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应用于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例如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包括光学组件、光源、反射件及背板。光源设置在由背板与光学组件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反射件设置于背板的内表面以将自光源射至其上的光反射至光学组件。随着电子产品的薄型化发展,背光模组亦需做得越来越薄,目前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常通过减少光源数量来实现薄型化,而为保证亮度,采用的光源需具有更大的发光角度。然,在实际使用中,常发现该类背光模组的光学组件呈现出亮度不一的区域,虽光学组件具有扩散光线的效果,但这种亮度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如何在顺应薄型化发展的前提下减避这种亮度不均的现象以提高显示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亮度均一的背光模组。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组件及一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包括侧板及底板;所述侧板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多个光源组件间隔分布且对应所述底板设置;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入射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入射光强度,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微结构,以降低该第一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光源组件及一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包括侧板及底板;所述侧板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多个光源组件间隔分布且对应所述底板设置;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入射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入射光强度,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微结构,以降低该第一区域的光反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光源组件及一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包括侧板及底板;所述侧板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多个光源组件间隔分布且对应所述底板设置;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入射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入射光强度,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微结构,以降低该第一区域的光反射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多个开孔,所述开孔贯穿所述侧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呈圆形、椭圆形、方形、棱形、三角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一灰阶层,所述灰阶层的光反射率小于所述侧板的光反射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阶层通过粘贴的方式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呈多排设置,所述微结构设置于两相对所述侧板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昱麒,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