体上的控制组件2开关、配对连接开关以及电池充电接口。从图2中可以看出,手机壳本体1和控制组件2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结构4和第二连接结构5。在第一连接结构4和第二连接结构5相互配合下,控制组件2可相对于手机壳本体1在与手机壳本体1后盖结构平行的平面内运动。手机壳本体1和控制组件2之间设置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弹性卡扣。第一连接结构4、第二连接结构5和弹性卡扣实现手机壳本体1和控制组件2的可拆卸连接。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壳本体(1)和用于控制手机相机的控制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实体快门键;所述手机壳本体(1)和所述控制组件(2)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4)和第二连接结构(5),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5)的配合下,所述控制组件(2)可相对于所述手机壳本体(1)在平面内运动;所述手机壳本体(1)和所述控制组件(2)之间设置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弹性卡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壳本体(1)和用于控制手机相机的控制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实体快门键;所述手机壳本体(1)和所述控制组件(2)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4)和第二连接结构(5),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5)的配合下,所述控制组件(2)可相对于所述手机壳本体(1)在平面内运动;所述手机壳本体(1)和所述控制组件(2)之间设置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弹性卡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5)为相互配合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手机壳本体(1)上具有设定长度的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5)至少贯通所述控制组件(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5)为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为燕尾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快门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鹏,何嘉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