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081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3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固设于工作台的送料斗,可相对于送料斗升降且可将送料斗内的棒料顶出的顶料机构,设于顶料机构一侧且与其相接的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可相对于工作台往复移动,所述接料机构承接顶料机构顶出的棒料,所述顶料机构和接料机构均连接于控制器。通过顶料机构将送料斗内的棒料经导料板送至接料机构内,接料机构对棒料进行夹紧后,将棒料的一端送入淬火炉内进行淬火处理。采用该自动送料装置无需人工的放料取料,提高了上料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上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棒状的工件进行淬火处理时,现有方式通常是在淬火炉旁设置夹紧装置,然后人工把工件的一端通过夹紧装置夹紧,使工件的另一端伸入淬火炉内,进行淬火处理。采用上述方式对进行上料时,上料效率较低,且存在严重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提高上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固设于工作台的送料斗,可相对于送料斗升降且可将送料斗内的棒料顶出的顶料机构,设于顶料机构一侧且与其相接的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可相对于工作台往复移动,所述接料机构承接顶料机构顶出的棒料,所述顶料机构和接料机构均连接于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斗为V字型结构的料斗,且其下端开设有送料口。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固设于工作台且连接于控制器的顶料气缸,以及由顶料气缸驱动相对于送料斗升降的顶料板,所述顶料板的一端从送料口伸入送料斗,所述顶料板与送料斗的背板接触,且其上端面设有截面为弧形的顶料槽,所述顶料槽的弧形截面的圆心指向背板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背板的上端面远离顶料板一侧的高度小于其靠近顶料板一侧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背板远离顶料板的一侧固设有与其相接且倾斜设置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倾斜方向与背板上端面的倾斜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固设于工作台且连接于控制器的平移气缸,由平移气缸驱动沿工作台往复移动的滑动板,以及固设于滑动板且位于导料板远离背板的一侧的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连接于控制器且其上的夹爪承接从导料板滑落的棒料。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机构还包括固设于滑动板且与导料板相接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上设有承接导料板上滑落的棒料的接料槽;所述接料板设有两个且对称设于夹爪气缸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槽为V型槽,梯形槽或U型槽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槽和接料槽内均设有连接于控制器的传感器,以检测送料斗和接料槽内是否有棒料。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顶料机构将送料斗内的棒料经导料板送至接料机构内,接料机构对棒料进行夹紧后,将棒料的一端送入淬火炉内进行淬火处理。采用该自动送料装置无需人工的放料取料,提高了上料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未示出工作台的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图2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图4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中I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11、固定板;111、滑轨;12、支撑架;2、送料斗;21、背板;3、顶料机构;31、顶料气缸;32、顶升板;33、顶料板;331、顶料槽;34、导向柱;4、导料板;5、接料机构;51、平移气缸;511、固定座;512、连接板;52、滑动板;53、夹爪气缸;54、接料板;541、接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用于将待淬火处理的棒料送入淬火炉,该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送料斗2、顶料机构3以及接料机构5,上述顶料机构3和接料机构5连接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上固设有固定板1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板11的上端面上设有滑轨111;所述固定板11下端面固设有贯穿工作台1的支撑架12。所述送料斗2为V字型结构的料斗,送料斗2的下端开设有送料口(图中未示出),将待淬火处理的棒料置于送料斗2内。