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转向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8981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转向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光转向膜,包括第一透光基材层以及设置于第一透光基材层上的棱镜层,棱镜层的远离第一透光基材层的一侧表面具有棱镜结构,棱镜结构具有凹陷部,光转向膜还包括:贴合层,设置于棱镜层的远离第一基材层的部分表面上,且贴合层与棱镜层之间具有设置于凹陷部中的间隙,贴合层的折射率小于棱镜层的折射率,且棱镜层与贴合层的折射率差值≥0.05;第二透光基材层,设置于贴合层的远离棱镜层的表面上。通过棱镜层并入射进贴合层的光线,其在贴合层表面与间隙的界面折射角度能够≥1°,从而使射入室内的入射光在通过光转向膜时能够被大角度的偏折,进而有效地提高了通过转向膜的入射光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转向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建筑物内部如玻璃上设置各种功能层来减少建筑物中的能量消耗,从而有效地利用阳光以在建筑物内部提供照明。一种用于在如办公室等建筑物的内部供应光的技术是通过设置转向膜以对进来的阳光进行偏转。然而,由于阳光以朝下的角度进入窗,所以许多这种光并非可用于照明房间,从而导致通过光转向膜的光线利用率较差。现有的光转向膜中的棱镜结构直接面向空气,其折射率差最大,偏折角度最大,但是这会造成窗子玻璃看起来雾化,这是因为透过窗子直接入射到人眼的光线变少。并且,设置时是将转向膜的基材一面贴在窗子玻璃上,从而转向膜的棱镜结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转向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光转向膜的光线的利用率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转向膜,包括第一透光基材层以及设置于第一透光基材层上的棱镜层,棱镜层的远离第一透光基材层的一侧表面具有棱镜结构,棱镜结构具有凹陷部,光转向膜还包括:贴合层,设置于棱镜层的远离第一透光基材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转向膜,包括第一透光基材层(1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材层(10)上的棱镜层(20),所述棱镜层(20)的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基材层(10)的一侧表面具有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具有凹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膜还包括:贴合层(30),设置于所述棱镜层(20)的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基材层(10)的部分表面上,且所述贴合层(30)与所述棱镜层(20)之间具有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的间隙,所述贴合层(3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棱镜层(20)的折射率,且所述棱镜层(20)与所述贴合层(30)的折射率差值≥0.05;第二透光基材层(40),设置于所述贴合层(30)的远离所述棱镜层(20)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转向膜,包括第一透光基材层(1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材层(10)上的棱镜层(20),所述棱镜层(20)的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基材层(10)的一侧表面具有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具有凹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膜还包括:贴合层(30),设置于所述棱镜层(20)的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基材层(10)的部分表面上,且所述贴合层(30)与所述棱镜层(20)之间具有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的间隙,所述贴合层(3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棱镜层(20)的折射率,且所述棱镜层(20)与所述贴合层(30)的折射率差值≥0.05;第二透光基材层(40),设置于所述贴合层(30)的远离所述棱镜层(20)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转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30)与所述棱镜层(20)的折射率差值在0.3~0.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转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30)的靠近所述棱镜层(20)的一侧表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转向膜,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贴合层(30)的材料包括UV固化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转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材层(40)的远离所述贴合层(30)一侧表面的胶粘层。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转向膜,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透光基材层(10)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必昌陈祥冲杨文勋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