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晋荣专利>正文

一种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31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主要由伸缩管、伸缩套管、塑胶管垫、松紧套等构成,其特点是伸缩套管经塑胶管垫变径后,可使插入其内的伸缩管插入到前轮叉管内,有效地增大了伸缩管的伸缩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管伸缩装置,尤其是一种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现有的滑板车把手支撑杆,由于伸缩管与前轮叉管直径相同,无法缩入到前轮叉管内,使伸缩管的伸缩量受到限制,使滑板车折叠后体积较大,给使用者携带造成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量较大,拆叠后体积更小的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把手支撑杆由前轮叉管、伸缩管、伸缩套管、塑胶管垫及松紧套等构成,其中伸缩套管的内径与前轮叉管的外径相同,两端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其下端套在前轮叉管顶端,由松紧套紧固,塑胶管垫的外径与伸缩套管的内径相同,内径与前轮叉管的内径及伸缩管的处径相同,其上端头部带有一凸沿,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将其插入伸缩套管上端,再将伸缩管下端插入其内,由伸缩套管上端的松紧套紧固。伸缩管的底部可一直插入到前轮叉管的底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伸缩管插入前轮叉管内,使滑板车把手支撑杆的伸缩量增大,折叠后体积减小,给使用者携带带来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在图1-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伸缩套管1的内径与前轮叉管2的外径相同,其两端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11,其下端套在前轮叉管2的顶端,由松紧套5紧固,塑胶管垫3的外径与伸缩套管1的内径相同,其内径与前轮叉管2的内径及伸缩管4的外径相同,其上端头部带有一凸沿32,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31,将塑胶管垫3插入伸缩套管1上端,再将伸缩管4插入塑胶管垫3内,由伸缩套管1上端的松紧套6紧紧固。使用时,放松松紧套6,可将伸缩管4底部缩至前轮叉管2的底部。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由伸缩管(4)、塑胶管垫(3)、伸缩套管(1)、前轮叉管(2)及松紧套5、6构成,其特征在于塑胶管垫(3)的外径与伸缩套管(1)的内径相同,内径与前轮叉管(2)的内径及伸缩管(4)的外径相同,其一端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塑胶管执(3)插入伸缩套管(1)的上端,伸缩管(4)插入塑胶管垫(3)内,由松紧套紧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塑胶管垫(3)的上端头部有一凸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主要由伸缩管、伸缩套管、塑胶管垫、松紧套等构成,其特点是伸缩套管经塑胶管垫变径后,可使插入其内的伸缩管插入到前轮叉管内,有效地增大了伸缩管的伸缩量。文档编号B62M1/00GK2439880SQ0024585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杨晋荣 申请人:杨晋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把手支撑杆伸缩装置,由伸缩管(4)、塑胶管垫(3)、伸缩套管(1)、前轮叉管(2)及松紧套5、6构成,其特征在于:塑胶管垫(3)的外径与伸缩套管(1)的内径相同,内径与前轮叉管(2)的内径及伸缩管(4)的外径相同,其一端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塑胶管执(3)插入伸缩套管(1)的上端,伸缩管(4)插入塑胶管垫(3)内,由松紧套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晋荣
申请(专利权)人:杨晋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