如图4所示,所述顶料机构3包括固设于支撑架12下端且连接于控制器的顶料气缸31,所述顶料气缸31的输出端连接有顶升板32,所述顶升板32的一侧固设有一端伸入送料口的顶料板33,通过顶料气缸31驱动顶料板33向送料斗2的上端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料板33的长度略小于送料口的长度,其宽度略小于送料口的宽度,使顶料板33在穿过送料口时不与送料口的内壁接触,避免顶料板33的外壁与送料口的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同时可防止棒料从顶料板33与送料口之间的缝隙漏出。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顶升板32两端设有关于顶料气缸31对称的导向柱34,所述导向柱34贯穿顶升板32且与顶升板32滑动设置,所述导向柱34的上端穿过顶升板32后固接于固定板11。在顶料气缸31驱动顶升板32带动顶料板33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顶升板32将沿导向柱34的轴向滑动,即相对于导向柱34上升或下降,通过导向柱34对顶升板32的上升或下降进行导向。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顶料板33的一侧面与送料斗2的背板21接触,且其上端面设有截面为弧形的顶料槽331,所述顶料槽331的弧形截面的圆心指向背板21一侧。在送料斗2内存放有棒料时,通过顶料气缸31驱动顶料板33沿送料斗2上升,其中一根棒料将置于顶料槽331内,由于顶料槽331的弧形截面的圆心指向背板21一侧,棒料部分外壁将与背板21内壁接触,棒料由顶料槽331和背板21内壁共同支撑;随着顶料板33的上升,当顶料槽331靠近背板21的一端接触到背板21的上端面时,棒料将滑入背板21的上端面内,此时顶料气缸31将驱动顶料板33下降。优选的,初始位置时顶料槽331置于送料口内,便于将送料斗2底部的棒料送至背板21的上端面内。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料槽33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只需使顶料槽331靠近背板21的一端接触到背板21的上端面时棒料能够滑入背板21的上端面内即可;如顶料槽331截面形状为L型且顶料槽331的底壁倾斜设置,并使顶料槽331的底壁靠近背板21的一侧的高度低于其远离背板21一侧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料槽331内设有连接于控制器传感器,用于检测顶料槽331内是否有棒料,如果没有顶料槽331内没有棒料,顶料气缸31将驱动顶料板33下移进行取料;如果顶料槽331内有棒料,顶料气缸31将驱动顶料气缸33上升将棒料送至背板21。如图5所示,所述背板21远离顶料板33的一侧设有与其相接且倾斜设置的导料板4,所述背板21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且其倾斜方向与导料板4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背板21的上端面靠近导料板4一侧的高度小于其靠近顶料板33一侧的高度。棒料进入背板21的上端面之后,由于背板21和导料板4相接且倾斜方向相同,棒料将经背板21进入导料板4,而后经过导料板4落入与导料板4相接的接料机构5内。如图6所示,所述接料机构5包括固设于工作台1且连接于控制器的平移气缸51,由平移气缸51驱动相对于工作台1往复移动的滑动板52,具体的,所述工作台1上固设有固定座511,所述平移气缸51的缸体固接于固定座511,其伸出端连接有连接板512,所述连接板512固设于滑动板52,所述滑动板52与固定板11相对的面上设有与滑轨111相适配的滑槽(图中未示出),通过平移气缸51驱动滑动板52的滑槽相对于滑轨111滑动,实现滑动板52沿工作台1的往复移动,通过滑轨111和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固设于工作台(1)的送料斗(2),可相对于送料斗(2)升降且可将送料斗(2)内的棒料顶出的顶料机构(3),设于顶料机构(3)一侧且与其相接的接料机构(5),所述接料机构(5)可相对于工作台(1)往复移动,所述接料机构(5)承接顶料机构(3)顶出的棒料,所述顶料机构(3)和接料机构(5)均连接于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固设于工作台(1)的送料斗(2),可相对于送料斗(2)升降且可将送料斗(2)内的棒料顶出的顶料机构(3),设于顶料机构(3)一侧且与其相接的接料机构(5),所述接料机构(5)可相对于工作台(1)往复移动,所述接料机构(5)承接顶料机构(3)顶出的棒料,所述顶料机构(3)和接料机构(5)均连接于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斗(2)为V字型结构的料斗,且其下端开设有送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3)包括固设于工作台(1)且连接于控制器的顶料气缸(31),以及由顶料气缸(31)驱动相对于送料斗(2)升降的顶料板(33),所述顶料板(33)的一端从送料口伸入送料斗(2),所述顶料板(33)与送料斗(2)的背板(21)接触,且其上端面设有截面为弧形的顶料槽(331),所述顶料槽(331)的弧形截面的圆心指向背板(21)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1)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背板(21)的上端面远离顶料板(33)一侧的高度小于其靠近顶料板(33)一侧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1)远离顶料板(33)的一侧固设有与其相接且倾斜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景徐勤晓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