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海峰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移动式藻水分离工艺及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8285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自动移动式藻水分离工艺及分离系统,其中,藻水分离工艺,依次通过絮凝步骤、藻水分离步骤和压滤步骤,将蓝藻形成藻饼,所述絮凝步骤通过检测待处理藻液内蓝藻浓度,来控制絮凝药剂的自动定量添加。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计算并控制絮凝剂添加量,又能实现连续絮凝分离,而且脱水后的藻饼含水率低,不易散发恶臭,便于后续藻饼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移动式藻水分离工艺及分离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涉及一种全自动移动式藻水分离工艺及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湖、库、塘、河等水体的富营养化易发生蓝藻的暴发性生长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蓝藻水华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它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对水体本身及周边生态环境、景观、乃至人类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针对蓝藻水华的防控和处理,采用机械打捞清除与藻水分离是目前最为有效和安全的技术路线,已被多数人认同。现已通过固定式藻水分离站或移动式藻水分离装置实现了藻水分离,包括管道吸取富含蓝藻的水体、絮凝气浮、脱水、尾水处理、藻泥转运等基本步骤。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774667A公开的一种规模化、工程化处理高浓度藻浆的藻水分离工艺。然而,现有藻水分离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第一,由于蓝藻爆发具有不确定性与间歇性,且不同时段和地域中蓝藻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导致藻水絮凝过程中絮凝剂的批次添加量不同,故而很难实现无人化操作;第二,基于现有絮凝剂以批次方式添加进入絮凝气浮装置,故絮凝上浮的蓝藻只能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絮凝功能的藻水分离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絮凝步骤、藻水分离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藻水分离步骤之后进行的压滤步骤,通过压滤步骤形成藻饼,所述絮凝步骤通过检测待处理藻液内蓝藻浓度,来控制絮凝药剂的自动定量添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絮凝功能的藻水分离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絮凝步骤、藻水分离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藻水分离步骤之后进行的压滤步骤,通过压滤步骤形成藻饼,所述絮凝步骤通过检测待处理藻液内蓝藻浓度,来控制絮凝药剂的自动定量添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絮凝功能的藻水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浓度通过荧光检测、超声波检测或浊度检测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絮凝功能的藻水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浓度通过检测LED激发藻青蛋白和藻蓝蛋白的荧光能量计算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絮凝功能的藻水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压滤步骤之前,将藻水分离步骤所得藻渣与助滤剂混合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絮凝功能的藻水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步骤、藻水分离步骤和压滤步骤在可移动载体上完成。


6.一种具有自动絮凝功能的藻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处理藻液进行蓝藻浓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蓝藻絮凝药剂添加的蓝藻浓度检测和控制装置;
由蓝藻浓度检测和控制装置控制絮凝药剂自动定量添加的加药装置;
接受加药装置投入的絮凝药剂并使藻液进行絮凝反应的絮凝装置;
对絮凝产物进行藻水分离的气浮浓缩装置;
对分离所得藻渣进行压滤的压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峰鲍文娜董骏豪傅晨梅贺仲宪
申请(专利权)人:潘海峰鲍文娜董骏豪傅晨梅贺仲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