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8945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散热管与电池模组接触的一端吸收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管内的制冷介质;制冷介质吸热蒸发,向上运动,并通过散热管外管壁的散热丝将热量散发出去;制冷介质上升至散热管与外界接触的一端放热液化,制冷介质重新流回散热管与电池模组接触的一端;散热丝包括第一散热丝和第二散热丝,第一散热丝沿散热管轴向焊接于散热管的外管壁,且第一散热丝交错叠加,第一散热丝还沿散热管的周向排列开,第二散热丝沿散热管的周向与第一散热丝焊接为一体。相比于传统的风冷和液体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系数均大大提高,并且大大节约了电能,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汽车尾气以及火力发电的废气不断地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得到大力的推广,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为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它的冷却系统离不开关系。目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式多为液体冷却或风冷,这两种冷却方法各有缺点,液体冷却易导致液体泄漏的情况,常发生短路,风冷需要首先过滤空气,并且还要定期更换空气滤芯,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散热管与电池模组接触的一端吸收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管内的制冷介质;制冷介质吸热蒸发,向上运动,并通过散热管外管壁的散热丝将热量散发出去;制冷介质上升至散热管与外界接触的一端放热液化,制冷介质重新流回散热管与电池模组接触的一端;散热丝包括第一散热丝和第二散热丝,第一散热丝沿散热管轴向焊接于散热管的外管壁,且第一散热丝交错叠加,第一散热丝还沿散热管的周向排列开,第二散热丝沿散热管的周向与第一散热丝焊接为一体。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通过制冷介质的吸热蒸发、放热液化的物理特性,将电池模组处散发的热量与外界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在蒸发过程中,能够通过散热丝将热量散发出去,整个散热过程循环不断,实现持续散热的目的。由于第一散热丝首尾两端均焊接在散热管的外管壁,且第一散热丝交错叠加,因此提高了第一散热丝和散热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牢固性以及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增大了散热管轴向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导;第一散热丝沿散热管的周向排列开,由此,增大了散热管周向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第二散热丝沿散热管的周向与第一散热丝焊接为一体,使得第一散热丝、第二散热丝和散热管共同形成一个稳定不易形变的整体,并且外侧形成了网状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另外,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散热管、第一散热丝和第二散热丝焊接在一起的话,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而且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装载有制冷介质的散热管以及散热管外管壁的第一散热丝和第二散热丝实现电池模组与外界的热交换,及时将电池模组散发的热量带到外界,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起到有效的散热冷却效果,相比于传统的风冷和液体冷却,可靠性和安全系数均大大提高,并且大大节约了电能,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管、第一散热丝和第二散热丝为铜材质。其有益效果是:铜材质的导热性高,机械性能优异,非常耐用,因此增强了散热管、第一散热丝以及第二散热丝的导热性,有利于散热管内的制冷介质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性能,并且延长了散热管、第一散热丝和第二散热丝的使用寿命,可多次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管、第一散热丝和第二散热丝为铝材质。其有益效果是:铝材质导热性能及散热性能较好,有利于将制冷介质和外界进行热交换,且成本低,从而降低了该专利技术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如图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散热管4与电池模组2接触的一端吸收电池模组2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管4内的制冷介质;制冷介质吸热蒸发,向上运动,并通过散热管4外管壁的散热丝将热量散发出去;制冷介质上升至散热管4与外界接触的一端放热液化,制冷介质重新流回散热管4与电池模组2接触的一端;散热丝包括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第一散热丝5沿散热管4轴向焊接于散热管4的外管壁,且第一散热丝5交错叠加,第一散热丝5还沿散热管4的周向排列开,第二散热丝6沿散热管4的周向与第一散热丝5焊接为一体。其中,电池模组2至少为两个,且设于电池外壳1内侧,散热管4设于电池模组2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通过制冷介质的吸热蒸发、放热液化的物理特性,将电池模组2处散发的热量与外界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在蒸发过程中,能够通过散热丝将热量散发出去,整个散热过程循环不断,实现持续散热的目的。由于第一散热丝5首尾两端均焊接在散热管4的外管壁,且第一散热丝5交错叠加,因此提高了第一散热丝5和散热管4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牢固性以及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增大了散热管4轴向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导;第一散热丝5沿散热管4的周向排列开,由此,增大了散热管4周向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第二散热丝6沿散热管4的周向与第一散热丝5焊接为一体,使得第一散热丝5、第二散热丝6和散热管4共同形成一个稳定不易形变的整体,并且外侧形成了网状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另外,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散热管4、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焊接在一起的话,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而且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装载有制冷介质的散热管4以及散热管4外管壁的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实现电池模组2与外界的热交换,及时将电池模组2散发的热量带到外界,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起到有效的散热冷却效果,相比于传统的风冷和液体冷却,可靠性和安全系数均大大提高,并且大大节约了电能,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优选地,散热管4、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为铜材质。铜材质的导热性高,机械性能优异,非常耐用,因此增强了散热管4、第一散热丝5以及第二散热丝6的导热性,有利于散热管4内的制冷介质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性能,并且延长了散热管4、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的使用寿命,可多次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优选地,散热管4、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为铝材质。铝材质导热性能及散热性能较好,有利于将制冷介质和外界进行热交换,且成本低,从而降低了该专利技术的生产成本。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散热管(4)与电池模组(2)接触的一端吸收所述电池模组(2)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管(4)内的制冷介质;所述制冷介质吸热蒸发,向上运动,并通过散热管(4)外管壁的散热丝将热量散发出去;所述制冷介质上升至散热管(4)与外界接触的一端放热液化,所述制冷介质重新流回散热管(4)与电池模组(2)接触的一端;所述散热丝包括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所述第一散热丝(5)沿散热管(4)轴向焊接于散热管(4)的外管壁,且所述第一散热丝(5)交错叠加,所述第一散热丝(5)还沿散热管(4)的周向排列开,所述第二散热丝(6)沿散热管(4)的周向与第一散热丝(5)焊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散热管(4)与电池模组(2)接触的一端吸收所述电池模组(2)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管(4)内的制冷介质;所述制冷介质吸热蒸发,向上运动,并通过散热管(4)外管壁的散热丝将热量散发出去;所述制冷介质上升至散热管(4)与外界接触的一端放热液化,所述制冷介质重新流回散热管(4)与电池模组(2)接触的一端;所述散热丝包括第一散热丝(5)和第二散热丝(6),所述第一散热丝(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辉査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