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具有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图1为一已知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已知背光模组100通常利用背板102或胶框(未示出)定位导光板104,使导光板104与光源106间维持固定间隙。然而,利用背板102或胶框定位导光板104的方式,背光模组的侧边需占用一段距离而难以应用于侧边宽度极小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因此,针对无边框显示装置可利用分布于四个角落的橡胶元件(未示出)来定位导光板104,然而,橡胶元件本身的弹性变形特性容易使导光板104偏移,导致导光板104与光源106间的间隙值产生变化。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定位可靠度、抗撞击能力及光学品味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导光板、一光源装置、一背板以及至少一弹性件;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及相对所述入光侧的一入光对侧;所述光源装置设置于邻近所述入光侧位置处;所述背板限位所述导光板,所述背板具有承置所述导光板的一基部及与所述基部夹一角度的至少一侧部,所述侧部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对侧之间具有一间距,且所述侧部形成有朝所述入光对侧凸出的至少一凸起结构;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入光对侧之间,所述弹性件对应所述凸起结构形成一凹陷部,且所述凸起结构嵌入所述凹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导光板、一光源装置、一背板以及至少一弹性件;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及相对所述入光侧的一入光对侧;所述光源装置设置于邻近所述入光侧位置处;所述背板限位所述导光板,所述背板具有承置所述导光板的一基部及与所述基部夹一角度的至少一侧部,所述侧部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对侧之间具有一间距,且所述侧部形成有朝所述入光对侧凸出的至少一凸起结构;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入光对侧之间,所述弹性件对应所述凸起结构形成一凹陷部,且所述凸起结构嵌入所述凹陷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侧与所述入光对侧之间的距离具有一最大容许变异量,且所述凸起结构的顶点相对未胀缩前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对侧的距离实质上等于所述最大容许变异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相对所述入光对侧的最小距离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对所述入光对侧的最小距离实质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陷部分别具有一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陷部具有一互补的外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一半球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小于1mm。8.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培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