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脉冲激光扫描直接制备α-FeSi2薄膜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57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冲激光扫描直接制备α-FeSi↓[2]薄膜的工艺,涉及一种Fe-Si化合物,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基片上沉积一层厚度50-100nm的金属Fe膜,随后在空气中采用二极管泵浦激光器(Nd:YAG)产生的脉冲激光进行扫描,直接获得Fe-Si化合物中的高温金属相α-FeSi↓[2]薄膜,本工艺加工的α-FeSi↓[2]薄膜厚度均匀、面积大,采用脉冲激光扫描直接形成金属相α-FeSi↓[2],在基于β-FeSi↓[2]的微电子或光电子器件中作电极和金属连接,不用引入其它材料,使工艺过程大大简化,这对新型环境友好半导体材料β-FeSi↓[2]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e-Si化合物,具体地说是Fe-Si化合物的 高温金属相(x-FeSi2薄膜的制备方法及采用此方法制备的a-FeSi2薄膜材料。
技术介绍
过渡金属硅化物Fe-Si化合物中高温金属相a-FeSi2,其块体 材料通常是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而对a-FeSi2薄膜的研究则很少见, 一般 采用电子束蒸发将Fe或Fe、 Si按化学计量比沉积于Si基片上,然后在930 °C 以上高温退火获得a-FeSi2薄膜。高温退火易造成材料中杂质扩散,影响集 成电路元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研究出一种新的生产高温金属相a-FeSi2 薄膜的制备方法,使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廉,易于制备大面积薄膜。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基片上沉积一层厚度约50 — 100 nm的金属Fe膜,随后在空气中采用二极管泵浦激光器(Nd: YAG)产生 的脉冲激光对金属Fe膜进行扫描,直接获得Fe-Si化合物中的高温金属相 a-FeSi2薄膜。本专利技术所指的磁控溅射方法是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溅射仪中, 以纯度为99.95%的金属铁作靶材,以Si (100)单晶片作基片,在室温下 溅射沉积,溅射沉积条件为背底真空2xl(^Pa,溅射气压1.0-2.5 Pa, Ar 气流量15-30 SCCM,溅射功率80-100 W,基片偏压-50 V,在Si基片上沉 积一层厚50 —100 nm的金属铁膜。本专利技术所指在空气中采用二极管泵浦激光器((Nd: YAG)产生的脉冲激光进行扫描,直接获得Fe-Si化合物中的高温金属相ct-FeSi2薄膜条件是: 激光波长 ^1.06pm,脉冲宽度140ns,激光能量密度0.95 J cm气扫描后 直接形成了a-FeSi2薄膜。 操作分为以下几步1. 基片及基片清洗基片选用Si(100)单晶片,单面抛光,电阻率7 — 13 Q cm。装入溅射 室前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各超声清洗10分钟,用氮气吹干。2. 金属Fe膜的制备将清洗好的基片置于溅射仪的溅射室内,以纯度为99.95%的金属铁作 靶材,以Si (100)单晶片作基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室温下在基片 上沉积厚度为50—100 nm的Fe膜。溅射工艺参数如下背底真空2xl(T5 Pa, 溅射气压1.0-2.5 Pa, Ar气流量15-30 SCCM,溅射功率80-110 W,基片偏 压-50V,沉积时间5-10分钟(根据膜厚确定)。3. 脉冲激光扫描Fe膜直接制备a -FeSi2薄膜磁控溅射沉积的Fe膜,在空气中采用二极管泵浦激光器(Nd: YAG) 产生的脉冲激光进行扫描,直接获得Fe-Si化合物中的高温金属相a-FeSi2 薄膜。激光波长X4.06pm,脉冲宽度140ns,当激光能量密度0.95 J cm—2 时,扫描后直接形成了a-FeSi2薄膜。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a-FeSi2薄膜的工艺,由于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使沉积 在Si基片上的铁膜厚度得到严格控制,厚度均匀,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制 备大面积薄膜。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激光扫描的方式进行热处理,它利用聚焦激光斑在样 品表面极小范围内(iam量级),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ns量级)使温度快速升至极高(103 K以上),使得Fe、 Si原子迅速扩散并直接形成Fe-Si化 合物中的高温金属相a-FeSi2薄膜。