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耐冲击性优异并具有稳定的特性的电子器件、具有该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电子器件具有:容器,其具有配置在底板(12)上的第1突出部(18a)和第2突出部(18b);以及振动片(30),振动片(30)以第1突出部(18a)和第2突出部(18b)与第1面(32a)具有间隙地面对的方式将振动片(30)的第3侧面(34c)侧的端部经由连接部件(62)载置于容器(10),第1突出部(18a)和第2突出部(18b)在俯视时一部分与振动片(30)的第4侧面(34d)侧的第1面(32a)重叠并且被配置成沿着与振动片(30)的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排列。此外,当设与振动片30的长度方向相交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1、第1突出部与第2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为L2、电极膜的与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3时,满足L1>L2>L3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具有该电子器件的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技术介绍
使用了石英等压电材料的电子器件作为振荡器、振子、谐振器、滤波器等电子部件被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其中,振荡器作为时刻源、控制信号等的定时源和参考信号源等,在电子设备类中被广泛应用。振荡器在具有收纳空间的容器内搭载有振动片和电子部件并被气密密封,该振动片具有设置于振动片的振动区域的两个主面的激励电极,该电子部件对振动片进行激励并产生稳定的基准频率。为了避免由于振动片的线膨胀系数与容器的构成材料不同而导致的失真的影响,振动片以仅将其一端侧固定的悬臂结构被搭载。因此,在向振荡器施加了下落等的冲击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有可能由于振动片的自由端部较大地移位而与容器的一部分接触,从而发生破损。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在配置有作为振动片的石英振动元件的容器中,在向石英振动元件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成为支撑的、配置于石英振动元件的自由端部侧的枕部朝向石英振动元件的固定端部侧依次加宽。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在配置有作为振动片的压电振动元件的容器中,将在向压电振动元件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成为支撑的枕台(枕部)配置在压电振动元件的自由端部侧和与将压电振动元件的自由端部与固定端部连结起来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在配置有作为振动片的压电振子的容器中,在向压电振动元件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成为支撑的、配置在与将压电振子的自由端部与固定端部连结起来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枕部件(枕部)成为从压电振子的内侧朝向外侧的方向向上倾斜的倾斜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659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3979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122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虽然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通过将枕部的内边配置于比振动片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能够提高振动片的耐冲击性,但是例如根据枕部的内边与振动片的激励电极之间的位置关系,枕部与激励电极接触,有可能损伤激励电极,进而有可能产生振荡器的基准频率的变化和历时变化特性的劣化。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由于将枕部配置于振动片的长边中间部,因此例如根据向振动片施加的冲击的程度,有可能振动片的自由端部与容器接触,进而有可能发生振动片的破损或使振动片的特性劣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电子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包含以下部分:容器,其包含底板和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以及振动片,其被收纳在所述容器中,所述振动片包含第1面、第2面和将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连接起来的侧面,所述侧面包含以下部分:相面对地配置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以及第3侧面和第4侧面,它们面对地配置,并在与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1面设有电极膜,所述振动片的所述第1面上的所述第3侧面侧经由所述连接部件而载置于所述容器,使得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与所述第1面以具有间隙的方式面对,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在俯视时与所述第1面的所述第4侧面侧的一部分重叠,并且被配置成沿着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所排列的方向排列,在俯视时,当设所述振动片的所述第1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1、所述第1突出部的所述第2突出部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突出部的所述第1突出部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2、所述电极膜的所述第1侧面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3时,满足L1>L2>L3的关系。根据本应用例,通过形成为L1>L2的关系,将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配置成在振动片的自由端部侧且在2个位置处,一部分与振动片重叠,因此,能够利用重叠的2个部位支撑由于向振动片施加冲击而移位的振动片的自由端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冲击导致振动片的自由端部较大地移位而产生的振动片的破损。此外,通过形成为L2>L3的关系,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不与构成激励电极的电极膜重叠,因此,能够减少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与激励电极接触而损伤激励电极的可能性。因此,能够减少基准频率的变化和历时变化特性的劣化。由此,具有能够获得耐冲击性优异并具有稳定的振荡特性的电子器件的效果。[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电子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俯视时包含以下部分:第1侧壁部,其配置在沿着所述第1侧面的方向上;第2侧壁部,其配置在沿着所述第2侧面的方向上;以及第3侧壁部,其配置在沿着所述第4侧面的方向上,所述第1突出部从将所述第1侧壁部与所述第3侧壁部连接起来的区域向所述第3侧面的方向突出,所述第2突出部从将所述第2侧壁部与所述第3侧壁部连接起来的区域向所述第3侧面的方向突出。根据本应用例,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被配置成从容器的第3侧壁部朝向振动片的第3侧面方向,因此,能够沿着将振动片的自由端部与固定端部连结起来的方向使与振动片重叠的部分较长。因此,在向振动片施加冲击时,能够在较长的范围内支撑移位较大的振动片的自由端部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冲击导致振动片的自由端部较大地移位而产生的振动片的破损。