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3089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外梁模板、吊架、设置于所述外梁模板上的加固单元以及位于所述外梁模板一侧的楼面板,所述外梁模板包括梁外侧模板和位于所述楼面板与梁外侧模板之间的梁内侧模板;所述吊架包括吊拉部、连接部以及平行于所述吊拉部的定位部;所述加固单元包括背楞、对拉杆以及两个辅助定位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防止跑模、混凝土浇筑后成型质量好、加固性能强、无后期维护成本且施工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铝合金模板施工过程中,在大降板或公共位反梁结构中常出现混凝土平整度不足,甚至跑模的现象。在反梁超过6米时跑模现象更为严重。某项目采光井处反梁上反140mm,沉降80mm,长8米,拆模后在没有吊架拉的区域跑模问题严重,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相关技术关于大沉降及反梁加固结构设计中,受限于沉降位及反梁结构的防水要求,不能进行打孔操作,设计的背楞以只吊不拉的方式存在,无法保证外侧模板的限位效果,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平整度较差,需要后期维护,影响了施工效率。另外吊架方式单一,当沉降位模板面积较大时,吊模实际上只能定位,起不到吊起的作用。由此相关技术中的建筑模板加固方式存在跑模现象严重、混凝土浇筑后成型质量差、加固性能弱、后期维护成本较高以及施工效率较低的不足。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模板加固装置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跑模、混凝土浇筑后成型质量好、加固性能强、无后期维护成本且施工效率较高的建筑模板加固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模板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梁模板、吊架、设置于所述外梁模板上的加固单元以及位于所述外梁模板一侧的楼面板,所述外梁模板包括梁外侧模板和位于所述楼面板与梁外侧模板之间的梁内侧模板,所述梁内侧模板包括第一内侧模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内侧模板下方的第二内侧模板;所述吊架包括吊拉部、连接部以及平行于所述吊拉部的定位部,所述吊拉部固定于所述梁外侧模板和第一内侧模板的顶部,所述连接部紧贴所述第一内侧模板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吊拉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楼面板上;所述加固单元包括背楞、对拉杆以及两个辅助定位件,所述背楞紧贴所述梁外侧模板的远离所述梁内侧模板的一侧设置,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梁模板、吊架、设置于所述外梁模板上的加固单元以及位于所述外梁模板一侧的楼面板,所述外梁模板包括梁外侧模板和位于所述楼面板与梁外侧模板之间的梁内侧模板,所述梁内侧模板包括第一内侧模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内侧模板下方的第二内侧模板;所述吊架包括吊拉部、连接部以及平行于所述吊拉部的定位部,所述吊拉部固定于所述梁外侧模板和第一内侧模板的顶部,所述连接部紧贴所述第一内侧模板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吊拉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楼面板上;所述加固单元包括背楞、对拉杆以及两个辅助定位件,所述背楞紧贴所述梁外侧模板的远离所述梁内侧模板的一侧设置,所述辅助定位件包括第一斜撑板和自所述第一斜撑板延伸形成的第二斜撑板,所述第一斜撑板和第二斜撑板形成一夹角,一所述辅助定位件固定于所述背楞上,另一所述辅助定位件收容于第二内侧模板内,所述对拉螺杆依次穿过一所述辅助定位件的第一斜撑板、背楞、梁外侧模板、第二内侧模板以及另一所述辅助定位件的第一斜撑板,并通过与设置于所述对拉杆上且分别位于两所述辅助定位件外的螺母配合实现所述梁外侧模板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维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