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157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00: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两侧的第一压感电极层和第二压感电极层;其中,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多个凹槽。按照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实现压力的检测而不额外增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膜层,有利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轻薄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机交互界面交互操作要求的提高,希望对显示屏上施加的压力能够被检测到。为了满足压力检测的需求,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屏中,通常通过在衬底基板侧设置弹性形变较大的弹性材料,并在弹性材料两侧设置压感电极。当外界压力按压有机发光显示屏幕时,两个压感电极之间距离变小,电容变大,从而将压力转化为电学参数的变化来实现压力大小的检测。然而,采用上述在衬底基板侧增加弹性材料的方式来检测压力,会增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厚度,不利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两侧的第一压感电极层和第二压感电极层;其中,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凹槽。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上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在第一基板两侧设置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且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具有多个凹槽,由于凹槽的存在,当外界作用力施加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上时,第一压感电极层与第二压感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第一压感电极与第二压感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的容量发生变化,进而可以检测到上述外界作用力,这样一来,省却了现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弹性材料膜层,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1B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1C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2A示出了图1A~图1C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中凹槽的一种分布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1A~图1C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中凹槽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图3A示出了图1A~图1C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一种形状的第一压感电极及第一压感电极与凹槽的分布示意图;图3B示出了图1A~图1C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形状的第一压感电极及第一压感电极与凹槽的分布示意图;图3C示出了图1A~图1C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又一种形状的第一压感电极及第一压感电极与凹槽的分布示意图;图4A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4B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5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A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B示出了又一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A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B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C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有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结合图1A~图1C以及图2A,图1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1B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1C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2A示出了图1A~图1C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中凹槽的一种分布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A、图1B、图1C及图2A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1,阵列基板11包括第一基板12。阵列基板1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一侧的驱动电路层(图中未示出)等。驱动电路层中形成有多个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用于驱动与其对应的有机发光单元发光。第一基板12具有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相对。第一基板12的材料例如可以为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两侧的第一压感电极层10和第二压感电极层13。第一压感电极层1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压感电极(图中未示出)。第二压感电极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感电极(图中未示出)。第一压感电极在第一基板1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压感电极在第一基板1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也就是说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存在正对的区域。这样第一压感电极、第二压感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之间的第一基板12形成平行板电容结构。由平行板电容的计算公式可知,平行板电容的容量与两个电极正对的面积成正比,而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对由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形成的平行板电容来说,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由于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的正对面积恒定,且第一压感电极与第二压感电极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因此,由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形成的电容的容量为一个定值;当有压力作用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上时,由于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的正对面积不会随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变化,若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之间的距离随压力发生变化,则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形成的电容的容量也会发生变化。可以利用积分器等器件对电容的容量变化直接进行测量,或者利用电路测得电容量变化对电路中信号强度的影响。这样,可以将施加至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压力转化为电容量、信号强度等可测量的电学参数的变化。由此可以根据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之间由于距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电容的容量变化来检测作用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上的压力。通常,压力是作用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上的。为了使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之间的距离比较容易发生变化,也即可以对位于显示区AA中的第一基板12的第一表面121进行挖槽,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形成凹槽120,如图1A所示。或者对第一基板12的第二表面122进行挖槽,在第一基板12的第二表面122形成凹槽120,如图1B所示。或者对第一基板12的第一表面121及第一基板12的第二表面122同时挖槽,在第一基板12的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均形成凹槽120,如图1C所示。由于第一基板12上有凹槽的存在,当有压力作用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上时,第一基板发生形变,引起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两侧的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使得第一压感电极和第二压感电极形成的电容的容量随之发生变化。如图2A所示,在第一基板12的显示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两侧的第一压感电极层和第二压感电极层;其中,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两侧的第一压感电极层和第二压感电极层;其中,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发光层;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为平面,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感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或者,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压感电极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h满足:h/L≥0.15,其中L为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阴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阴极层之间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其中,所述阴极层复用为所述第二压感电极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感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h满足:h/L≥0.1,其中L为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阴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阴极层之间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泉鹏冷传利陈海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