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结晶碳化硅棚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6400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结晶碳化硅棚板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选用不同粒级的SiC粉按比例称量,加入适量水及羧甲基纤维素,均匀混合,得混合料;(2)将上述混合料加入模具中冲压成型,获得棚板坯体;(3)将所述棚板坯体置于烧结炉中烧结采用充填惰性气体以隔绝空气并形成保护气氛;烧结温度达到1950℃~2400℃,保温1小时;继续升温至2800℃,保温60‑80min,断电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相比于同类型的产品,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抗热震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可导热性能,使用寿命长,性能更加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结晶碳化硅制品的棚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再结晶碳化硅制品因其具有独特的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导热快、强度高、蓄热小、寿命长及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化工、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然而在恶劣的高温及热冲击条件下使用使其性能降低、寿命变短,再结晶碳化硅棚板即是其一种利用,而目前的再结晶碳化硅棚板大部分是直接使用一定颗粒级的碳化硅微粉,与碳混合后成型生坯,然后在高温下渗硅部分硅与碳反应,生成碳化硅与胚体中的碳化硅结合,达到烧结的目的。中国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再结晶碳化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5645963A、申请公布日为2016.06.08、申请号为2016100188804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结晶碳化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再结晶碳化硅制品的原料由质量份数为60~70份碳化硅粗粉、30~40份碳化硅细粉、1~3份碳化硼粉、2~6份生物质糖和1~3份成型助剂组成,碳化硅粗粉的粒径为20~150微米,碳化硅细粉的粒径为0.3~2微米;碳化硼粉的粒径为0.3~2微米;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生物质糖溶于水得糖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结晶碳化硅棚板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选用不同粒级的SiC粉按比例称量,加入适量水及羧甲基纤维素,均匀混合,得混合料;其中粗颗粒的SiC的含量所占比例为40‑60%,粒径为245‑255μm,90‑100μm目的碳化硅粉末25%‑35%,1μm碳化硅粉末10%‑20%;羧甲基纤维素0.2%~5%;上述组份的含量总和为100%;(2)将上述混合料加入模具中冲压成型,获得棚板坯体;(3)将所述棚板坯体置于烧结炉中,在所述坯体的两端连接上石墨电极,并在接有石墨电极的棚板坯体外围密封采用充填惰性气体以隔绝空气并形成保护气氛;(4)将两石墨电极通电,利用坯体的导电性实施自身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结晶碳化硅棚板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选用不同粒级的SiC粉按比例称量,加入适量水及羧甲基纤维素,均匀混合,得混合料;其中粗颗粒的SiC的含量所占比例为40-60%,粒径为245-255μm,90-100μm目的碳化硅粉末25%-35%,1μm碳化硅粉末10%-20%;羧甲基纤维素0.2%~5%;上述组份的含量总和为100%;(2)将上述混合料加入模具中冲压成型,获得棚板坯体;(3)将所述棚板坯体置于烧结炉中,在所述坯体的两端连接上石墨电极,并在接有石墨电极的棚板坯体外围密封采用充填惰性气体以隔绝空气并形成保护气氛;(4)将两石墨电极通电,利用坯体的导电性实施自身加热烧结,使烧结温度达到1950℃~2400℃,保温1~2小时;(5)调节所述制品两端的电压,以每小时不超过80℃的速度,使制品继续升温至2800℃,保温60-80min,断电后自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鹤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盈通黑金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