[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电子器件中,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器件包含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其他突出部,所述其他突出部在俯视时一部分与所述第4侧面重叠并且与所述电极膜不重叠。根据本应用例,除了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以外,另一个突出部即第3突出部也被配置成从第3侧壁部朝向第3侧面方向,因此,能够利用3个部位支撑振动片的自由端部,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冲击导致振动片的自由端部较大地移位而产生的振动片的破损。[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1或2所述的电子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包含以下部分:第1区域,其具有沿着所述第1面的垂线方向的第1厚度;以及第2区域,其一体地设置于所述第1区域的外周,并具有沿着所述垂线方向的第2厚度,该第2厚度小于所述第1厚度,当设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侧面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4、所述第4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4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W1、所述第4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1突出部的所述第3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第4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2突出部的所述第3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中的较长的一方的间隔为W2时,满足L2>L4、W1>W2的关系。[应用例5]在上述应用例3所述的电子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包含以下部分:第1区域,其具有沿着所述第1面的垂线方向的第1厚度;以及第2区域,其一体地设置于所述第1区域的外周,并具有沿着所述垂线方向的厚度比所述第1区域薄的第2厚度,当设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侧面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4、所述第4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4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W1、所述第4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1突出部的所述第3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第4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2突出部的所述第3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中的较长的一方的间隔为W2时,满足L2>L4、W1>W2的关系。根据本应用例4、5,即使是具有振动片的中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包含以下部分:容器,其包含底板和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以及振动片,其被收纳在所述容器中,所述振动片包含第1面、第2面和将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连接起来的侧面,所述侧面包含以下部分:相面对地配置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以及第3侧面和第4侧面,它们相面对地配置,并在与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1面设有电极膜,所述振动片的所述第1面上的所述第3侧面侧经由所述连接部件而载置于所述容器,使得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与所述第1面以具有间隙的方式面对,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在俯视时与所述第1面的所述第4侧面侧的一部分重叠,并且被配置成沿着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所排列的方向排列,在俯视时,当设所述振动片的所述第1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1、所述第1突出部的所述第2突出部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突出部的所述第1突出部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2、所述电极膜的所述第1侧面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3时,满足L1>L2>L3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4.11 JP 2014-081711;2014.04.11 JP 2014-081711.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包含以下部分:容器,其包含底板和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以及振动片,其被收纳在所述容器中,所述振动片包含第1面、第2面和将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连接起来的侧面,所述侧面包含以下部分:相面对地配置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以及第3侧面和第4侧面,它们相面对地配置,并在与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1面设有电极膜,所述振动片的所述第1面上的所述第3侧面侧经由所述连接部件而载置于所述容器,使得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与所述第1面以具有间隙的方式面对,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在俯视时与所述第1面的所述第4侧面侧的一部分重叠,并且被配置成沿着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所排列的方向排列,在俯视时,当设所述振动片的所述第1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1、所述第1突出部的所述第2突出部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突出部的所述第1突出部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2、所述电极膜的所述第1侧面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侧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为L3时,满足L1>L2>L3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俯视时包含以下部分:第1侧壁部,其配置在沿着所述第1侧面的方向上;第2侧壁部,其配置在沿着所述第2侧面的方向上;以及第3侧壁部,其配置在沿着所述第4侧面的方向上,所述第1突出部从将所述第1侧壁部与所述第3侧壁部连接起来的区域向所述第3侧面的方向突出,所述第2突出部从将所述第2侧壁部与所述第3侧壁部连接起来的区域向所述第3侧面的方向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器件包含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其他突出部,所述其他突出部在俯视时一部分与所述第4侧面重叠并且与所述电极膜不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包含以下部分:第1区域,其具有沿着所述第1面的垂线方向的第1厚度;以及第2区域,其一体地设置于所述第1区域的外周,并具有沿着所述垂线方向的第2厚度,该第2厚度小于所述第1厚度,当设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侧面侧的端部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叶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