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海峰专利>正文

新型转子围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79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转子围棋,将棋子与棋盘设计成一体便于携带、保管。下棋时避免了来回取棋的动作,取消了棋子盒,成本低廉,适合批量注塑生产,有利于围棋活动的开展。(*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棋类。目前的围棋基本上是棋子和棋盘相分开,不便于携带,且下棋时受外力的干扰,棋子易散乱,使用场合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棋子和棋盘连体的便于携带、适于不同场合下使用的新式围棋。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棋盘、棋子和转轴构成,棋盘包括棋盘面和框架,棋子制成特殊球缺体,即出现三个圆平面。球冠部分一半涂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球冠相对的圆平面与棋盘面颜色一致,上绘与棋盘格线相吻合的交叉线。棋子两端无色平行圆平面的中心线上开有正六边形中心轴孔。棋盘面上横向与纵向各有19排圆孔,每排19个共361个圆孔。框架上也相应地开有19排正六边形轴孔,每排19个以固定19根正六棱柱转轴。每根转轴上穿19枚棋子,形成一根棋串,这样,在棋盘面下边有与每个圆孔对应的共361枚棋子。本技术将棋子与棋盘设计成一体,便于携带、保管。下棋时避免了来回取棋子的动作,取消了棋子盒,成本低廉,适合批量注塑生产,有利于围棋活动的推广。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配剖面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棋子的外观图。图中1棋盘面、2棋子、3转轴,4框架。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正六棱柱转轴3与框架4上的轴孔紧密配合并固定,与棋子2轴孔是间隙配合,使棋子2既能绕转轴3转动,又能定位,而转轴3本身不转动。每枚棋子三种色彩的圆面大小要与棋盘面上圆孔大小相符。装配时,使每枚棋子涂有颜色的圆平面与棋盘面相平,即成为整个棋盘面的一部分。棋子2要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在转轴3上,以便沿同一方向拨动棋子时,每枚棋子显色相同。框架4的高度根据棋子2的球冠顶到圆平面的距离而定。下围棋者只需从圆孔处沿与转轴垂直方向拨动棋子即可以达到布子的目的。举一实施例如下棋子球半径为R,有色圆平面距中心轴距离为0.5R,两平行圆平面间距为1.732R,棋盘面为正方形,每个圆孔的直径是1.732R,框架高度可取为2R。权利要求1.一种由棋盘、棋子等构成的新型转子围棋,其特征在于有19根六棱柱转轴,19枚棋子通过自身轴孔穿在每根转轴上,形成棋串,19根棋串又固定在框架上,361枚棋子对应棋盘面上的361个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围棋,其特征在于棋子制成球缺体,球冠一半涂白,一半涂黑,球冠相对圆平面与棋盘面颜色一致,上绘与棋盘面格线相吻合的交叉线;每枚棋子三种色彩的圆面大小与棋盘面上圆孔大小相符;棋子两端无色圆平面的中心线上开有正六边形中心轴孔。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转子围棋,将棋子与棋盘设计成一体便于携带、保管。下棋时避免了来回取棋的动作,取消了棋子盒,成本低廉,适合批量注塑生产,有利于围棋活动的开展。文档编号A63F3/04GK2114490SQ9221032公开日1992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潘海峰 申请人:潘海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棋盘、棋子等构成的新型转子围棋,其特征在于:有19根六棱柱转轴,19枚棋子通过自身轴孔穿在每根转轴上,形成棋串,19根棋串又固定在框架上,361枚棋子对应棋盘面上的361个圆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潘海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