采用脉冲激光扫描方法直接形成金属相a-FeSi2,在基于P-FeSi2的微电 子或光电子器件中作电极或金属连接,不用引入其它材料,使工艺过程大 大简化,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并能提高元器件性能(降低杂质含量及其 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这对新型环境友好半导体材料P-FeSi2的开发、应用 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由上述方法制备的a-FeSi2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日本理 学D/MAX-2200)和扫描电镜(SEM)(日立S3400N)对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 进行了表征。分别见图l和图2。附图说明图1脉冲激光扫描制备的a -FeSi2薄膜的XRD谱。 XRD谱证实直接形成了 Fe-Si化合物系统的高温相a-FeSi2,且具有 (100)择优取向,图中,横座标表示衍射角,纵座标表示衍射强度; 图2脉冲激光扫描制备的a ^^12薄膜的SEM图像。 其中图2a为低倍像(200倍),a左边为激光扫描后的薄膜表面,右边 为扫描前的薄膜表面。图b为高倍像(5万倍)。从图2可知,SEM图像显 示样品表面有晶粒出现,且晶粒分布均匀密集;图3不同能量密度的脉搏冲激光扫描Fe/Si膜的XRD谱。 XRD测量结果证实磁控溅射沉积的Fe/Si薄膜用能量密度为0.11-1.65 J cm^脉冲激光扫描后直接形成了 Fe-Si化合物中的高温金属相a-FeSi2,薄膜 的结晶性质随激光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加,当激光能量密度为0.95 J cm—2时, 薄膜结构的结晶性最好,且为单一a-FeSi2相;当激光能量密度较低时,薄膜中还有未反应的Fe存在,而激光能量密度较高时,衍射谱中出现了较多 的衬底Si峰,只有当激光能量密度为0.95 J cm—2时,Fe完全反应形成了 a-FeSi2薄膜,且衬底Si只有(400)峰出现。SEM观察表明,当激光能量 密度较低时,薄膜中只有部分区域结晶,而激光能量密度较高时,样品中 虽然出现了显著的晶粒,但同时出现了明显的激光损伤,因而在XRD谱中 出现了来自衬底Si的多个晶面的衍射峰。仅当激光能量密度为0.95 J cm—2 时,样品表现结晶显著,晶粒分布均匀密集,且没有明显的激光损伤现象。 结论采用脉冲激光扫描磁控溅射Fe/Si薄膜直接制备(x-FeSi2薄膜 的最佳条件是Fe膜厚50-100 nm,激光能量密度0.95 J cm—2;图4不同能量密度脉冲激光扫描Fe/Si膜的SEM图像,其中图4a能 量密度1.65 J cm-2,图4b能量密度为0.95 J cm—2。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将单面抛光的Si(100)单晶片(电阻率7—13 Q cm)在丙酮、无水 乙醇和去离子水中各超声清洗10分钟,用氮气吹干。2. 将清洗好的基片置于溅射室内,抽真空至2xl0—5 Pa,充入99.999% 纯Ar气,溅射过程中保持Ar气压强为2.0Pa, Ar气流量30SCCM,溅射 功率100W,基片偏压-50V,在基片上沉积Fe膜,沉积时间10分钟。3. 取出溅射沉积在Si基片上的Fe膜,在空气中采用二极管泵浦激光器 (Nd: YAG)产生的脉冲激光进行扫描,激光波长人=1.06 pm,脉冲宽度140ns,激光能量密度0.11-1.65 Jcm-2,扫描间距10(im。4. XRD测量证实a-FeSi2的形成,见图3,图4为不同能量密度脉冲激 光扫描Fe/Si膜的SEM图像。由于本工艺加工的a-FeSi2薄膜厚度均匀,面积大,采用脉冲激光扫描方法直接形成金属相a-FeSi2 ,在基于0-FeSi2的微电子或光电子器件中作 电极或金属连接,不用引入其它材料,使工艺过程大大简化,这对新型环 境友好半导体材料e-FeSi2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 用本专利技术工艺生产的a -FeSi2薄膜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脉冲激光扫描直接形成α-FeSi2薄膜的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冲激光扫描直接形成α-FeSi↓[2]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基片上沉积一层厚度50-100nm的金属Fe膜,随后在空气中采用二极管泵浦激光器(Nd:YAG)产生的脉冲激光对金属Fe膜进行扫描,直接获得Fe-Si化合物中的高温金属相α-FeSi↓[2]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泉张晋敏肖清泉张勇余平杨子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