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侧脚架,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侧脚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设有该自动侧脚架的电动车、自行车和摩托车。
技术介绍
侧脚架因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普遍使用在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上,现有的侧脚架在行车前采用手动方式单独完成脚架回弹,即在收起时需要驾驶者专门在侧脚架上施加一个外力,通常是用脚向上踢一下侧脚架使其收起,而忘记收起侧脚架将会带来行车安全问题,因为忘记收起的侧架脚在行驶时很容易剐蹭到凸起的地面等,使车辆失去方向,非常危险。同时,当需要在有一定坡度的路面停车时,现有的脚架,无论是主脚架还是侧脚架,均无法安全停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侧脚架需要手动回弹驾驶者如果忘记就会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起的自动侧脚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侧脚架,包括固定架、脚架摇杆、脚架连杆和驱动杆,所述固定架用于实现所述自动侧脚架与车架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脚架摇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脚架摇杆的另一端用于在使用时支撑地面,所述第二 ...
【技术保护点】
自动侧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脚架摇杆(2)、脚架连杆(3)和驱动杆(4),所述固定架(1)用于实现所述自动侧脚架与车架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脚架摇杆(2)的一端连接,所述脚架摇杆(2)的另一端用于在使用时支撑地面,所述第二固定轴可转动地与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架连杆(3)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脚架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架摇杆(2)上的固定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与所述脚架摇杆(2)之间连接有弹簧(5),所述驱动杆(4)上设置有供控制线连接的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侧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脚架摇杆(2)、脚架连杆(3)和驱动杆(4),所述固定架(1)用于实现所述自动侧脚架与车架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脚架摇杆(2)的一端连接,所述脚架摇杆(2)的另一端用于在使用时支撑地面,所述第二固定轴可转动地与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架连杆(3)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脚架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架摇杆(2)上的固定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与所述脚架摇杆(2)之间连接有弹簧(5),所述驱动杆(4)上设置有供控制线连接的接线位置,所述自动侧脚架用于支撑时,所述脚架摇杆(2)在外力作用下到达支撑位置,所述弹簧(5)被拉伸,所述驱动连杆(4)和所述脚架连杆(3)抻直与所述固定架(1)、所述脚架连杆(3)一起构成三角支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侧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与所述脚架连杆(3)连接在所述脚架摇杆(2)的同一位置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侧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连杆(3)上、与所述驱动杆(4)的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护板(31)。4.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侧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上、与所述脚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玉,李俊霞,袁进松,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